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Web3的定义
Web3 在字面上被翻译为“第三代互联网”,目前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可以将它描述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技术的合集。在这个合集中,有新的技术与范式,还有新的组织形式及对应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Web3 这个名词最早是由 HTTP 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 李在互联网泡沫时期提出的,它指的是一个集成的通信框架,互联网数据可以跨越各个应用和系统,实现机器的可读 3。
蒂姆·伯纳斯 – 李是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被誉为“万维网之父”,2016 年获得了图灵奖。我们从他所定义的 Web3 概念可以看出,这个概念是相当有历史感的。因为在他当年的定义中仅仅出现了“通信框架”,以及跨越各个应用与系统实现机器的可读。
其实,我们今天所讨论的 Web3 概念已经跟他当初提出的概念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所说的 Web3 是指什么呢?它其实是指 2014 年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波卡的创建者加文·伍德在一篇名为“Dapp:Web3 是什么?”4 的博文中重新定义了蒂姆·伯纳斯 – 李提出的这个词。加文·伍德所定义的 Web3 是指一种区块链技术,它可以基于无须信任的交互系统,在各方之间实现创新的交互模式。这里所说的“无需信任的交互系统”,其实就是指区块链技术支撑之上的一种系统。
我们再来看一下关于 Web3 的其他观点。一名投资人认为,Web3 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在线生态系统。许多人认为它代表了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目前的 Web3 行业很像 2000 年左右的互联网。这是因为目前 Web3 行业逐渐出现了一些初步产品,比如被视为去中心化的“支付宝”MetaMask,就是以小狐狸为 Logo 的一个去中心化的钱包工具;被视为去中心化 QQ 音乐的 Audius ;全球最大的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等等。这些去中心化的应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千百万的用户,这些应用背后的公司也逐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公司。
接下来,我们再梳理一下从 Web1 到 Web3 的演化路径。最早 Web1 起源于 1990 年前后。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是用桌面浏览器才能访问的门户网站,比如说维基百科。而当时国内比较流行的门户网站主要有雅虎、新浪等。这些 Web1 时代的网站,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读”或者叫“只读”。因为用户只能被动地从这些网站上获取信息,网站并没有提供给用户与之交互的入口。
在 Web2 时代,网站与应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可读”模式变为了“可读加可写”模式。比如以博客、推特、微信、抖音这些为代表的新一代应用,它们的内容可以由用户自己生产,然后这些平台还提供多种多样的用户与平台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方式与手段。所以,Web2 的最大的特点是“可读加可写”。
到了 Web3,在“可读加可写”模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性,就是“拥有”。这个“拥有”是指用户产生的内容可以由用户自己所主宰,就是说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拥有主权,而不像 Web2.0,用户生产的数据的所有权被平台控制。由此可见,从 Web1 到 Web3,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因此,前后端生态方面蕴含着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可能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Web1 与 Web2 被视为信息互联网,而 Web3 则可以被看作一个价值互联网。Web1 与 Web2 本质是在传递信息,侧重数据或者信息的消费,而 Web3 则是在传递价值以及创造财富。这里的“创造财富”是指用户自己的数据可以创造收益。但是,问题是这些财富是否能回到用户自己手中。这个问题也给 Web3 的开发者与创业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他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保证用户自己创造的价值能够被保护,能够被最终传递到用户手中。因此,一些热切拥抱 Web3 的开发者认为,当前所有的 Web2 的应用都值得在 Web3 的背景下重新做一遍,从而升级为对应的去中心化应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