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高手出手就是定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生若有一败

遭遇困境和失败时,换个角度看,你或许就是人生赢家。

对有些人来说,失败意味着结束,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失败可能恰恰意味着开始。

有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必有一败。”我一开始不理解,直到他给我讲了他的创业故事后,我才真正领会这句话的深意。他也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哪怕是公司上市、股票飞涨,大家开庆功宴时,他也会跟员工们这样说。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态度,他也随时抱着等待失败、迎接失败的心态,当然也做好了面对失败的准备。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词:越挫越勇。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事业当中,不是被成功成就的,不是被财富成就的,而是被失败成就的。在遭遇各种失败的经历中,他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练就了良好的心态。有人说成功的起点是通过财富积累起来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成功的起点是失败积累起来的。遭遇的失败越多,获得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离成功也就越近。

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处理任何事情都能找到最好的条件、最佳的路径和最优的方法,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历的失败足够多,心态练就得足够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也足够丰富,所以处理起问题才会游刃有余。就像那句话说的: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在创业过程中非常艰难。有一段时间,他公司的账上没钱了,不但给员工发不出工资,连供货商的货款都没钱给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处理的吗?

他晚上很开心地约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跟大家聊聊第二天将如何面对公司的员工和外面的供货商。后来他发现,当他站到问题之外去思考问题时,反而看得更加透彻,这种心态就是:这只是一种经历,并非失败。只要调整好心态,就能应对。

第二天,他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员工面前做了一次激情四射的演讲,演讲的主题叫“一起过关”。演讲结束后,员工们纷纷表示自己支持老板的任何决定,愿意跟老板一起渡过难关。

这件事表明,当一个人的心态发生转变后,即使面对困境、面对失败,也不会被打败。

关于失败,还有一个人的故事对我影响颇深,这个人名叫维克多·尼德霍夫。他曾经是全球头号对冲基金经理、华尔街传奇操盘手,连金融大鳄索罗斯都对他极为看重。但是,吸引我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原因,却是他的失败。

从学生时代起,尼德霍夫就是一位高智商的天才,妥妥的经济学学霸。后来他下海经商,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做对冲基金。

这一下不得了,尼德霍夫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从1980年到1996年,他所管理的基金年复合回报率高达35%,这个回报率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两年翻一番,在他管理的十六年里就翻了8番。因此,在1996年,他被评为“全球头号对冲基金经理”,其间靓丽的业绩也引起了索罗斯的注意。索罗斯对尼德霍夫的交易方法极为推崇,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尼德霍夫身边学习。

但是,尼德霍夫却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1997年,正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尼德霍夫返还了自己所管理的客户资产,投身于自己并不熟悉的海外股市。很不幸,这次他损失了5000万美金。

尼德霍夫不愿接受失败,随后变本加厉地尝试高风险、高收益的操作,虽然其间收回了一些本金,但全年的整体收益还是下跌了不少。之后,在极度想要快速提高收益的心态下,尼德霍夫又在东南亚做了一笔投资,没想到遭遇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尼德霍夫的投资血本无归,从此他也没能东山再起。

尼德霍夫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不论曾经多么成功、多么富有的人,一生中都免不了要经历几次失败,甚至最后一败涂地。连这样的人都不能免于失败,还有谁能一生不言败呢?

所以,我们也要学会接受自己人生中的失败,不要认为失败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在这里,我有几点启发跟大家分享:

第一,对市场要有更多的敬畏之心。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我如果知道我将来会死在哪里,我一定不会去那里。”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先弄清不能做什么事情,然后再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尼德霍夫是一个天才失败者,其实他什么都懂,也清楚地知道做哪些事情可能会失败,可他仍然去冒险,最终没能躲开失败的命运。这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结果。

第二,人生中经历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因为抱负总是跑在能力之前。

管理心理学中有一个“彼得法则”效应,意思是说,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在各种组织中,有能力的员工往往会因为充分胜任现在的职位而被拔擢出任新的职位;之后,又因为胜任新职,再次获得晋升……因此,每个人最终都将由可胜任的职位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上。所以,“彼得法则”也称为“向上爬”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无处不在,很多人也因此遭遇了失败,甚至失去生命。人生的通道总是把自己推倒,拉到力所不能及之处,如果能够冷静下来,将自己的抱负降低,与实力看齐,也许就不会遭遇太多失败。但是,人总要进步、总要尝试,也总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这些认知的影响下,失败也几乎无可避免。

第三,如果遭遇失败,那就学会与自己的失败和解。

尼德霍夫的失败是因为他一生都在做投机生意,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要做生意、做企业,想要成功、想要逆袭,何尝不是一种投机呢?既然是投机,那就必然会有一败。如果我们去研究一下那些优秀的,甚至是顶尖的世界级企业家,就会发现,他们成功的路上遍布失败的痕迹。但是,这些失败凑在一起,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成功。

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同时要相信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一切都是擦伤。只要生命还在,即使遭遇多次失败,也一样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