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于“度”的思考
过往我对自己的评价,结论都是,我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人,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维逻辑。可事实上就是,短短的几个月,各式各样的改变让我判若两人。只是当下的我也难以断定,这样的改变到底是好还是坏,又或者,这些本身就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我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些改变必然会对未来的我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变或不变都无法论证,且无法评估。而我能做的就是,跟随本心,过好当下。
之前的我,一度对于“度”的概念不屑一顾,在我年轻的世界里,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即使身边有人不断给我灌输“度”的思维,有耐心劝导,有强制灌输,可最终都以失败结尾。
也的确,除非自身从意识最深处认可了一件事情的逻辑,否则其他所有一切来自外界的力量都无法让自己发生根本的变化。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在爱打爱闹的年纪,被父母强行关在房间里学习的时候,因为非自身所愿,所以结果必然是,孩子在房间看看这,摸摸那,或者干脆发呆,无论如何都很难达到父母的预期;反之,那些在心底深处认同自己需要好好学习的孩子,是根本不需要所谓的看管的,总是能独立完成学习的任务。
也许是机缘巧合,我开始琢磨,琢磨“度”。
起因是抖音推送给我的一个视频,关于骑摩托车,关于安全,关于死亡。
实话讲,自从我被涛哥拉进了BJ的摩托车群,群里每隔几天就会弹出的摩托车事故消息和图片,一度有在劝退我换成电动自行车。于是,每次看到事故消息的后几天,我总是很小心地骑车,安安稳稳地在机动车道的最右边,每逢左转右转都提前很久打转向灯,用电动自行车般的速度龟行。然后,过了几天,事故影响消散,平均速度陡然翻倍,最高速度也在不断突破,直到看到下一条事故消息,如此循环。
而抖音推给我的视频,是一个街头采访,采访人采访了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问了问她车辆的型号及驾龄后,让其给骑车的年轻人一点建议,关于安全的建议。这位阿姨的回答是:管好自己的右手,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
短短的十几个字,看似概念模糊,却是这位几十年驾龄的人对于“度”的思考。
骑车这件事情,除了交通法规规定的红灯停绿灯行、限速、限道是通用的规则之外,其余的每个人的“度”都不相同,有人喜欢骑行奔驰带来的快感,也有人享受缓缓行驶时的自由与懒散,有人弯道压弯,也有人跟我一样早早就减了速度,这就是每个人的“度”。
然后,我就很少受到群内消息的影响,我开始探索关于我自己骑车的“度”,白天的时候可以骑快一点,夜晚看不清路况则需要开灯慢行;身体状态好的时候,更专注,速度也更快,满怀心事的时候,油门就拉得很小;车辆行人少且笔直的路上可以提速,路面坑坑洼洼或者有急转弯的路上就需要缓一点。所以同样的路程,有时候骑13分钟,有时候是25分钟,不过大部分都维持18分钟左右。
日子久了,骑行时间也成了我自己状态反验证的方式。
这也是我第一次尝到了关于“度”的甜头。
前段时间,一则“世卫组织据称将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火速传播。一时间,朋友圈,微信群都是与之相关的讨论。与众人相同的是,我也第一时间跟身边的领导同事分享了这则消息,不过对于这件事也就戛然而止了,一是如今的我愈发沉稳,二是平时自己也极少喝相关无糖的产品,三是确实没有定论的事情多思无益。
然后,就在今天,世卫正式公布了关于上则传闻的说明,标题很耐人寻味。多家媒体转发的标题是:“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一天喝9罐零糖汽水才会超标”。
逻辑上,标题采用“可能”字眼,排除了自身权威被质疑的风险,但是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限制,现如今确实无法给出准确的致癌比例,因此用模糊的词汇一带而过。其次,超标与致癌之间没有任何明确的逻辑关系。
只是聪明的媒体从业者,充分利用了“世卫”、“致癌”几个关注度极高的词语,博取观众眼球的文字游戏而已。
消息一经发出,人群迅速两极分化,一群人骂骂咧咧离场:谁会一天喝那么多无糖饮料啊,那就是没有影响就是了;另一类人对致癌深信不疑,不仅自己拒绝无糖饮料,还将在未来的生活场景中力所能及劝导身边的人停止无糖饮料的摄入,并“引经据典”,振振有词。
没有人再去关注世卫的消息本身,所有人的视线都在媒体的标题罢了。
一个朋友的观点我很认同:没有数据跟切实证据的消息都是耍流氓。
首先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仅是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2B类),先不必说香烟,酒精都属于致癌1类,就使用手机接触的射频电磁场也是与阿斯巴甜同样处于2B类中,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二类人是否会纷纷丢掉手中的手机,并开始积极劝导身边的人放弃使用手机。
另外各个癌症方面的专家表示,几乎所有的物质,只要是过量摄入,都会导致人类的死亡,包括生命所必须的诸如水之类的物质。而如果人类因为惧怕阿斯巴甜改换含糖饮料,那由此带来的肥胖问题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命。
争论至今,一切都是“度”的问题。
此外,仍然有“群体性度”和“个体性度”的问题。
当一件事情发生在一个群体中时,总是很容易找出对应的规律,然后总结相关的经验形成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可是,落到个人身上时,即使是比较准确的经验也难以每次应验。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曾经有数据表明,吸烟者对比不吸烟者的寿命要短十年。这句话就是“群体性的度”。可是到了具体的人,太多吸了一辈子烟的老烟民长寿,在生命的长度上赢过了太多没有吸烟的人。
就今天吃饭时在桌上听到一个人说,少量尼古丁的摄入对人体也是有益的,我还没有对此进行求证,可是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包括吸烟在内,一切就都是“度”的问题,且这个“度”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到新的消息。从本质上而言,没有人会做对自己无利的事情。那么不可否认,每则消息的背后都有其目的的逻辑。
而我只在这世上走这一次,非黑即白的世界虽然简单,现在看来,似乎少了一点色彩,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也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灰色的存在,并且很主动地想跟它交个朋友。
我也想给我跟世界中间留一点空,至于留多少,就是我跟这个世界的“度”。
这就是我最近对于“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