沟通技巧与团队合作(微课版·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沟通的类型

由于沟通具有互动性和社会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沟通进行分类。一般来说,沟通分为以下几种。

扫一扫 微课视频

1.3.1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按照信息的载体,沟通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是指以词语符号实现的沟通,可以分为口头语言沟通与书面语言沟通。口头语言沟通是指借助于口头语言实现的沟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是能保持信息整体性的沟通方式。我们平时的交谈、讨论、开会等都离不开口头语言沟通。书面语言沟通是指借助于书面文字材料实现的信息交流。书面语言沟通可以修正内容,因此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沟通方式。书面语言沟通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持久性,它使沟通过程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通过文字记载,不仅可以研究古人的思想,也可以将当代人的成就传给后代。但是,书面语言沟通缺乏信息发送者背景信息的支持,使信息接收者感受不到信息发送者的人格和情感因素。因此,该沟通方式对信息接收者的影响力有限。

2.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包括身体动作、眼神、面部表情以及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身体距离等。有学者认为,每一种身体动作都有其意义,都不是随便表现出来的。身体语言补充了语言沟通的不足,并常常使语言沟通更为复杂。身体动作或运动本身并不带有精确的或普遍性的意义,但将它与口头语言结合起来,就会使信息发送者发送的信息更为丰富。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留意沟通中的非语言信息十分重要。信息接收者在倾听信息发送者的语言的同时,还应注意非语言线索,尤其应注意二者之间的矛盾所在。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拉经过研究发现,沟通的效果来自文字的不过占7%,来自声调的占38%,而来自身体语言的占55%。当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存在矛盾时,非语言沟通传达的信息更令人信服。

非语言信息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手势、肢体动作等;个人身体特征,包括体形、体格、姿势、气味、身高、体重、发色及肤色等;副语言,包括音质、音量、语速、语调等;空间利用,包括人们利用和理解空间的方式,如座位的布置、谈话的距离等;物理环境,包括内部装潢、整洁度、光线、家具和其他摆设等;时间安排,包括迟到或早退、让他人等候、对时间的不同理解等。

非语言信息有以下4种沟通功能:反映对他人的态度,如友好或厌恶等;提供心理信息,如是否自信及自信的程度等;传递情绪信息,如情绪的变化程度等;揭示相关信息,如个人偏好、权力地位等。

素养课堂

曾国藩的“一面识人”

有一次,李鸿章带3个人去拜见曾国藩,想请曾国藩为他们分派合适的职务。当时正巧曾国藩出去散步,李鸿章就安排他们站在屋外等候。

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禀明来意并请曾国藩考察三人能力。曾国藩说道:“不必了,刚才散步回来,我走过三人身边,三人同时向我施礼。施礼完毕后,左边那个人还低着头,态度温顺,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喘,可见是老实谨慎之人,虽忠厚但不勇猛,因此安排他镇守后方,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行礼之时毕恭毕敬,但等我走后,便左顾右盼,神色不端,看着心浮气躁,明显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之徒,万万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神色坚毅,向我行礼时也不卑不亢,是大将之才,可委以重任。将来他的成就,不会在你我之下。”

李鸿章听后,便按照曾国藩的要求为三人安排职务。果不其然,那位“大将之才”便是后来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台湾巡抚的刘铭传。

本则故事中,曾国藩仅通过三人的非语言信息的传递就解读出三人的性格特征,体现出非语言信息在沟通中传递信息的功能。

1.3.2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照沟通的组织系统,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按组织系统逐级下达的上级批示或下级将情况、意见向上级反映等。正式沟通的优点在于沟通效果好,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一般较重要的信息采用这种沟通方式。但它也有局限性,如沟通速度慢、不易于沟通感情等。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员工之间私下交谈,各抒己见等。正式沟通一般是官方的、规范的,而非正式沟通则是非官方的、非规范的。我们在进行非正式沟通时要注意甄别信息,不要被流言蜚语干扰,以至于混淆视听,使信息失真。

在一些情况下,交互使用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可增强沟通效果。例如,同事们对公司的某个制度不满意,私下里经常抱怨(非正式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沟通解决不了问题,大家不如将意见整合成一份正式的书面意见,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采用正式沟通渠道递交给管理部门(正式沟通)。只有这样,管理部门才会重视,问题才有可能被解决。

1.3.3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按照组织结构和流动方向,沟通可以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1.上行沟通

上行沟通是指下级将情况、意见通过组织系统向上级反映的沟通形式,也就是自下而上的沟通,如汇报工作、表明态度、提出建议等。但如果群体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组织层次过多,上行沟通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疏通沟通渠道,如进行民意测验、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设立建议箱、实行领导接待来访制度、开展抽样调查等是十分重要的。

与上级沟通的具体建议:主动与上级交流,如谈论对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等,这代表下级在用心工作并向上级展现自己;学会提建议,要提出成熟的建议并把握交流时机,但千万不要表露出“我比你聪明”“你不行”等信息;不卑不亢,要在尊重上级的基础上,有独立的见解;要清楚上级需要的是有见识并且诚实可靠的下属;正确对待来自上级的批评和指正,虚心接受正确的部分,委婉拒绝错误的部分;以理服人,不顶撞上级;语气恰当、措辞委婉,做到言简意赅。

2.下行沟通

下行沟通是指组织内部上级管理人员向下级人员传达指示和发布命令、通知、通报等。下行沟通顺畅,管理者就能很快把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员工,使员工提高自身行动的自觉性,为实现管理者的决策和集体活动目标而努力工作。

与下级沟通的具体建议:尊重下级,这是得到对方尊重的前提,诚恳态度不是一种妥协和退让,而是需要在必要的时候保持权威;清晰、明确地下达指令,话语简洁有力、没有歧义,便于下级理解上级下达的指令,以确保指令被有效执行;不要朝令夕改,要确保指令都是成熟的想法;随时和下级谈心,了解下级的想法和意见,这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方法;明确每次沟通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沟通;了解谈话对象,以更好地引导谈话;对下级进行有效批评,要清楚孰能无过,批评时对事不对人,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秉持适度的原则,还要对其进行鼓励,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3.平行沟通

平行沟通是指同一层次的组织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即横向联系,包括群体内部平行组织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平行沟通是保持组织间正常关系的重要条件,对加强平行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团结、搞好协作、克服本位主义等极其有益。如果平行沟通渠道不畅通,群体、下属部门就会各自为政,从而容易使部门之间产生隔阂、矛盾和冲突。因此,平行沟通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沟通方式。

在平行沟通中,与平级同事沟通的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对同事多赞美,少指责,一定要真诚、有原则地赞美,赞美得越详细、越具体,越能表现真诚,赞美的效果就越好。例如,“你很优秀”和“你的工作方法很新颖,你为人和善,我们都喜欢与你一起工作”相比,第二种赞美更能够让被赞扬的一方感受到真诚。

第二,端正心态,纠正态度,避免对人不对事。

第三,学会调节气氛,可适当幽默,但要注意分寸、场合与沟通对象。讽刺挖苦他人不是幽默,万不可将玩笑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第四,多倾听,少说话,态度谦逊有礼,多发现别人话语中的积极因素。

第五,在遇到为难的事情时学会巧妙地拒绝,以维持关系为前提,讲出拒绝的原因。

第六,注意交谈中的忌讳,如不要探听别人的隐私,要保护对方的弱点;保持低调谦虚的态度;不要命令别人;等等。

案例2

陈经理的委屈

财务部陈经理每月总会按照惯例请下属吃一顿饭。一天,他走到休息室叫员工小马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饭。

快到休息室时,陈经理听到里面有人在交谈,他从门缝看过去,原来是小马和销售部员工小李在里面。

小李对小马说:“你们陈经理对你们很关心,我见他经常请你们吃饭。”

“得了吧!”小马不屑地说,“他就这么点儿本事,笼络人心,遇到真正需要他关心、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能办成的。就拿上次公司办培训班的事儿来说,谁都知道如果能上这个培训班,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升职机会也会增加。我们部门几个人都很想去,但陈经理却一点儿都没察觉到,也没积极为我们争取,结果让别的部门抢了先。我真的怀疑他有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

“别不高兴。”小李说,“走,吃饭去。”

陈经理只好满腹委屈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本案例中,上级陈经理和下属之间因为沟通不充分,产生了误会与隔阂。因此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重视沟通并注意应用合理的沟通技巧。

1.3.4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按照信息流通的方向,沟通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

单向沟通指的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的方式面向信息接收者,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收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不存在信息反馈。例如,发指示、下命令、电视授课、广播演讲与报告等都属于单向沟通。单向沟通的优点在于快捷、迅速。但是在单向沟通中,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没有讨论的余地。所以,从单向沟通得到的信息往往并不十分准确。另外,单向沟通比较严肃呆板,当信息接收者具有潜在的沟通障碍时,易产生抗拒、对立的情绪。

2.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指的是信息发送者以协商、讨论或征求意见的方式面对信息接收者,在信息发出以后,信息发送者还需要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必要时还要与信息接收者进行多次交流,直到双方都准确把握了信息。例如,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等都属于双向沟通。双向沟通的优点在于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间有反馈机会,易于准确把握信息。同时,双向沟通比较灵活自由,信息接收者有表达自己观点、建议的机会,因此有利于双方相互理解,形成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但是,在双向沟通中因为要听取反馈意见,所以传递信息的速度较慢。

1.3.5 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

按照沟通者的目的,沟通可以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

有的时候,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是同一个人,这种在个人内部发生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就是自我沟通。它是其他形式的人与人之间成功沟通的基础。

人际沟通指的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它是人际交往的起点,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群体沟通指的是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个体之间发生的信息传递的过程。

沟通能力不是某些人所独有的,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勇于实践、积极沟通,沟通能力就会提高。但有的人缺乏沟通实践,对沟通的惧怕、忧虑和不适应会使其存在沟通缺陷。害怕沟通可能是心理现象,也可能是生理反应。不愿意沟通是一种观念,可能是由生活中的挫折等因素导致的,害怕沟通是不愿意沟通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沟通缺乏属于一种实践活动,主要受人们不愿意沟通观念的支配。沟通缺乏的结果必然是沟通能力不强。因此,沟通的实践活动是基本、关键的因素,它不仅明显地影响着人们的沟通心理和沟通认识,而且直接制约着人们沟通能力的提高。

沟通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在实践过程中遵循“敢于沟通,坚持沟通,善于沟通,走向成功”的理念。我们每一个人经过实践、反思和再实践,都可以成为沟通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