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造景设计原则
生态缸造景指在隔绝物质交换的空间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而构建的闭式人工微型生态系统。
因地球所受内力外力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每一种地貌都会在这片地貌上孕育出不同的生物和形成不同的环境,生态缸造景模拟不同地貌的生态环境,无论是原生的、堆砌的、精致搭配修剪的,都为展现自然的魅力。其系统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有机物,也包含石头、矿物质等无机物。
设计生态缸时需要考虑建立一个完整的生物细菌过滤系统,为生态中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一个家。为保证生态缸的可持续性,更需要精细地在开缸前进行全盘的设计考虑。基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造景设计要来源于自然
造景设计要来源于自然,反映自然景观要尽可能逼真,贴近现实。在设计生态缸时,要造的景观应该是人们在大自然中能够见得到的景致,同时要合乎时令、节气,而不是凭空任意捏造,否则将失真,甚至闹出笑话。因此,要求设计人先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大自然景观,做到灵活运用,才能造出逼真的自然景观来。
造景风格要协调统一
在生态造景缸中,造景要和谐统一、协调一致。根据造景者所要营造的自然景象,选择合适的陆地生物和水草。同时要考虑所营造的陆地景致,水中可能会生长什么种类的水草。同样也应考虑所营造的水体环境,岸上可能会长出什么样的陆地植物。这样才能做到生态造景和谐统一,真正地回归自然,尽享大自然的景色。
造景比例要协调
生态缸的造景所占比例要协调,比如陆地和水景搭配,水景占多大比例,陆地景致占多大比例,一定要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各半,或三七开、四六开。最好先做出造景效果图,看一看二者比例是否恰当,否则会造出“水漫金山”或“湖库干涸”的不协调景观。设置瀑布时,瀑布流落的位置、落差与水中“深潭”的比例都要协调。这就要看造景者对大自然的领悟了。
造景选料要大小协调
生态缸的造景材料,选材大小及摆放很有讲究,既要协调一致,又要便于堆放牢靠。一般选用大的沉木或石头做主景,小的沉木或石头做衬景或起到加固的作用,但要注意所用的材料大小、比例、造型与景观协调一致。同时在堆放时,要确保牢固,以免加水或管理操作过程中倒塌,造成水族箱破裂。
造景植物
大小比例要协调
比如,山上的“树”应该有多大、多高,是“枝繁叶茂”还是“才吐新芽”;水中水草是“细如发丝”还是“丰腴肥硕”;这些都要与营造的景观及时令相一致,否则造出的景观就会给人不协调、不舒适的感觉。
造景动物
要与景观相适应
生态缸造景中的陆栖动物(一般指两栖爬行类)及水中观赏鱼一定要根据所营造的景观,搭配合适的数量。比如,设置田间稻浪景观时,可放养青蛙;虫鸣鸟叫,溪流潺潺,可放养昆虫、鼠鱼、溪鱼、虾类等。但不可凭空臆造,任意放养,造出不伦不类的景观来。
生态造景
其他注意事项
造景因以植物的繁育搭配、动物的观赏养殖、美化丰富室内环境为目的。在各位生态缸爱好者的手中,生态缸的发展不断创新,场景多变。其设计具有以下要求:
生态缸必须有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特别要注意要有足够的空气(体积最低应占 2/3)。
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如菌类、矿物质、肥料、腐烂的动植物等,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保持稳定。
仿照自然生态,合理设计各组份占比,做到计算完全再填缸,而填缸时也应一步步进行试缸。生物数量不宜过多,并且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齐全。
尽量避免整体同时日光照射,模拟植物原始环境,防止温度或环境变化过大而杀死生物。
说完生态缸造景,接下来进入本书的主题——雨林缸造景。从上文我们了解到,雨林缸是生态缸中的一个分类,那雨林缸到底是什么呢?跟雨林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