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又是假动作(求追读)

鲁锦收格桑为义子,倒也不是突发奇想。

他目前的状况跟历史上的朱元璋很像。

朱元璋全家死光,只有汤和几个发小算是助力,朱元璋还有个侄儿和外甥,其他的就没了。

鲁锦更光棍,穿越过来孤家寡人一个,连发小都没有。

再看看别人,廖氏兄弟好几个,俞氏父子好几个,郭子兴也父子好几个,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全是兄弟好几人。

鲁锦遇到了和当初朱元璋一样的困难,缺少亲信。

所以他才要和手下将领联姻,拉近关系,另外就是多收义子,培养成助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格桑的身份也很特殊。

他父亲是蒙古人,母亲却是汉人,会汉蒙两种语言,还会养马,这妥妥的高端人才。

又是十二三岁的懵懂年纪,还是饱受蒙古贵族压迫的底层奴隶,如果放在身边好好教育,将来绝对可以成为大助力。

比如让他统帅流落中原的80万蒙古驱口,嗯,真有这么多......

蒙古这个草原政权,放在整个草原史上都是个独特的存在,它可以对比中原的汉朝,第一次凝聚了一个民族!

和秦朝对比的是匈奴,秦始皇统一了中原,将北境长城连为一体。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草原的游牧还可以跟各个诸侯国交易,或者打劫,你赵国胡服骑射比较厉害,那我抢燕国总行吧?抢代国总行吧?

那时候诸侯各自为战,草原的游牧总能找到机会,然而随着秦朝的大一统,草原游牧突然发现,他们抢不动了,也无法和中原互市交易,这反倒倒逼着游牧不得不联合起来,才能跟中原王朝分庭抗礼,最后由冒顿统一了草原,成为匈奴。

中原王朝百代皆行秦法,草原也差不多,一直用着匈奴左贤王、右贤王那一套分封加汗位的体制。

但是,匈奴是匈奴,它确立了草原千百年来的制度,却并不是一个民族。

之后和唐同代的突厥,虽然也很强,但草原上依然有异样的声音,比如回鹘等部落,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突厥的。

直到蒙古的诞生,首次达到了汉朝同样的高度,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胜利,凝聚了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所有草原游牧皆以自己是蒙古族为荣。

然而这个蒙古族又是十分畸形的,它赋予了所有蒙古人至高的政治地位,比如元朝的四等人制度,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南方汉人。

但是这些对底层蒙古百姓有什么好处吗?没有!

他们的确政治地位崇高,但在蒙古贵族眼中,还不是和南蛮汉人一样,该卖照样卖,该剥削照样剥削,一样当奴隶使唤。

整个元朝,蒙古族巅峰人口可能有六百万,但是沦落到中原地区的蒙古驱口奴隶,大约就有八十万人!

八十万蒙古奴隶啊!这样一股毁天灭地的力量,如果集中起来使用,都够打一次牧野之战了......

反暴元反的是残暴不仁的蒙古贵族,那些统治者,可不是底层受压迫的蒙古百姓,这个鲁锦还是知道的。

如果他的计划成功了,再辅以工业的力量,搞不好就能提前让草原实现长治久安,结束这数千年来的纷争。

就像历史上永镇云南的沐英一样,他也可以搞个永镇塞北的嘛。

鲁锦对格桑寄予厚望!

从校场离开,一行人回到府衙,鲁锦让杨换带着鲁破军去洗漱,再给他换一身干净衣服,暂时先和鲁锦一起住在府衙,跟着教导营的小孩一起学习。

目前教导营的规模还不算小,有三百多人,这里面有金朝兴的儿子,朱亮祖的儿子,廖永安的侄子,朱寿的弟弟,杨璟的弟弟,现在又加了个鲁破军,将来还会有更多人。

秦理听说鲁锦身边还有个这样的娃娃营,当即说道。

“大帅,在下也有一子,如今已有9岁,可否送到教导营学习?”

“哈哈哈哈。”鲁锦闻言笑道,“我设这个教导营,一来是为了照顾诸将亲眷,以免他们家中孩童顽劣不堪,庐州城也更安全些,二来是为了培养储将,你可想好了,是否要让孩子将来从军?”

秦理当即道,“男儿有志就该出将入相,从军又有何不可,能跟在大帅身边学习,那是他的造化。”

鲁锦点点头,并不反对这种主动送人质的行为,这是对他表忠心呢。

秦理也想的干脆,要么不投,投就投个彻底,现在鲁锦刚刚起家,早些投靠,说不定将来收益更大!

果不其然,就听鲁锦说道。

“琢璞原为巢县主簿,又有献城之功,还为我寻来一匹好马,若还只给个主簿,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你去做六安知县如何?”

“固所愿也。”

秦理闻言顿时高兴的不行,从主簿直升知县,关键是鲁锦目前总共只有四个县,这等将来地盘大了,起码是一省平章起步,等入了中枢,说不定还能为相。

见他答应的麻利,鲁锦又嘱咐道。

“你去了六安,有三件事要办,第一是编户齐民,以后我治下按村、镇、县来编户,每村都要出丁操练,以为后备兵源,具体大概每个村要出十人左右,不会太多,不然影响生产。

“第二要劝农,不求你提供多少粮草,你起码要把六安百姓养活,还要能供应六安的驻军。

“第三是伐木,六安背靠大别山,山中多木材,我要许多木材,扩建水师,打造兵器车船,还要木炭炼制火药,这都需要大量的木材。

“你要趁农闲之时,尤其是春冬之季,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尽力筹集木材。”

“是,属下谨记,定竭力而为。”

等秦理应诺,鲁锦又看向他两个兄弟,秦昭和秦戎。

“汝二人可为千户营长,先把你们的兵从巢县带来,按照圣武军编制整编训练,暂时归我直管,等扩军时另有安排,巢县移交水师驻防。”

“是!”秦昭和秦戎也抱拳应诺。

鲁锦又说道,“给你们两天时间,回家安排一下,要送孩子来学习的就早点送来,然后该赴任的赴任,该练兵的练兵。”

“是。”

等安排完了秦氏三兄弟,鲁锦又私下里把张良叫来,让他找十来个信得过的兵,由张良亲自带队护送李善长回定远。

既是护送,也是监视!

“他去找冯氏兄弟,去找郭子兴,你都要跟在身边,他说了什么你都要记下来,另外要注意安全,别的你倒是不用管,回来把事情告诉我即可。”

“是。”张良当即应诺。

他是张温的族兄弟,最初只是个排长,是张温从村里带来的心腹同族,是受了张温的提携和关系,才能直升一团的千户营长,只是因为资历尚浅,目前只是辅兵营的千户。

现在鲁锦要娶张温的妹妹,那张良也算成了鲁锦的远房亲戚,更是亲上加亲。

听说鲁锦要他去护送李善长,他答应下来后又迟疑道,“大帅,那辅兵营这边?”

鲁锦摆摆手,“一个辅兵营你就满足了?押运粮草的后勤营而已,你好好干,把我交代的这件事办妥了,以后我给另外安排个差事,保证不比你现在的职位差。”

“是,多谢大帅。”张良当即答应道。

鲁锦又嘱咐道,“挑些机灵的手下,会识字算数的最好,你自己也要多学,等这趟回来,我再教你些别的本事。”

“是。”

“去吧。”

等张良下去准备后,李善长那边也收拾好了,带着他那个长随邓二,还牵着头驴,准备回定远帮鲁锦拉人,现在又来府衙找鲁锦告别。

结果刚进府衙,就看到鲁锦正在给传令兵和包衡各自交代事情。

“给巢县的两位廖指挥传信,就说这次攻破巢县,他们计划得当,都有大功,让他们在巢县大摆宴席庆功,我就不去了,把这封信送给三团的廖指挥就行。”

“是。”

待那传令兵离开,鲁锦又对包衡安排道。

“放出消息,本帅十月初六大婚,为庆吉日,凡我治下百姓,明年夏赋,水田只收每亩二升,麦田收一升,只此一季,以后另算。”

“这,大帅减免的赋税是否太多了?如今我们可正是缺粮的时候。”包衡闻言立刻劝谏道。

“都说了只此一季,就这么办,你要写成告示,务必每个村庄都贴一张。”鲁锦强调道。

“可......是,属下谨记。”

包衡还想再说什么,结果鲁锦瞪了他一眼,立刻乖乖答应去办事。

待包衡也跟着离开,李善长这才背着包袱上前,忍不住皱眉道。

“大帅此举是在示弱?”

鲁锦笑笑说道,“先生不必理会此事,先去定远为我多寻几位贤才猛士即可。”

李善长当然能猜出鲁锦又在搞什么计谋,不过鲁锦不说,他也不好追问,只是犹豫了下还是劝道。

“大帅即便有什么所图,只需把赋税定的和元廷一样即可,我们按定制来收,就已经比元廷仁慈的多,便能争取民心了。

“如今大帅还要扩军备战,实在不宜如此减免赋税。”

鲁锦微笑了下,还是耐心解释道。

“多谢先生好意,我心里有数,只此一季,另外我还有办法支持财政,粮食收的虽少,但我们还可以盐铁专营嘛,暂时不会缺钱的。”

李善长闻言睁大眼睛,“咱们有盐?”

淮西这块地可是不产盐的,如今他们造反被朝廷封锁,怎么吃盐还真是个问题。

虽然朝廷那边肯定有人高价走私,但是贵啊!

鲁锦却神秘一笑,“咱们地盘里有矿盐,可以自己采来煮盐。”

李善长见鲁锦说的信誓旦旦,当即点了点头。

“大帅既然心中有数,那在下就不多劝了,大帅保重,我这便先回定远去了。”

“先生保重,我让张良护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