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非婚同居关系中的子女抚养
一、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
非婚同居的双方生育的子女,在法律上被称为非婚生子女。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有着完全相同的法律地位。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也就是说,就算男女双方只是非婚同居关系,他们作为生父母,对于自己生的孩子,也不得拒绝承认亲子关系,不得拒绝承担抚养义务。
抚养义务分为直接抚养义务与间接抚养义务两种。直接抚养义务就是对子女具有抚养权,实际对其日常生活进行照料和监护;间接抚养义务则是向子女提供抚养费。
那么,如果非婚同居双方结束同居关系,其子女归谁抚养呢?
因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完全等同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所以,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的归属,适用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的相关条款。总的来说,就是要遵循“最有利于子女原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我们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总结归纳了“最有利于子女原则”的三项具体要求。
第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父亲直接抚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
第二,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由父亲直接抚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父亲和母亲均要求由其抚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二、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的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抚养费。也就是说,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双方,由一方承担直接抚养义务,即抚养照顾非婚生子女,另一方承担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那么,承担支付抚养费义务的一方,应该支付多少抚养费呢?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根据上述法条的规定,抚养费的确定,首先由父母双方进行协议,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则由法院进行判决。法院在确定抚养费的给付时,主要会考虑三个方面:第一,满足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第二,符合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第三,父母双方根据各自实际负担能力合理分担。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的相关规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此外,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当成年子女存在如下情形,如父母具备给付能力,仍应当支付抚养费:(1)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2)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