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切勿入宝山而空返
前几天去医院核酸检测的时候,检测报告单上显示我的年龄,26岁。
是啊,我都26了,过去的26年,眨眼般转瞬即过,有些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时不时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上演。
这些年似乎变得越来越安静下来,不太喜欢热闹喧嚣的环境,不知道是真觉得吵闹,还是不愿意承受那繁华落幕之后的那份孤独。周末也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关就是一整天,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看看书和听音乐。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在离开大学之后五年的今天,我又把自己送回了校园。
前今天听大志老师讲书,有一句话很受感染,就是:切勿入宝山而空返。这句话很适合送给现在的自己。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大学校园,第一次是在八年前。
是的,多年前,高考失利的我,在刚知道分数那会儿还想过去复读,可能还是胆怯战胜了理智,或者说当时根本没有理智而言,在我还只是想象了一下复读一年的生活之后,我便偷偷给自己报了不理想院校的志愿,所有人都以为我会去复读的时候,我其实就已经下定决心要选择逃避了。
我厌恶为期一年的枯燥的复读生活,也害怕面对一年之后再次失败的可能,不想去面对所有人质疑的眼光...
就像卡罗尔·德韦克在里描述的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一样,我固执地认为,只要我不去做,就没有人能够怀疑我的智商以及能力,我担心尝试后的失败,所以干脆就不尝试,硬着头皮往前走,绝不回头。
研究生备考期间,去过几次北理工做题,正直九月,图书馆里人满为患,就像今天北航的图书馆,放眼望去都是埋头做题的学生。我很羡慕他们,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毕竟为着目标努力着,只是这个道理我懂得确实太晚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堆积,人似乎越来越能看淡曾经的失败和彷徨。以前那些羞于启齿的事情慢慢被翻出来逐一重映和反思。
我也终于可以在八年后的今天,一脸严肃地跟朋友聊起了当年高考的事情。
所有人只能看到我们想让他看到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其实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人这一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随着生命的终结消却在这片无妄的天地。
“大家都觉得我是考试失利了,可我自己知道,其实并没有,那时候的我似乎已经用了全部的力气,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都解不开试卷上的那些题目。”说完这些,我一脸苦笑。
“不过,如果让现在的我再去学习那些知识的话,我相信自己是一定可以的。因为单是自信而言,今夕跟往日就不可同日而语,加之现在自己掌握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可以轻松应对的。”
所以究其原因,无非是自信心和方法论的缺失,那时候的自己仿佛一只无头苍蝇,只知着急却没有任何办法,在持续的干着急和自信的丧失之后,等待着的就是必然的失败。
问题并没有在高考之后结束,所以才有了第一次的入宝山而空返。
在南京上学的日子很快,从懵懂入学到社会实践,我就像是被时间裹挟着前进,还没来得及品尝,就被巨浪一把推到了现实面前,回头一看,这几年来,浑浑噩噩,没想过自己在哪里,没想过想要去哪里,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除了疲惫感,什么都没有留下。
很幸运,我来到了BJ,很幸运,遇到了一群人,读了一些书。
来BJ之前,上一次的读书应该还是上学的时候吧。来BJ之前,一直就想着也许日子就这么混混过下去了吧。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一次工作的变动,身边人的一句话,或者偶然翻到的一本书,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世界。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拒绝所有的考试,正如作者所言: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被再次证实。书中多次强调,没有任何一种技能是不能通过正确的方法去培养的,在种种环境的刺激下,我尝试开始学习PMP,接着就是写作和考研。
一次次小小的胜利,就像往空杯中注水,几近于零的自信慢慢活跃起来,这才有了我坐在北航图书馆的勇气和机会。
我很珍惜这次机会,也不想再次虚度光阴。
所以,告诉自己,切勿入宝山而空返,切记。
2020/9/19北航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