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内务府与皇企
26内务府与皇企
与荣京京告别,赵银河独自一人返回了教堂。
她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看着手表上荣京京刚发给她的资料,等回屋时,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头儿,怎么样?她说什么?”李俊彦关切的迎了上来。
赵银河点击手表,把资料发给他,他一边看,赵银河一边简要给他讲了讲荣京京的诉求。
李俊彦听着赵银河的讲述,看着手上的资料,瞪大了眼:
“这……这……”
“可信度很高。”赵银河说。
资料里包含了部分买家卖家、出货地收货地、航线运输、账册……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啊?”李俊彦问,“上市公司,世界五百强,做这种事情,就算她把自己和荣家摘出去,公司信誉也完蛋了,荣氏集团会一夜破产的!”
“但不会死。”赵银河说,“恰恰相反,俊彦,荣京京的动机非常合理,她反复提及一句话:我只想保全家族。”
“什么意思?”
“你知道荣氏和内务府是什么关系吗?”
李俊彦想了想,然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
国家由政府收税,然后用税金建设国民的幸福生活,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
而神州与全世界都不同的是,神州几乎所有的水电油气矿产资源,大量的重型实体工业,及少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都由皇室独营,没有税负,无需向政府负责,职员终身雇佣,以年功序列的方式晋升……
这,便是皇室企业。
而内务府,可以视为所有皇室企业的总公司。
乍一看之下,这似乎是神州全体国民在供养一族一氏,皇室在吸所有人的血,但实际上恰恰相反。
创立此制度的真元皇帝拥有独特的开国理念,他不信法治,只信人治,只信自己。
他明白一个国家的良好运行需要组织化,需要政府,需要官僚体系。
但他不相信政府可以一直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相信政府自己设立的监督体系可以真正的达成监督效果。
因此他曾通过内务府一度把这个国家超过半数的钱握在自己手里。
当神州政府制定国家政策时,基于国库税金作出预案,皇帝只是在旁边坐着,不作干涉——神州皇帝,原则上,是不干政的。
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神州的经济发展得还不错,所以即便皇室抽走了一部分,国库仍旧很宽裕,所以大部分时候没有什么问题。
但也有少数时候,国库缺钱,而这个时候,皇室会拿出内帑予以补贴。
比如真元时期制订的全民免费教育,这百年来,都是国库出五到七成钱,皇室出剩下的,至于具体出多少,这要看往年的财政状况,随机应变,而怎么随机应变,由皇帝一人说了算。
政策无论在制定还是践行过程中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规则制订的政策天生就容易僵化,其中还夹杂着难以想象的,关于利益的问题,而人不一样,人是灵活的,可以随着变化而变化,如果这个人还有绝对的权力,那么他还将拥有绝对的执行力。
这就是内帑,被一人掌握的,会提供帮助,但不保证每一次都有求必应的,第二国库。
皇帝,某种意义上是神州的终极权力,终极监督,与最后保险。
——而荣氏与内务府的关系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个国家两套班子,有的时候反而会更加的不灵活,甚至互相矛盾互相竞争,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内务府会放弃至高无上的帝权,以政府的规则行事。
这种情况下,内务府,可以视为神州的一家普通公司。
唯一不同的是,内务府拥有皇家资源,所以拥有通天彻地的能力。
比如,帝国军队在海外的后勤基建,军队在控制某一地区后,该地区所需要的一切战后重建,这些都由内务府说了算。
这种情况下内务府通常会按照国家法律,该怎么办怎么办,比如招投标。
也会按照商业逻辑,选一个自己长期的合作者,荣氏,就是这个合作者。
事后荣氏该交多少税多少税,该盈多少利盈多少利。
唯一一点不同的是,这种‘长期合作者’为了一直与内务府合作,往往,会签下非常霸道的商业条款。
比如,税后纯利中的百分之多少,上缴内帑。
再比如,无论盈利,每年必须拿出多少多少钱,上缴内帑,约等于对赌协议了。
-----------------
“过去的荣氏约等于挂了半个皇室招牌,我想他们为了得到这个招牌,一定签下了非常严苛的协议。”
“荣氏起家的时候,从内务府手里拿到了大量海外基建项目,但是这些年,帝国已经没有发生规模较大的战事,荣氏失去了最大的财源,可协议不变,他们每年还是得给内帑交许多钱。”
“所以……世界五百强,那是市值,真正的流动资金,怕是没有多少。”
李俊彦咋舌道:“这也太狠了吧,头儿,不管荣氏如何起家,现在他们事实上就是三藩市的支柱,内务府如此苛刻,就不怕把荣氏逼出问题来?荣氏……可是大而不倒啊。”
“神州没有大而不倒,俊彦,除了内务府,什么都可以倒——荣氏以为能拿到皇家招牌是天大的福气,殊不知,代价同样巨大。”
“像荣氏这种以建工起家的企业,根本毫无技术护城河,纯粹是靠着资源堆砌起来的,皇家给谁不行,偏偏要给荣氏?”
“因为给荣氏这种没什么复杂背景的弱鸡,等鸡长大了,杀鸡之时,更好取卵。”
“只要内务府还在,没了一个荣氏,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荣氏,这就是我们神州的皇帝呐,俊彦,你看着他不存在,其实他无处不在——知道涅槃制药么?”
“那家生物科技独角兽?”
“你刚才说内务府如此苛刻,其实根本不苛刻,涅槃制药同样也接受了皇室投资,但这些年来皇室可有问他们要过一分钱?”
“没有,”赵银河自问自答道,“不仅没有,几年前涅槃制药被海棠的财团恶意收购的时候,内务府还亲自下场救市。”
“市场竞争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这里面充斥着马太效应与劣币驱逐良币,像荣氏这种企业,以正常的方式发展起来之后,天然就会敛聚大笔资金,形成垄断,进而僵化,失去活力。”
“政府的法规没有办法很好的制约荣氏,因为规则总是有漏洞的,再加上选举、任期、政绩……等等利益纠葛,不是所有政府要员都可以收买,但总有政府要员可以被收买。”
“但是神州皇室呢?”
“你拿什么去收买世界上最有钱最有权的皇帝?”
在神州,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皇帝……皇帝其实并不出现在大多数人能接触到的地方,可就像荣氏建工与涅槃制药的对比一样,帝权高悬于天际,起到调控市场的无形之手的作用,内务扶持荣氏这种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然后以近乎豪夺的方式,把那些通过市场无法转移的钱,转到它真正该去的地方。
“所以,荣京京说荣氏里有人在走私这件事,合情合理。”
“现在事情败露,瞒不下去了,她想保全自己的家族,也合情合理。”
李俊彦道:“那头儿的意思是,荣氏现在打算抛弃公司,脱罪,然后……”
“然后尽可能保一些钱下来,让家族得以继续繁荣,”赵银河继续道,“而要这么做,就得赶快‘认罪’,把事情交给政府处理——因为一旦继续闹下去,内务府出手……”
内务府以政府的规则行事,只是为了避免两套系统内斗,但原则上,内务府,随时可以凌驾于政府之上。
“那个时候,荣氏就只能面对一条法律了:帝国第一宪法。”
“所以现在事情清楚了,头儿,这笔钱是荣氏走私所得,我明天就去查一查,这事情造不了假……”
“不,俊彦。”
赵银河打断了李俊彦的话,刚才她在分析时,也留意着社交媒体的情况。
下午的时候,人们还在猜测这些钱从哪儿来,现在藏在哪里。
然后有匿名的团体声称找到了这笔钱,说它们是乔治走私所得。
再然后,济仁街火钱,三藩市有三个地方发现了大量纸币。
接着,海关等政府部门下场,表示一定严查此案。
直至现在,短短几个小时,社交媒体的舆论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走私的什么啊?这么大一笔钱。’
‘我才不信乔治一个人就能干出这么大的走私大案!’
‘背后肯定有人!’
‘对,这么大的走私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到的!’
‘那这笔钱肯定是现金,肯定还有一部分在三藩市!’
……
“不,俊彦,你有没有发现你现在已经在想明天照着这份资料去查‘走私’了。”
李俊彦愣了愣。
“可乔治为什么要给自己一枪呢?”
“还有理查德为什么会死?都涉及走私了,他怎么过得如此窘迫?”
“头儿您是说,走私是欲盖弥彰,是假的?”
“资料这么详细,查一查就知道是不是假的了,所以明天我们兵分两路,你去查走私,我去查三藩精卫。”
“三藩精卫?”
“我想知道,理查德自杀鉴定上所谓的精神病,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不写清楚。”
——确实,舆论的突然转向让人总觉得怪怪的。
这还是因为赵银河手里已经有了大量资料,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所以觉得怪,但你要把视角换到吃瓜群众,海关都下场了,那不是走私是什么?
“行,头儿,明天,就明天,我只要半天时间,就能搞清楚荣京京这份资料上的走私是不是真的存在。”
“哦对了,另外再留意一件事。”
“什么事?”
“嗯……”赵银河沉吟片刻,“我也不知道你那些奇怪的朋友是不是能帮上忙啊,但通常来说,政府中人应该是没有这种渠道的……我想你留意一下,内务府的人,是不是已经到三藩了。”
(本章完)
-----------------
《我们仍未知道旧时代是如何毁灭的》
10、神州帝国第一宪法
神州是由真元皇帝建立的君主集权制国家,皇帝是帝国的唯一统治者与守护者,必须承担起照顾全体国民的责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国境内一切有形与无形之物皆归皇帝所有,帝国子民天然就有效忠皇帝的权力与义务。
王命即法,有违王命,即非法。
-
11、唯一没有军队的国家
严格意义上来说,神州是‘没有’军队的国家,神州政府不设类似于‘国防部’的机构,帝国宪法规定,神州三军完全,且仅效忠于天子本人,军费开支由皇室内帑拨款,军务由内务府卫戍司处理。
即,神州军队是属于天子的私军,与政府毫无关系。
政府会保留一些武装执法机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机构仅对自己辖区有执法权,离开辖区则需要当地执法机构配合。
-
12、最初的巨型企业
神州法律决定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不仅拥有帝国境内的物质资产,也拥有所有人的生命与自由,如果皇帝犯法,则废法。
虽然权力构成与组织架构不尽相同,但今天,我们一般称呼这种国家为:巨型企业。
唯一不同的是,神州人默认皇帝拥有无限权力,但也得承担无限责任。
因此,皇帝通常,不会亲自插手国家的日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