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快乐的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观荷

2020年始料未及的疫情,使居家的时间得以充裕。除了日常工作生活和读书写作之外,绘画的热情复又燃起。少年时的爱好其实一直深埋于胸,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它才会复萌。于是,我又拿起毛笔、颜料,铺展宣纸,临摹涂鸦,自得精神之愉悦。

学国画,必须了解国画的特点和风格。国画是水、墨、彩、纸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对于山水花鸟的热爱,使我首先想学画花草树木。因为正值夏季,便想到学画荷花。荷花清气满乾坤,高洁又脱俗,是历代画家垂青的爱物。画家吴昌硕的荷花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朴。他有诗道:“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正由于他作画的理念是“画气不画形”,因而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的写意荷花。而齐白石先生的荷花用红与黑的鲜明反差营造了独有的色块感,以简练的笔法画大荷叶,没骨画荷枝,一气呵成,大气十足。通过欣赏名家的画作,不仅是从笔法,更是从内在的精神世界了解荷花的绘画艺术。

学国画,还要观察与了解自然生物。我发现学校有好多个荷花池塘,真是绘画写生的好去处。比如图书馆的正门对面有一大片荷花池塘。一进入校门,这片荷塘格外引人注目,天天上班时就能观赏到池塘里的荷花。我第一次那么正式、凝重地观察荷花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柔和明媚,高远的天空之下,大片大片的荷叶相互簇拥,水面倒映着点点状状的身姿。夏天的荷塘,朵朵荷花先后盛开,是荷塘的灵魂与宠儿,是那么骄傲与自信。观荷主要是为了画画。不观察荷的花朵、茎叶、根茎、莲蓬等,怎能画出荷花的神韵呢?尤其是水墨荷花、写意荷花和工笔荷花,各种画法方法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写意荷花着重用墨,画荷叶时浓墨淡墨相宜,画荷花要用曙红和钛白,或者曙红和胭脂,达到清新淡雅的效果,又有无限的韵味。画荷花时,我心里总有种愉悦之情,这是超然物外的惬意之感。虽不是专业画作,但看到一幅幅荷花呈现在宣纸上,也会感到充实欣悦。

秋天到了,荷花是不是如成熟的秋意一样别有风韵呢?在一个秋日的傍晚,我来到荷塘边,宁静宜人,满池的荷叶,依稀看到卷起的叶边泛黄了,个别荷秆变成了褐色。哦,夏日荷花的盛装景象渐渐消失,然秋荷之韵日日显现,别有一番滋味,另有一种风情。处暑刚过,风吹荷香,蝉鸣相绕,流光斑驳。伫立荷塘边,能听到新秋的声音,由远而近,萦绕在团团荷叶的周围;我甚至闻到了大地丰收的味道,由盛大的秋荷传递过来……回到家之后,我把拍摄的荷花图存到电脑里,等有空闲时间再仔细体味与习练。立冬之后,满树金黄,落叶缤纷,寒风萧瑟。前几日,我又来到眉湖旁,丰饶饱满的秋荷杳无踪迹,昔日盛大的荷叶已经变黄,卷缩起来紧紧包裹着残秆立于水中。一片片荷叶仍然簇拥在一起,水是它们的温床。水已经变凉,它们置身于水里,似乎全然没有感觉到,它们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三个、五个,一排排,一队队,依偎着伫立在一起,构成冬日的一道风景。它们并不寂寞,身旁是一丛丛芦苇或者不知名的草叶相伴,岸上有大树相邻,耳边有书声琅琅,头上有阳光照耀,心上有往事追怀。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日子,淡定而从容。到明年开春,绿芽必然破土而出,绿叶布满池塘,荷花依然盛大开放……所以说,万物皆有自己适宜的时机。

通过观荷、画荷、品荷,一步步深化对荷花的了解与喜爱,并由此升华到对自然规律与人事代谢的感悟,这是审美体验与情感认知的过程,用艺术的真诚感动着生命,很有启发与收获。其实,美术鉴赏与美术习练,不管是专业作画还是业余的尝试,对人的一生都有审美的愉悦与心灵的滋养,甚至达到哲思的境界。

202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