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通人思维为何无力应对复杂世界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电影《阿甘正传》台词
当今世界,最大的特征就是“变”。变的速度加快、变的幅度加大、变的方向调整……一切都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琢磨。但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复杂,人类的理性和国家决策都需要去准确理解、切实把握。因此,就出现了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一,要清楚当下的世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二,要调整我们的认知框架,用复合性思维来观察、理解、认识日益复杂的世界。
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无论是投资、创业、危机管理,还是作决策、预测科技的未来……有的人总是能理解各种复杂抽象概念,有的人却只能使用简单形象思维;有的人时时处处作长远打算,有的人却缺乏基本的自控力;有的人可以和各个阶层的人来往,有的人只能跟本阶层的人交流;有的人拥抱改变,有的人拒绝改变;有的人热衷表达想法,有的人只爱谈论人;有的人追求群体认同,有的人看重个体自由;有的人专注于效率,有的人却强调公平……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精英和普通人天差地别。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精英,或者说如何才能以精英的思维方式行动和作决策?《价值盲盒:精英的见识、探索和我们的时代》一书试将行为经济学、社会、新科技、哲学等领域的前沿思想,紧密结合“我们的时代”全新发展,用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掰碎嚼烂,让人们更容易体会、借鉴精英的见识和探索历程,进而洞察未来先机。成为精英之路或许很漫长,但对于如何用精英的目光或思维审视世界,不仅让人获得观察日常经济生活的别样视角,还平添一种知性乐趣。
普通人和高知群体如何考虑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HerbertJ. Gans)曾经有一项研究,他比较了波士顿工薪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文化差异后发现,工薪阶层的一个特点是只相信亲友,而不信任外部世界,甚至会对陌生人有一种自发的敌意。相比之下,中等收入以上群体却没有那么强烈的亲缘意识,更容易跟陌生人合作,并且相信办事规则。
这种现象在国内更加明显,小城镇里的人特别讲究亲属和熟人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这也是为什么有理想的年轻人非要去大城市,因为一线城市不仅有机会,而且真正的差异是思维模式。
像这样的差异,我们可以用“高知群体”和“普通”来标记。高知群体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高知群体探索未知,普通人恐惧未知;高知群体从长远打算,普通人缺乏自控;高知群体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一样;高知群体拥抱改变,普通人拒绝改变;高知群体爱谈论想法,普通人爱谈论人和东西;高知群体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高知群体注重效率,普通人注重公平。
在《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想要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儿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你为什么不能成为富人?或许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
与赫伯特·甘斯的研究结果相映成趣,《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富人是如何思考的》(How Rich People Think)的作者史蒂夫·西博尔德(Steve Siebold)曾在近30年里采访过世界各地的富豪(精英),看究竟是什么让高知群体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最终,他发现这和高知群体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我们就先来看看高知群体是怎么考虑问题的。
(1)普通人认为金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而高知群体则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们总是有这样的偏见:高知群体都是运气好或者不诚实的家伙,这也是在发达国家有钱人被敌视的原因。但高知群体知道,金钱和幸福没有必然联系,但金钱确实让你的生活更容易、更舒适。
(2)普通人想的是碰运气,高知群体想的是行动。当普通人排队等着选彩票号码、祈祷自己能中大奖时,高知群体正在解决困难和问题。普通人在生活中所依靠的是上帝、政府、老板或者伴侣,而高知群体依靠的是自己。
(3)普通人认为接受正规教育能为自己铺就一条财富之路,而高知群体却相信掌握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更为重要。普通人的思维被局限住了,他们多半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很难有更高层次的发掘。虽然很多高知群体没怎么受过正规教育,但他们通过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并将其销售出去而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认为,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才是王道。
(4)普通人对自己赖以维持生计的工作有诸多抱怨,高知群体则追随自己的内心,对工作满腔热情。在很多人看来,那些高知群体总是忙个不停,事实上他们只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从中找到了盈利渠道。相反,很多普通人则正做着他们不喜欢的工作,他们多半认为,要得到金钱,就要付出自己智力或体力上的努力,根本不会想到双赢。
(5)普通人教给孩子生存之道,高知群体教给孩子生财之道。高知群体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们展示了富有和贫困两个世界的对比。有人说这会让孩子瞧不起比自己贫困的人,但这个世界的残酷性就在于此。
高知群体的思维和普通人不一样——不是想我可能失去什么,而是我会获得什么。我们很多人认为没法把握财富,而高知群体知道赚钱和财富积累是一种因果关系。普通人关注风险、预期失败,高知群体预期成功、关注收获。普通人基于恐惧而犹豫,高知群体基于自信而选择。
西博尔德的《富人是如何思考的》与钱无关,与物质无关,论述的都是思想(思维方式),都是精神财富。虽然每篇文章都很短,但短小精悍、直击要害,每篇文章都清楚无误地向人们表达了要从高知群体那里学到什么。西博尔德说:“不要对我或其他人的成功感到惊讶,甚至吃惊到不敢尝试。”
改造自己从现在做起,像高知群体一样去思考问题。其中,对思想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是当务之急。贫穷、低下的出身确实是个人无法选择的,但物质上的贫穷绝不能成为精神财富匮乏和行动迟缓的借口。即便是一贫如洗的普通人,也要培养致富的欲望。高知群体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的思维模式与我们不同。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只看到高知群体口袋里的东西,却没有看到高知群体脑袋里的东西。
精英与“刻意练习”
每个狼群都会有头狼,每一个狮群都会产生狮王。成百上千个族群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分化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分工。这是自然的规律。“领头者”是在特定环境下被培养出来的。其实,任何一个健康而成熟的社会,都有其中坚力量,人们一般称之为“精英”。换言之,不管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客观上出类拔萃,每个社会都会有一拨“精英”。
关于“精英”是如何炼成的,从百姓闲谈到专业分析,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既有“龙生龙、凤生凤”之类的悲观决定论,也有“出身不由己、道路自己选”式的乐观奋斗说。笼统地说,两种观点都有证据支持,而炼成精英的机制却俨然仍是个“社会黑箱”。
早在19世纪,意大利知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曾给“精英”下过一个定义,“我们把那些在各自领域获得最高能力指数的人确定为一个阶级,并将其命名为精英阶级”。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精英”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精英理论认为,精英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类人群,既可以产生于上层,也能够从下层产生。一个国家的科学、教育、文化、投资的兴旺,无疑是需要“大智大勇”的精英人才。
显然,精英的评价标准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再是出身,而是靠个人后天的努力,这种努力是否有效,主要在于是否形成了精英的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有非一般的天赋,也不是有丰富的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他认为,简单重复的动作并不能让我们取得更好的训练结果,就像我们天天吃饭,也并不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美食家一样。他提倡的“刻意练习”,包括5个方面:第一,避免自动完成;第二,离开舒适区;第三,牺牲短期利益;第四,大量重复性训练;第五,持续地获得反馈。
丹尼斯·麦克劳克林是一位商业摄影师,直到30岁都没有打过一场完整的高尔夫球比赛。然而,丹尼斯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丹计划”:辞去工作,花五六年的时间学打高尔夫球,花一万小时进行“刻意练习”,以参加职业高尔夫球员巡回赛。在计划实施一年半后,《高尔夫》杂志采访了他。为什么30岁了还会选择从零开始打高尔夫球?丹尼斯回答:“我真心喜欢。我想证明,如果你愿意投入时间,一切皆有可能。”早在2010年,丹尼斯与艾利克森取得了联系,并按照“刻意练习”原则进行训练,他将自己的目标分解成一系列步骤,非常具体地监测自己的进展,记录自己常犯的错误,不断改进,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专注练习。2014年,丹尼斯终于在高尔夫球专业领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艾利克森很喜欢丹尼斯,因为丹尼斯意识到“刻意练习”不只是针对很早就进入专业训练的孩子,也不只是针对那些大型组织的成员(如美国海军、大型商业企业)。“刻意练习”是每一个杰出人士必不可少的生命锤炼,“刻意练习”也是给每一个有梦想的人的礼物。无论你年龄多大,无论你是否背靠强大的组织,你都可以学习自己想要的技能,小到用一天时间学会还原魔方,大到用10年时间成为一个小提琴乐手。想要发掘自己的潜力,不相信命运、不甘于现状的你,就从“刻意练习”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吧!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一公式也被称为稻盛和夫的成功秘诀。
如果对这个公式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热情”和“能力”的取值范围一定为正数,但是“思维方式”却可以是负数。如思维方式错了,可能形成“南辕北辙”的后果,因此思维方式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假设一个人头脑聪慧、擅长运动,且能力出众,还具备充分的热情,但他的思维方式只要稍微有一点负面倾向,由于该方程式中的变量是乘积关系,其计算结果便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数。
“成长型思维”就是精英思维
思维是一根链条。链条越长,思维越深刻。《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告诉我们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不愿意接受挑战,更喜欢固定、稳定的状态;不喜欢变化,喜欢待在舒适区;不愿意接受批评,不愿意持续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将终身成长作为自己的课题;敢于拥抱变化,不断寻找创新的可能;敢于向未知领域迈进,寻找突破的机会;不害怕失败,善于吸取教训。总之,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层次。
某种意义上来说,“成长型思维”就是精英思维。当然,这种思维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一群大学生就要毕业了,在最后一课上,他们都显得无比自信和轻狂。对此,教授想给他们再上一堂人生课。于是,教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点,让学生将这两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真是再简单不过了。一位学生想也没想,径直走上来就将这两点连了起来。教授没有说什么,他在黑板上另外画了两排点,横竖各两点,共四个小点,排起来就像是一个“口”字。教授说:“再画一条直线,把这四个点连起来。”
那位学生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不管是横画、竖画还是斜着画,一条直线最多只能连接两个点。班上的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这时,一个胸有成竹的人走上讲台,他把粉笔横压在黑板上,用力画过之后,一条粗粗的直线就将那两排点全部覆盖了。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场的所有学生也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多年以后,这个人经过努力,成了全球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就是沃伦·巴菲特。
粉笔除了直着画,还可以横着画。跳出常人的思维定式,另辟蹊径:这既是普通人和精英的思维差别,也是投资大师的制胜法则。
关于《价值盲盒:精英的见识、探索和我们的时代》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讲道,一个人破产后,有人问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他回答说,“两种方式。逐步地,然后突然地”。整个世界都面临着无法满足的金融、资源和环境需求。不出意外,普通人都会逐渐地越来越穷。而一旦出现意外,一夜之间发生“大崩溃”的可能性永远都在。那些专注于工作和家庭的人,可能会感觉到周遭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但却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变化的含义。
毋庸置疑,“精英思维”与“大众思维”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大众的智慧永远是产生精英和精英思维的沃土。包括精英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等所有的学问在内都趋向于复杂,而社会的运作有其极其不确定性,普通人思维方式已然无力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其背后的社会原理也有待进一步讨论,这本《价值盲盒:精英的见识、探索和我们的时代》就在此基础上,谈论精英的思维方式,并以各类社会主流学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图书的观点为基础,做思想上的科普和生动演绎。
第一部分“投机的魅影”。主要关注杰西·利弗莫尔、比尔·米勒、詹姆斯·西蒙斯、大卫·F.史文森、乔尔·蒂林哈斯特、安东尼·波顿、罗伊·R.纽伯格、约翰·博格等世界知名投资精英不同寻常的“投机”心路历程。曾经有人说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就像是穿了红舞鞋的舞者,从登上舞台的那天就开始起舞,穿上了有魔力的红舞鞋,就再难停下来。但其实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通则简,冰消日皎。其实投资可以做到越简单越快乐。
第二部分“胜负的门道”。获得财富的手段日益增多,一夜暴富早已不再只是神话。然而,失去财富也同样变得轻而易举。顷刻之间家财散尽的故事不绝于耳,就连那些头顶笼罩诸多光环的投资明星也概莫能外,惨状不一而足。管人、创业、投资……决胜负不只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仪式。每个领域,胜负既有各自独特的“门道”,又能驯化人,处在经常接触胜负的领域中,人更容易有信仰。
第三部分“迷人的系统”。《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不感情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但是,想要接受自己与万物没有本质区别的观点,对人类而言却没那么容易。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统治者,人类往往自视甚高,把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然而,我们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高高在上吗?能量、基因、叙事……这些隐秘而迷人的“系统”是如何影响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学会用系统思考方式或许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能看到多种可能性,也让我们更好地管理、适应社会复杂性挑战,进而把握新的机会。
第四部分“危机的惆怅”。同样面对危机,有人亏损连连,有人却能抓住机遇,赚得盆满钵满。有一句话被管理者经常挂在嘴边:不是处在危机当中,就是在去往危机的路上。虽然这句话透露出一股调侃的味道,但是这又何尝不是面对危机现实时无奈的体现。既然各国面对议题、经受危机考验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传授如何应对危机的众多思维方式和理念就自然大行其道了。此时,经济学家们的任务不在于当“喜鹊”,而是当“乌鸦”。他们应该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甚至可以“鸡蛋里面挑骨头”。日常生活中,如果经济学家能挑出各种“骨头”,积极提供各种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那么对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讨论也会更健康。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艘高速行驶的万吨巨轮,经济学家们的任务主要就是随时指出高速航行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暗礁和问题。这种预警可以使整个航行更安全,进而让世人从“惆怅”中看到“希望”。
第五部分“未来的谜题”。“把握今天”是先哲们一再告诉我们的道理。人们总是热衷于幻想未来。自哥白尼开始,人类认识到宇宙与地球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地球从不是宇宙的中心,不得不承认自身与宇宙之间的“断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迫使人类回顾自身的进化过程,使人类的进化成为生命演化史的一部分,高高在上的万物灵长走下神坛;弗洛伊德的学说表明理性并不能主宰人类的思维,理性的运作由意志力、本能、情感和无意识所决定;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制造出机器人、仿生人、基因改造人的阶段,本体论所宣扬的、人类与“非人类”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以及“一切尽在指掌间”的乐观,皆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由科技发展所推动的、对人类控制力的消解和颠覆远未结束。宇宙其他物种的存在、地球物种间的“内爆”,即通过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创造新的生命形式,正向人类的身份认同发起更大挑衅。普罗米修斯偷盗火种,为人间带来了光明;然欲念之人执炬逆风而行,难免有烧手之患。算法、元宇宙、人工智能……面对未来的新科技,我们该何去何从?希望与绝望总是交织在一起,美好的期待与对未知的惧怕建构了居于身体与思想、真实和虚假、现实和幻象、科学理念和宗教信仰之间的一个新的、令人困惑的临界空间。在彼岸,既存在宏观意义上不同种族间、上流阶层对“下流社会”的倾轧,也存在人性之光的照拂,星星点点,洒落银河,不灭,或许就是永恒。
巧助“触发器”破解“知”的局限
延续笔者之前《欲望的边界》《跨越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坎》《智识的冒险》《摆脱巨婴》等著作的风格特点和价值取向,《价值盲盒:精英的见识、探索和我们的时代》虽说聚焦于“精英的思维方式”,但它毕竟不是一本教科书,因此,解释“精英的思维方式”不是重点,链接现实情况并纠正人们对于“精英的思维方式”认识可能存在的偏差才是本书的意图所在。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每一章都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一系列独特性的新知和新思考。
精英阶层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流程的固定与习惯的养成。有学术机构考察了50个近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流程各有不同,但共同点都是有自己的流程。德国作家和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每天总是在同一个时间从家里走着去大学,以至于路上的围观群众都能拿他对表。他甚至每天光顾同一家咖啡店、买同一款咖啡,固定上午实施写作、下午给明天的写作激发新想法……这些流程都是精英们固定保持下来的做法。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曾说,人的行为是可以“设计”的,你要做的是设置好“触发器”。
老鼠看见食物就想吃;帅哥看到美女就想搭讪;看到某只股票疯涨投资人就想追高;人看到椅子就想坐下;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家叫“地地道道”的烧烤店就往右转。食物、椅子和烧烤店就是“行为触发器”。因为你多次这么做,“触发器”和行为之间就有了一个强的连接,以后你一遇到触发器就会自然这么做。你可以把时间和行为连接起来,每天到点就做同样的事。除了流程、纪律、环境和工具,精英们精心选择的东西,还包括“人”。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里的这句经典台词,如果放在现在,可能会被改成:“价值(智识)就像一个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开出的是什么。”这里不妨作一个声明:本书没有什么高深的内容,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在变化环境下的提醒,希望能够引起读者朋友们对“精英的思维方式”的关注。如果“行”上有困难,常常是因为“知”上有局限。这种局限并不一定表现为不知道,而是忽略了或者忘记了。在阅读时,大家不妨沿着相关章节所讨论的内容,温习并扩展思考相应的“精英的思维方式”。如果能结合新科技、投资、企业管理、处理危机等具体实践,进行一些基础性建设,那么这本书的目的才算是初步达到了。
此书的出版,犹如一个新生的婴儿经过长期艰辛的孕育,一朝分娩,就以独立的个体呈现给世人了。此时,笔者既无比欣喜,又对其能否得到读者认可有些忐忑。在2019年末到2022年末这3年的时间里,世人经历的首先是新冠疫情引发全球进入“艰难的经济低迷期”,然后是俄乌战争,之后是能源危机、通货膨胀、气候危机等等。这本书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这段“至暗时刻”断断续续撰写完成的,谨望其能对读者理解过去、当下乃至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由此引申的结构改革的着力点有些许帮助,抛砖引玉,供广大读者及同人指正。
本书的部分文章或章节曾刊发于《上海证券报》、《解放日报》、香港《文汇报》等知名纸媒,在此特别感谢沈飞昊、秦宏、顾学文、王一、尉玮等诸位编辑老师。感谢深圳出版社(原海天出版社)韩海彬、靳红慧等编辑老师悉心审读本书,并提出大量有益的编辑、修改意见。另外,还要感谢众多亲朋师友的支持和鼓励,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笔者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