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小剧场《文广探谷》看戏曲行业新时代“守正创新”
一·逢,狂言自出青年口
看过几部新编戏、改编戏之后,无论是从文艺创作者的角度,还是观众的角度,很多“创新”的形式,确实是受众小,且并不能真正获得认可的。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在演出介绍中对于创编小剧场《文广探谷》的“目的”阐释,终于还是给足了一个文艺创作者角度观戏人买一张《文广探谷》的吸引力。
起初看这部戏的心思,是看热闹的心思,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大部分戏曲台上的创新还做不好,一个不大的团体,又能如何能把“台上台下”的守正创新放到一起来说?
二·见,北风却来春雨漏
前一天看到他们改编的《霸王别姬》,巧妙的避免了因为虞姬自刎过分精彩,无法将观众留到最后,主语中的“霸王”成为陪衬的问题,尽管此后我又对此剧产生诸多新思考,可在当时,还是改变了我一开始的态度。
中英双语的节目单也是香港西九区戏曲文化中心这次创拍小剧场《文广探谷》的亮点所在——这种宣传方式在我们内地的创作团队中并不常见。与此同时,一些“戏曲电影”的翻译,往往不尽如人意。作为香港的团队,他们在这件事上有先天的优势,这种优势显然在戏曲对外传播的道路上是值得加以重视的。
三·看,少年意气总邂逅
名为《文广探谷》,这个选题必然是围绕着“杨文广”这个角色的。杨文广这个人物的人设自始至终,无论创新与否,一直是非常可圈可点的。继承自父母的“勇敢”、和母撒娇时候的“可爱”、对父亲“保家卫国”的崇拜。得知父亲以身殉国,成为杨文广的成长产生“质变”的关键节点,从“有人庇佑”到“顶天立地”,杨文广的人物设定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有血有肉,从情感与意气层面,而非看脸的“少年感”。
在《文广探谷》里,这些人设并没有被抛却,甚至通过舞台灯光、LED等多种形式,起到了更好的烘托效果。
除此之外,小剧场粤剧《文广探谷》在表现承继之上,展现出了独特的思考。主创团队从粤剧经典剧目《杨令公闯碑》开始推开剧情,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剧种在杨家将系列故事中的情节塑造,正合剧目所表达的核心思想“立足自身,博采众长”。
四·念,家国忠孝灭仇雠
“家国大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如今可能会批判古人的“愚忠”、“愚孝”,我们叹过“飞将军李广”、“精忠报国岳飞”,但是我们从来没有‘骂’过他们“以身作长城”,为保国护民而死。
所以,只要我们遇到的不是现在在网络上才敢于展现自己的杠精,“家国大义”无论如何演绎,都可以带来市场的叫好。
所以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选择了家喻户晓,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故事,作为创新改编的题材,可谓从选题开始,就注定会获得成功。
同时,这也启发着我们对于新时代戏曲新编戏选题的思考——新时代的新观众,其思想理念大为不同,“包容”、“开放”、“前卫”,才子佳人故事中所表达的部分思想,或许在曾经的社会环境下是开放且进步的,但在如今并不能满足新观众对戏曲文化的幻想与要求。
五·听,塞外风寒传九州
①风声:将音效与干冰融合,让观众“亲临”塞外,风沙呼啸。在这个对文艺作品要求“高代入感”的时代,这样大胆而直接的形式,显然给足了观众视听上的满足。
②鼓声:从《霸王别姬》的“锣边花”开始注意到鼓师。而身边更多观众的表现,也明显昭示着大家对鼓师的关注。
从《霸王别姬》到《文广探谷》,鼓师对氛围塑造起到极强的作用,心跳随着鼓点律动,战场厮杀仿佛就在眼前。
将“头通鼓、二通鼓、三通鼓”的击鼓发兵,实际展现给观众,巧妙的营造了战场的轰轰烈烈,也在整场戏的展开中,让整场戏的展开更为连贯,节奏鲜明。
不难看出,对于音乐的运用,不拘泥于“伴奏”和“节律”本身,也能够为一部改编戏带来出彩、出圈的独特角度。
③人声:在对我们观众的演后谈中,我从主创团队的介绍处了解到《文广探谷》是集香港粤剧老艺术家们之力,反复打磨而成。
与此同时,演员即是编剧。
回忆整场戏的“完整性”,我不难对现在的编剧是否因为有“导演”的存在,而脱离了演员,并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展现演员的个人“擅长”有所怀疑——就像我们艺术管理专业,对于演员的熟悉程度并不高,理论指导实践,外行组织内行,难免纸上谈兵。
这同时又反映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现在的青年编剧是否在个人素养上依旧有所欠缺?以至于许多新编戏既提不起新观众的兴趣,也让老观众骂声不断?
六·想,旧文新撰可应酬
回到《文广探谷》的剧情上来,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与原本的《杨门女将》等杨家将系列故事有时间线和部分人物设定上的冲突,从而引发了下述思考:
①传统观众是否愿意接受,又是否能够在观演的当时,接受剧情上和人物塑造上,与传统剧情、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
②我们作为评论人员、从业人员,思考的角度是否应该从“守正创新”的戏曲行业发展上看这部戏?因为我们是有目的性的去观看演出,那么我们的视角必定有局限性。
③通过多场戏的舞台设计、剧情逻辑,以及台下观众叫好儿、鼓掌的具体点,我们必须要承认:很多时候从创作者的角度看舞台效果,与观众视角大相径庭。不能以“市场收益”、“大众评审”作为唯一评判标准,那么我们到底如何鉴定“创新”符不符合时代需求?
七·知,梅花高悬源泉守
①台词句句传心
通过以杨文广学习来自杨七娘的梅花枪(外来)和杨家枪(自身)的过程与大战中的融会贯通,演绎戏里戏外的守正创新,最终得出:守好自己的,再博采众长,这句贯穿戏内戏外,关于如何“守正创新”的讨论
②守正方能创新
本剧通过虚拟一部杨家将系列故事中从未出现的《杨氏宝鉴》,与台下观众产生“寻”宝鉴的互动,这一点无论是对于“互动需求”的迎合刻意为之还是故事到此,寻找成为必然,水到渠成的产生台上台下的互动,这种“创新”与“互动”还是不能离开“戏曲”的本源,是服务于戏曲的,也就是说至少不应当让戏曲成为为“互动”服务的元素。
八·忆,已知风雨是绸缪
当晚回忆整场剧目,我产生了以下两个方向的思考:
①作为文艺创作者,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一场戏,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已知:大部分时候观众所喜爱的桥段与我们想要强调的重点并不完全契合。
②“梦”的形式让不存在的《杨氏宝鉴》变得合理化,也串联起杨文广与杨令公的“承继”与“联系”,这种处理方式并不新颖,但是“如梦似幻”的舞台处理方式,引观众“入境”。
在第十九届BJ文艺论坛上,中国戏曲学院颜全毅老师对于戏曲从“大众”、“小众”到“分众”的探讨,对小剧场梨园戏发展创新的肯定,以及网文《赘婿》影视化对应受众视角变化的分析。包括其他“戏剧”行业内专家对于当代戏剧发展的反思,让我越发肯定一个想法:我们既要做针对市场需要的戏曲,也要保证能够成为“经典”流传的戏曲。
时至今日,再回忆起小剧场《文广探谷》,几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再次出现:
①当“演”、“写”、“管”、“评”分离,“写”的本子演员不愿意演、“管”的方式不符合戏曲行业发展的趋势,“评”的人对于戏曲未必热爱,也未必了解。我们在很多时候是否在外行指导内行?
②“市场导向”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必然,“引导市场”是社会与文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是分道而行,还是择一平衡?
③是应该让演员、舞台适应内容,还是内容为二者服务?
③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自担成本”带来的利是“全身心投入”,但却是爱好与个人反哺时代文化发展,经历与经济的有限,必然会限制发展的多元与广度。可“资金支持”又难免带来“应付了事”、“主题鲜明,内涵不搭调”等一系列问题,二者之间的取舍又应该在哪里?
九·得,欲留青史信问舟
香港西九区戏曲中心的《文广探谷》无疑是一场戏里戏外的探索,也无疑是里程碑似的一次尝试。
音乐、舞蹈、更广阔的戏剧形式,都在不断“充实”戏曲的时代创新,到底是“跨界”,是“无界”,还是“边界消融”?
而我们所谓的“创新”是否是一场戏曲界的“时尚轮回”?
在专家评论员与观众之间,到底谁才是决定一场戏成功与否“金标准”?
“分众”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同行”与“矛盾”,国家的资金扶持真的能“挽救”戏曲么?
在新时代,戏曲“守正创新”必然面临的问题,似乎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一部戏的“成功”虽然是可以复制的,但“复制”却显然不是发展的正确道路。
要想让对于戏曲“守正创新”的尝试真正名留青史,只有时间会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