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银行风控数字化必要性的5个方面
本节从5个方面入手,介绍银行建立数字化风控体系的必要性。
1.3.1 领先银行风控数字化成效显著
麦肯锡调研报告表明,数字化风控可以显著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能,使风险活动运营成本降低20%~30%。对于大多数全球银行、跨地区银行和区域性银行来说,风险管理蕴藏着诸多良机,做好风控,机会更多。银行传统风险流程不仅占用大量资源,而且效果不佳,数字化风控建设领先的银行,已取得显著成效。
1.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风控体系的基础是基于人工智能、微服务等先进技术,建立数字化风控平台,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及风险控制智能化。银行数字化风控平台是金融科技赋能银行的重要体现,在推动银行整体数字化转型、产品研发规范化以及经营数字化等方面,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数字化风控平台基于人工智能风控模型,能够做到持续监测多维度、多场景的风险指标,在风险防控上先人一步。近年来,黑天鹅、灰犀牛事件[4]层出不穷,市场“暴雷”不断,而领先银行由于数字化风控平台的及时预警,能够做到避免“触雷”,新发放的贷款逾期率均保持低位,有效防范重大企业信用风险与授信政策违规事件,降低银行业系统风险,助力社会金融保持稳定。
3.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鉴于数字化风控平台对风险的强化控制和对重大企业风险的有效识别,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政策发展的方向,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信贷支持经济实体,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发展。
1.3.2 外部因素:监管约束
银行数字化风控转型的外部因素源自不断强化的监管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法律法规持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对银行适应政策环境变化,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2.监管政策不断趋严
201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起草《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为强化金融机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银保监会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监管部门越来越强调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注重综合化管理以及风险之间的传染和影响已经成为共识,对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2020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出台相关政策70余条,内容重点围绕提升金融服务、防范风险等方面。
3.市场环境深刻变化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不少银行业务增速放缓,盈利空间持续压缩。曾经高速发展的银行业已步入调整转型的关键期,精细化风控和数字化运营能力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诸如消费者信息保护不充分、信用审核不审慎、信贷资金用途监测不到位等风险隐患,在不断积聚或暴露;个人对数据保护的日益重视、民众的心理变化以及媒体矩阵的复杂化,使得银行需要精准把握民众的心理,准确研判风险的变化趋势,有效甄别信息情报的关键信息。
4.处罚力度不断加大
在强监管周期,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笔者简单统计了2019—2021年的银行业处罚金额,2019年处罚金额为10.54亿元,2020年处罚金额为14.88亿元,2021年处罚金额为20.51亿元。讨论监管罚单金额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银行在哪些方面更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分析近年来各类银行业监管罚单发现,有两个领域最容易出问题,一是信贷管理,二是反洗钱,均属于银行风控范畴。因此,银行必须完善数字化风控体系,否则犯过的错误难免还会再犯。
1.3.3 内部因素:内生动力
数字化时代,全面数字化转型是当前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金融科技也不再是外在冲击,而是银行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实现全面转型的内生动力。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国家政策倾斜、地方政府支持,更为关键的是,银行必须强化自身“内生动力”,要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战略规划等方面入手,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全面实施数字化变革。
据《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1)》调研显示,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中小银行在运用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金融科技战略认知明显提高。
• 科技投入显著增加。
• 研发和技术支撑有较大改善。
• 数据治理超越起步阶段。
• 金融科技应用开始赋能业务和管理流程。
当前,对中小银行来讲,普遍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确定性的政策导向,要求中小银行回归本源、服务本地经济,过去几年形成的外部风控依赖,导致很多银行自主风控能力退化;另一方面是不确定性的竞争局面,面对大行下沉以及互联网金融挤压生存空间,中小银行自身没有完善的数字化风控体系,在激烈的竞争中毫无还手之力。
数字化迭代升级趋势已成为银行业的普遍共识,在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全面转型的内生动力方面,更多的还是需要银行找准自身定位,不断强化内生动力。
1.3.4 打造未来银行数字资产的关键一环
目前学术界一直未能给数字资产以明确的定义,还出现了越来越多与之类似的概念,比如数字财产、数字财富、数字产品、数字资源、虚拟资产等。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区块链及其技术的应用和拓展,该定义已不能满足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
经营和管理数字资产是银行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不过,数字经济本身发展时间不长,基本理论体系尚不完善,银行的数字资产运营与管理也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银行在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各类业务办理过程中留存的数据,如企业经营信息、个人行为信息以及交易转账记录等,加以妥善保存和应用,为未来银行管理数字资产夯实数据基础。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资产?它有哪些特征呢?不妨从以下4个方面来看。
1.处于虚拟环境之中
从字面上看,数字资产首先是数字,而且是存在于网络虚拟环境之中的,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其次,它是一种资产,由某一经济实体拥有或控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数字资产是一种处于虚拟环境之中、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数字资产在互联网上以比特结构登记、存储,这意味着资产存在于现实空间的同时,也在互联网上有相应记录。例如,网上银行账户,就是以电子形态记录个人资产。
2.源于具体行为或权利
数字资产源于各种经济主体的各种行为或权利。
• 企业的交易活动或电子支付。
• 自然人的交易活动或电子支付。
• 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软件著作权等的交易。
3.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
数字资产的表现形式包括电子数据、日常经济活动中用于出售或生产经营活动的非货币性资产。
• 域名。
• 账号及周边。
• 数字货币。
• 数字金融资产。
• 实物资产的数字化登记大数据。
• 数字化的知识产权。
• 虚拟积分。
• 电影门票、游戏装备。
• 付费音乐、付费课件。
4.可以用来交易
数字资产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易价值,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易的资产。当进行市场交易时,数字资产即可体现它的交易价值,此时,它是一种交易商品。而在企业内部使用时,数字资产属于一般资产,具有使用价值。资产一旦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便具备了数字的流动性。数字资产的交易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而是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传递和流通,从而大大提高了价值的流转速度。例如,在电商网站购物时,人们的银行账户自动扣款,并不需要线下通过纸质货币交易。
银行的数字资产是其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字信息,是一种可以用来做决策、实现经营目标的资源,属于数字资产的初级运用状态。
目前银行拥有的数字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类。
• 银行核心系统数据及其衍生的各类数据。
• 客户在支付结算时形成的数据。
• 银行宣传推广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 对公和对私客户的基本信息。
• 客户的历史交易信息。
•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数字员工。
• 信用卡积分。
• 付费金融知识培训。
银行在数字化风控过程中获得的数字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类。
• 办理贷款过程中,对公客户的全方位信息。
• 企业供应链上的经营信息。
• 与企业相关的管理信息。
• 个人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
• 个人客户的信息。
1.3.5 培养银行数字化人才的有效途径
银行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复合型数字化专业人才。人才的获取方式不外乎外部聘用和内部培养。纵观整个银行业,目前处于数字化人才极其短缺的状态。外部聘用到合适人才的机会,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概率极低。因此,从内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为大多数银行的必然选择。
首先了解一下银行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的3个痛点。
• 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银行的科技人才占比较低,现有的科技人才远远达不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要求,难以将现实的金融科技需求落地,更遑论要求更高的数字化人才。
• 银行缺乏既懂科技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曾经有一些银行尝试将科技人员转至业务部门实习半年或一年,以熟悉业务,但由于科技人才本身数量有限而无奈作罢。
• 从高管到基层员工,都需要具备基本的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意识。从目前各行现状来看差异比较大,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加以创新,激励更多员工成为复合型人才。
银行数字化风控是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在解决银行上述痛点问题方面,银行数字化风控起到的作用。
目前银行业在零售业务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行了至少十年,很多银行在此过程中先后建立了数字化风控、营销与运营体系。而培养银行数字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考虑从银行数字化风控方面来挖掘。
银行现在所做的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产品以及数字化运营,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实际上,数据模型引入银行体系,最早是在零售业务,且主要为零售数字化风控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计划在内部挖掘、培养数字化人才,可以在建立银行数字化风控体系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才参与其中,边学边做,在建成银行数字化风控体系的同时,就可以培养出很多数字化人才,而这些具备基本数字化技能的人才,很容易转化为银行在营销、产品、运营等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得力干将。因此,银行数字化风控可以作为银行数字化人才的“蓄水池”,为银行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复合型数字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