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幸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如果你每天都过得不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

在《幸福的办法》这本书中,作者做了一个有关幸福感的调研:作者调研了遭遇横祸身心受损和意外彩票中奖两类人幸福感的变化曲线,调研结果显示:那些车祸截肢后的人需要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恢复到车祸之前的幸福感,而中了彩票的人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幸福感就会变得跟之前一样。

所以幸福与否,幸福是一种能力,并不是自己所处的状态决定的,一个人的幸福感是持续变动的。

没有人能用一种或多种状态去保证自己能够幸福:拥有巨额财富?然后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或政治地位?身体健康并且高颜值?再加上非常完美的事业和家庭?这样就能代表自己幸福了吗?

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比如说张国荣,他拥有以上的全部,乃至更多。却还是不幸福。最近在学习高中数学的充分必要条件,以上种种状态均不是幸福感的充分必要条件。

所以,大多数感觉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没有让他值得幸福的事情或者状态,而是他们失去了幸福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当然,并不是说以上的状态对一个人幸福与否没有关系,比如说拥有一定的财富或者社会地位等等,还是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幸福感,只是如何让幸福感得以延续,是一种能力。

身边总有很多人,抱怨自己过得不幸福。前几天休息,哥们小明找我吐槽了一番近况:

我那个领导,整体不干事儿,就知道一天到晚瞎指挥,开会的时候也是一大堆废话,听得我都想睡觉,关键是他自己还不知道。

我女朋友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对我不冷不热的,说话也是阴阳怪气,还有,今天早上居然都没有下楼买早餐,我到现在还饿着。

家里爸妈也是一直催着,催着我们俩赶紧结婚,可是你看我现在,工作不稳,工资不高,在BJ买房毫无希望,又不甘心回老家工作,拿什么结婚啊。

你说我是不是过得很悲惨,以前大人总说有一份好的工作,再有一个女朋友就会过得很幸福,可是我现在每天都觉得很烦恼,没有任何幸福感。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怎么就不能体谅我一点呢?

我跟着他的一路抱怨,插不上话,只能一直点头。

也许不仅是小明,我们大多数都处于这样的状态:每天被无穷无尽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回到家之后还要面对家庭的问题,有时候对方一点的异常举止都会触发内心的怒火,一发不可收拾。

之前有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作者的丈夫每天都会开车去接作者回家,到了小区之后作者一人回家做晚饭,丈夫则独自一人待在车里,半个小时后才会下车回家。也正是这半个小时,他能在车里思考各种问题,不至于把工作中糟糕的情绪带到生活中来。

这样的男人必然是幸福的,他懂得调整,简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调整好心情后再回家面对家人。他也懂得捕捉幸福,感念在车内的时间里,是妻子在承担着小家庭的事务,所以对妻子体贴有加,而这样换来的也是妻子的理解和更好的反馈。

当然,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导致了我们糟糕的情绪,让我们觉得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我们就认定,只要没有这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就一定会幸福。

书中作者根据幸福与否,将人分为四类:一是现在幸福,未来不幸福的人;二是现在不幸福,未来不幸福的人;三是现在不幸福,未来幸福的人;四是现在幸福,未来幸福的人

第一种:现在幸福,未来不幸福的人:

作者称呼这类人为及时享乐型,这类人一直着眼于眼前的幸福,没有长远的考量,就像现在每天沉迷于微博和抖音的人们,他们大多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内心的满足感,而越来越精准的算法则根据他们的喜好向他们推荐着相同或者类似的内容。

也许正在刷着抖音的他们还有工作任务还没做完;也许他们前一天刚立完flag说要每天十二点前睡觉;也许他们一直在心里默念:看完这一个我就关了......可是现实是就像毒瘾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也许也有人知道长期刷抖音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有太多的帮助,也许大多数人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不管怎样,都没有停住他们不停滑动的屏幕。

曾经有个读研的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好奇一件事情,真的有那么多人在用抖音吗?统计最后的结果是朋友们周围用的人不少,只是他朋友自己本身用的人很少,而且大家普遍抱怨有人在公共场合不带耳机看抖音真的很吵。并且朋友自己表示,身边真的很少有人刷抖音。

当然并不是说不能玩抖音,平时的娱乐跟调节还是必要的,只是因为一时的愉悦,忽略了身边的人跟身边的事,愉悦之后必然是无尽的痛苦,所以这类人往往未来都不会太幸福。

第二种:现在不幸福,未来不幸福的人

这类人称作无助型,觉得所有事情都没有意思,对任何都提不起兴趣。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并不是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个人感知的问题。各种原因造成了这类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是没有兴趣。

因为这种状态不是天生的,所以这种情况被称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并不仅仅出现在以上这一类人身上,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这样的事情。

就比如说我自己吧,我每次到一个新的环境跟新的人介绍我自己时,我总会突出性地强调我是一个路痴,不认识东南西北。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对于自己的弱项放而任之,没有想办法去提升或者改变,而是将问题归咎于天生缺陷,这个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或者多个时间段导致无穷的烦恼。

第三种:现在不幸福,未来幸福的人

忍辱负重型,这类人应该是最多的,毕竟跟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从小我们就接收到外界对于未来幸福的信息:

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高中辛苦是正常的,不过考了大学就好了,想干啥干啥。

大学的时候,发现学业的压力不减当年,然后时间的自由加上受限的资金,我们会一直憧憬这工作,觉得工作之后就好了,不用学习考试,不用写论文,重点是可以财务自由。

可是真正到了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原来的想象,我们并没有实现财务自由,却一脚陷进生活的深坑里,不管怎么努力都爬不出来,只能每天在两点一线之间挣扎。

现实中的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难以实现,我们将实现目标当做了获取幸福的办法,觉得只要实现了目标,我们就会幸福了。可是事实往往背道而驰,因为欲望会一直被放大,目标会越来越多,想要车。想要房,想要事业,想要财务自由,想要......

第四种:现在幸福,未来幸福的人

这应该是大家都想成为的一类人吧,也许你会觉得,他们都是拥有着超高智商,或许天赋异禀的人,他们就是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人,而普通的人只能在塔底耕耘一生。

可是,事实是这类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的人大多也是普通人,他们中有的人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有的人也每天坐在格子间敲着代码,有的人甚至都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他们相同的就是:每天都过得很幸福。

他们也许没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也没有强硬的背景,但是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不管时间如何变转,他们总能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捕捉到幸福的气息。

回想我们过往的经历,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去集市,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甚至只是一个甜筒都能让我们开心许久。而现在,即使再多的新衣服,再多次的餐厅,我们所感知到的幸福都不及当年的千分之一。

随着在不断升级的生活条件,我们对于幸福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大多数人每个月的幸福感也就在发工资的那一瞬间吧。

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换言之,就是我们需要提高对幸福感知的能力,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获得幸福。

感知幸福的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那就是可以提升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技能是不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去提升的。

想要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就是要着眼于当下: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不必为未来恐慌,也不必一直回忆过往,踏踏实实过好当下的生活,留意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想想现在的自己是多么地幸运:身体健康,有一份不算太坏的工作,父母有时候唠叨也确实是对我们的担心跟关爱,虽然有时候会有不同的意见,但他们对我们的爱一直都是无私的。如此一想,发现人间还是很值得。

目标得有,但是需要更关注过程,体会自己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也许目标很难,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也许最终可能都不会实现,但是关注过程的人往往不会沮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努力了,并且享受了冲刺这个目标的全部过程:他们会在深夜因为方案的通过开怀大笑,即使犯错也会因为经验的积累而开心,他们愿意为了目标付出,也乐于享受达到目标以及追逐目标所带来的幸福。

所以,真正的持续性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去快乐地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闲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