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心力:5大维度重塑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社会熔炉中的自我锻造

自我是个体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在长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就会比较稳定。所以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卡尔·荣格却说:“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荣格呼吁我们后半辈子重塑自己,直面“本性难移”的挑战。修身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辈子的功课。说本性难移是因为我们并不确切地了解本性的本质以及本性的形成。

■自我小系统的棱镜分解

有位企业家曾问我:“田老师,您认为‘吾日三省吾身’是古人的道德追求还是有实际可行的方法?人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角色和情境里,所以我怀疑人能否做到真正的自我反省。”我略加思索后回答:“自我反省的前提是自我解构,至少要把自我分成两部分:一个躬身入局的我和一个旁观者的我。不能解构就不能觉察,不能觉察就不能提高。”我认为自我觉察和自我解构是修身的基本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借用斯坦诺维奇的说法,把人的认知系统分为系统Ⅰ和系统Ⅱ。系统Ⅰ是动物本能的延续,靠直觉工作,能够不假思索地快速反应。系统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思维,靠思维工作,理性反应,但速度比系统Ⅰ要慢。我在卡尼曼的基础上架构了一个系统Ⅲ,它是指我们身上超越物质、超越自我的更高精神世界,其工作模式显然与系统Ⅰ、Ⅱ又有不同。就像自然光是由七色光复合而成的一样,人的表现也是系统Ⅰ、Ⅱ、Ⅲ复合而成。透过棱镜能够把自然光分解为七色光,也能透过人性的“棱镜”分解人的表现背后三个不同系统作用。弄清楚究竟是谁(人性的哪个系统)借嘴巴表达,借四肢行动;又究竟是谁(人性的哪个系统)主导了某次关键决策。

我把系统Ⅰ隐喻为“狗熊”,这样更形象也容易记忆,可以理解为人身上的动物本能,是非理性的潜意识反应,其最核心的目标是让我们能够好好地活着,维持生存。狗熊的决策原则是存亡,反应方式是“战斗—逃跑”,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体验和感受。在原生家庭中,我们通过模仿和感受习得了很多无意识的防御模式,逐渐形成了习性。习性与一个人童年经历息息相关,要改变习性通常要直面童年的创伤,要有意识地觉察自己身上那种童年习得的过激的反应模式。童年的创伤完全可以被我们后天发育的大脑合理化地治愈。

系统Ⅱ则更多是社会化互动的产物。维果茨基把人区别于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机能称之为高级机能,比如随意注意、言语思维、逻辑记忆、概念能力、独立意志等。他认为高级机能是社会化活动的产物。因此我把系统Ⅱ隐喻为“凡夫”,是人性中相对理性且适应社会活动的模块。这部分是12岁以后快速发展的,其决策目标是得失,反应模式是趋利避害。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恰在自我主宰能力。人能够有意识地分配和运用自己的注意力,尽可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的主人。

系统Ⅲ则是人身上超越自我的更为高尚的部分。其决策目标不再是个人得失,而是善恶,反应模式就是王阳明说的为善去恶。除客观现实外,人还有一个想象现实;除了物质世界之外,人还有一个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拓宽了生命的疆域,使得人生不只有当下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不要只追求物质的丰盈,更要追求精神的超脱。现实世界是横向发展的,凭借聪明睿智当然能够积累更多财富,但是把所有的青春年华只兑换成财富的增长是愚蠢的。修身的最终目的是让灵魂更高尚一点,让灵魂高尚一点恰是生命的纵向提升。阳明先生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因此我将这部分隐喻为“圣人”。我们的内在狗熊决定了生存质量,凡夫决定了生活质量,圣人决定了生命质量。

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高级机能是自我觉察能力,也就是人能够自己检视自己的言行,能够把自己从具体的情境抽离出来,自己省察自己的言行。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活。”因为省察是人的关键特征,因此我把人身上自我省察的高级机能隐喻为“智者”。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狗熊、凡夫、圣人和智者四个部分,每个人都是圣凡同体的,都是天使与魔鬼同在,英雄与狗熊同在。每个人的修身功课都是如何管住自己的狗熊,努力活出圣人的一面。

■个体心智在社会交互中发展

人是社会动物,我们并非出生在一片土壤里,而是出生在一个社会里。脱离了社会,每个人都不能单独地成为他自己。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社会,自然成为人学习社会技能的第一所学校。人生下来是弱小的,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仰仗父母的照顾,三年始免于父母之怀。孩子会把父母围着自己转的感觉泛化,以为外部系统本该围着自己转,就像早期人类以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一样妄自尊大,被娇惯久了就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性。这就是人类心智的原初版本:唯我性心智。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所有的习性背后都是愉悦回路,每次对小孩需求的无条件满足都是在帮他巩固以自我为中心的回路。倘若偶尔没有满足其需求,他就会放纵自己的狗熊伤人。唯我心智者的内在系统被狗熊主宰,放纵狗熊的结果是活成自己欲望的奴隶。当然,外部系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任何个体都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员,没有人可以摆脱社会而独立存在。走出自己家庭参与社会活动的孩童很快会发现小伙伴们并不会围着他转,唯我独尊的幻象很快就会被现实无情击碎。五维心力中的耐受力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跟自己的狗熊相处。动辄发飙的人会让别人没有安全感,所以每个人修身的首要功课是管住自己的狗熊,不然就会没有朋友。而狗熊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无意识模仿,所以要提升耐受力就要敢于直面童年的创伤,解构那些在原生家庭中通过模仿习得的低水平情绪反应模式,用更高的智慧重构新的模式,再用刻意练习的方式把新的模式固化成习惯。

置身社会,孩子逐渐感受到社会是一个比自己家庭更大的系统,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大家都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才不至于相互伤害,规则对每位个体而言既是约束也是保护。再长大一点,孩子会感受到外在的有条件的爱:只有做到什么,才能得到什么。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孩子要么激励自己以换取外在的认可,要么压抑自己以符合外在要求,甚至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我约束,不仅自己自觉遵守规范,而且会监督和督促他人遵守规范,这就发展出反应性心智。反应性心智是个体融入社会大系统的前提,但副作用是以别人为中心,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委屈自己甚至自我伤害。当一个人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就迷失了自己。查理·佩勒林曾经把社会背景对人行为的扭曲力称之为第五力,社会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为所欲为。对每个人而言,能够多大程度地做自己才是真正的课题,我认为修身的功课就是尽可能多地做自己。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随心所欲是被自己欲望绑架而不能成为自己的唯我心智状态。我以为,还有另外一种不能自我主宰的状态,那就是在社会环境中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扭曲自己。因此,康德的话可以优化为,自由既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自我主宰。唯我心智主导的随心所欲的感觉和反应心智主导的随波逐流的感觉一样,都是对生命能量的无谓消耗。五维心力中的连接力主要面对的是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低效能模式,引领大家接触自己身上不独立的表现。比如,讨好型人格委屈自己,迎合别人;拯救型人格消耗自己,干预别人;牺牲型人格又自我否定,压抑自己……所有不独立模式不是无谓消耗就是过度压抑,导致个体效能较低。只有觉察到自己身上不独立的模式,才能有的放矢地刻意练习。

独立是成熟的重要标志,既能做到内在和谐,不放纵自己的狗熊伤人,也不过度压抑自己憋出内伤。换句话说,真正的达人能够在自我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间自由行走,这就发展出创造性心智。拥有创造性心智的人总能够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同时,努力探索活出自我的空间,他们是“戴着镣铐跳舞”的高手,总能在各种束缚与限制中找到一个弹性空间,巧妙地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植入自己的梦想,绽放自己的才华,活出自己的风格,真正做到自我主宰。在任何规则下,他都能发挥自己创造力,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成为赢家。客观上讲,每个人都处在受限制的环境中,没有人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创造性心智更像一种积极的心态。《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台词说:“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在创造性心智的人眼中,所谓束缚、限制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他们创造的空间和边界。心无挂碍,哪里都有自由,随处都能找到自由发挥的空间。五维心力中的自控力则助力大家提高能量的主宰度。我们不仅要把生命能量从无谓的消耗中解救出来,还要学会自主分配和运用。

拥有创造性心智的人在任何规则下都能审时度势地找到弹性空间活出自己,成为人生赢家,却不能带领团队、整合更多的力量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性心智的人只是现有系统中的优秀玩家,却未必处在系统的核心位置,成为系统的主导者。倘若优秀玩家要成为系统的主导者,走进系统的核心,就要发展整合性心智。如果说创造性心智者追求的是成为现有游戏规则下的赢家,那么整合性心智者则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追求的是搭建一个让所有玩家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平台。任何社会系统都需要目标愿景,要想成为一个系统的核心或主导者,必须有远见卓识,提出能够团结各方力量参与其中的宏大变革目标(MTP)。这就是五维心力中愿力的作用,梦想要足够大才能吸引更多精英参与进来。萨利姆·伊斯梅尔在他的《指数型组织》中提到:强有力的MTP能成为吸引人才的广告,更是留住尖端人才的磁石。愿力不仅能让自己聚焦全部能量,全力以赴地奔赴目标,更能吸引和团结更多的精英人士向共同的愿景迈进,或为整合资源和能量的引擎。

处在主导位置的领导者在自己系统中很有影响力,却也不能为所欲为。为什么?系统外还有更大的系统。小系统是更大系统的成员,受更大系统的辖制。若干个小系统共同组成大系统,大系统又是更大系统的成员,就像地球从属太阳系,太阳系又从属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又属于宇宙……系统总是小无其内、大无其外地层层嵌套。用宏观的视角看,万物没有分别,同属宇宙系统,就像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们所感受的自己与外界的分别其实只是意识的错觉。回到生活中看,每个人又同时分属多个社会系统。某人在单位是领导,回到家里又是儿子、丈夫,在课堂上又是同学等,每一个社会角色背后都有一个系统。不难发现,人处在不同的系统,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其内在的能量状态不一样。可能在某一个系统中很滋养,却在另一个系统又很消耗。个体在滋养的系统中充电,在消耗的系统中放电。最佳的充电方式是把自己的意识融入更大的系统,达到庄子所说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的“坐忘”状态。该状态就是中国古人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状态,处在这个状态的心智就是合一性心智。五维心力中的复原力就是引导大家用降低身份,甚至瓦解自我的方式放下意识层面的纠结,回到本初,恢复稳态,掌握让自己持续心力充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