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发文人是个小有名气的营销号,经常发一些明星、导演的隐私。
由于是在深夜发的,刚开始看的人并不多,
综艺的热度越来越高,第二期节目录制又近在眼前,所以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个爆料。
周燃熠的知名度不比小明星低,而方锦也因为真人秀而被大众记住了那张过分漂亮的脸蛋,
很快就有网友修复了模糊的图片,两人的脸清晰可见。
拍照人角度选的很好,俊男美女,说说笑笑的共进午餐,看起来关系就不简单。
《末路》是大ip,选个角色就弄的那么沸沸扬扬,如今却隐约悄摸的定下了一个素人大学生,这不得不让人多想,
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去面试的演员明星那么多,漂亮的,演技好的,流量高的,数不胜数,怎么就偏偏爆出了一个素人?
营销号标题模棱两可,网友都在猜测中,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远在塘里镇的方锦津津有味的看看着评论区的众说纷纭,旁边是周燃熠的“口吐芬芳”
他骂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骂累了,打电话给大眼的负责人,大眼不敢得罪创熠,赶紧把热搜压了下去,
全程方锦都笑眯眯的没说一句话。
贺程收回目光,垂下的眼眸沉沉。
第二期节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录制。
一早,学生都集中在大院里,方锦刚出来,众人的视线便集中在她身上,是探究嘲讽的目光。
好家伙,出了这么大事,都快被网友阴阳成那样了,怎么还面不改色的,这脸皮也是够厚的。
换她们可没有那么强的心态。
怪不得前两天创熠的那位周总会来,合着是来私会小情人的。
众人心里又是不屑又是嫉妒。
本来还想着看笑话的狄安娜很失望,
她就看不得方锦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清高模样,刚想过去奚落两句,带队老师的声音传来。
“老师,就是这里了,我们的学生早就等着了………”
声音含笑,细听里面还带着恭敬。
随着声音的由远及近,学生们先是看到前面引路的带队老师,随后看到几个熟悉的面孔。
人群中顿时一片惊呼。
“谭涛!是谭老师!我可喜欢他写的武侠小说了!”
“我去!节目组可以啊,竟然把余十老师请来了,这一位可是上上届金笔文学奖获得者啊!”
“还有叶青老师!她……………”
都是文学院的学生,此刻看到这些成名的文学大家,就像是鱼儿看到了水一样,
即使早就知道会有文学大家来但是真的看到了还是惊喜的不得了,20个学生的声音顿时充满小院。
吵闹的不得了,还压着兴奋的声音。
跟拍摄像紧紧跟随六位文学大家移动,全方位拍摄。
站定。
是中年一代和新青年朝气蓬勃碰撞的场面。
带队老师抬手:“好了好了,大家先安静下来。知道大家高兴,我也很高兴能看到六位前辈!”
兴奋的声音暂时被压制。
带队老师转身,往旁边退了退,让几位老师站在前面来。
节目组工作人员宣布流程,六位老师简单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余十是其中知名度最大的文学大家,压轴讲话,
他今年四十多岁,长相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大众脸,以写现实悲剧小说闻名,说起话来却幽默风趣,很欢乐,和众人想象中严肃的模样一点也不一样。
在众人期待的视线中,最重要的环节到了———选队伍。
余十目光扫了一圈,视线停留在某一处,
方锦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
一张漂亮的小脸上大写加粗几个大字——“别选我”
啧,小丫头片子,一点也不懂得尊师重道!
余大家很不满意,大手一挥:“就那组,我看着颜值都挺高的,我颜控!”
带队老师、节目组:“………………”
众学生:“…………………”
“……………………”
动作十分统一,视线齐刷刷的一起转向余十指向的地方,
方锦面无表情,关微温柔的笑也没维持住,一脸惊讶,高迪和黄寻更是一脸懵逼。
………颜控?
好好好,他们竟然没法反驳,毕竟除了黄寻稍微平凡点,其他三人可是实打实的高颜值。
其实选择那组都差不多,余十老小孩似的先选完,其他几位也很快就选完了。
于是节目组开始宣布第二期的拍摄。
各组老师和学生要进行磨合,第二期没有任务,主题就是在交流和在村庄游玩后写一篇小短文,让老师了解自己的写作风格。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没有框架,写什么都可以,就更加考验学生们的观察和感悟。
写人文?并没有深入了解。
写生活?也没有真正体验过。
老师的房间在村庄外的酒店,白天录完节目,晚上就坐车到外面的酒店休息。
各个小组跟着老师开始自由活动。
身前身后各有一个摄影师端着摄像机跟着,
余十张了好几次嘴,对上自家徒弟冷漠的表情,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啊,小黄,你刚才说什么?”
黄寻结结巴巴又重复一遍:“余老师,我说我特喜欢看您的作品,尤其是您的那一本《春山》,写的实在是……………”
他说起来没完没了,一双眼里发亮,看的出来是真喜欢。
余十被他吹捧的飘了几飘,十分得意的瞥了眼不理他的方锦。
哼,小丫头片子,看你师父我多有名,不懂得珍惜!
对于这种幼稚的行为,方锦表示没眼看,她默默的把头往旁边转。
余十气的眼都瞪大了。
关微目光在两人之间打了个转,若有所思。
塘里镇的风景很好,依山傍水,这几天温度也没有前几天那么热,微风吹在人的皮肤上,润润的很舒服。
几人很快走到主街,意外的是前两天还略显空荡的主街此刻热闹的不得了。
路两旁粗大的梧桐树挂上了成串的小红灯笼,
商铺也在两旁支了起来,人们用方言交谈着什么,神情都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