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导读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日记体小说,于1886年首次出版。这是一部经典的作品,足迹遍布多个国家,也已在中国出版多年。故事从小恩里科的视角展开,叙述他随父亲移居都灵之前生活和求学的经历。
从恩里科的日记中,读者能看到他的求学历程。新学期开始,恩里科迎来了新的老师。由对之前老师的不舍,到对新教师的尊敬,经历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小恩里科质朴而真诚的笔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教师对孩子们深沉的爱意,也看到孩子们对老师深深的怀念。珍贵的师生情是恩里科日记里无数情谊中的一部分,除了这位伟大的教师,恩里科的日记里也写到了许许多多的校园人物:为学生着想的校长、文静的女教师、表面严肃实则心系学生的教师……每个人的形象都生动鲜活,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恩里科生活的世界,也影响着恩里科的成长。与同学们相比,恩里科的生活环境相对好一些,但他并未因此与其他朋友分隔。学校里的同学们有着各自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方式:匠人的孩子、家庭有困难的孩子、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但不论出身如何,大家都是学校里的朋友。在《爱的教育》中,亚米契斯构想了一个能弥合社会分裂的学校,也书写了没有阶级分野的孩子们。大家生活在有爱的校园中,在相互关心和帮扶的世界里和乐成长。
除了精彩的校园生活,恩里科也讲述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对他充满关爱,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心血。恩里科也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每日放学最希望看见母亲,每次灵魂的触动和成长也必有父亲的身影。恩里科的父母也是孩子的好榜样,与人为善,关心他人。这也让恩里科在校园之外的社会交往中受益良多。恩里科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关爱与尊重,让恩里科学会如何向社会施与善意和爱意。亚米契斯选择将恩里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是想以温暖、良善的基调去触动更多的人。
《爱的教育》一书,意大利原名直译为“心”。这本书的一切内容,都在讲述恩里科从内心出发去感受到的身边世界。也许是因为社会大爱、微观之爱均贯穿其中,所以我们会非常认可《爱的教育》这样的译名吧。在恩里科生活的环境中,我们能够窥见意大利社会的缩影,这也与作者亚米契斯的成长经历有关。当时的意大利处于战乱结束但社会问题频仍的混乱状态。亚米契斯借小恩里科之手,渴望创造一个互相关爱、互相理解的大同社会。从作品中展现的日常生活细节出发,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其时代背景;从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出发,我们能够看到大人的社会网络和孩子们的校园关系;从每个人的家庭出发,我们能够看到阶层的分野和个人成长环境的差异,并进一步理解作者想塑造的大爱社会。
亚米契斯在努力塑造一个有爱的社会,也在通过各式日常将读者带入以爱为基调的人物关系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以儿童视角为主导的日记体作品,存在着儿童式的单纯幻想,即忽略社会中残酷的分裂现实,以脱离物质基础的意识来弥合阶层间的鸿沟。也许当恩里科长大成人,回顾往日时,也会对着日记本感叹当年的美好终究难以成为现实。虚构的恩里科无法承载,也无法解决意大利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亚米契斯终究是以和缓的方式,在文学的世界中进行畅想,用笔尖呼吁大爱能够降临。
但我们仍能从这部作品中得到有益的收获。从小学生恩里科的成长日记里,在他记述的点滴日常中,谁不会观见朴素的情感,体悟真实的情谊呢?时间自然流逝,那些经历过而不再复返的事件,成为最珍贵的回忆。这些宝贵的经验,成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在作者成长的经历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那些初遇时的欢欣、告别时的热泪,在故事的开篇与结尾一次又一次展现,让我们看到了真挚动人的爱。恩里科记述的那些细碎的故事,验证了爱的实践:我们对爱的认知与学习,并不来源于课本之中的抽象概念,而是来自与他人共度的涓涓时光。
(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