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内务宦官小太监,大明皇帝子弟兵(上)
皇宫内的广场其实并不大,墙自然也没多长,这三千人密密麻麻的站在一起,确实有些拥挤的感觉。
朱由检左右巡视了一番,这时的小太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纪律,只是傻愣愣的站在原地,自顾自的捏着衣角,不敢和皇帝陛下对视。
王承恩看到这番情景,也是赶紧说道:“皇爷,这与礼不和吧?”
对于这些小太监来说,平日里几乎不可能见到皇帝,即使能够见到,也只是跪在一旁,根本不敢去看皇帝长相。
朱由检却是轻轻摇手,并未回答王承恩的话,而是亲自从这三千个小太监中,一一挑选出了三百个自己看起来较为机敏、强壮之人。
要是第一世的朱由检,根本就不知道哪个太监心性如何,但经过多年的带兵生涯,又参与过不少次新兵训练以后,面前的这些太监在他眼中,其实就像没穿衣服一样,好兵孬兵一下子就分辨了出来。
朱由检将这百人挑选出来了以后,便对王承恩说道:“吩咐下去,剩下的这些人,即日起便尽数搬到尚衣监,让尚衣监内之人,重新寻个地方。”
王承恩听到这个消息,实在难以相信,于是说道:“皇爷,这些奴才都是在宫内各个衙门挑选出来的,若是没人约束,臣就怕闹出什么乱子。”
朱由检却是毫不在乎的挥了挥手,说道:“朕自有安排,这一干人等自今日起,不准带任何细软进入尚衣监,也不准宫内任何人和他们有来往,但凡宫内之人有不听号令者,立斩不饶!”
王承恩实在不知道这位皇爷要干什么,但看到朱由检一副注意已定的表情,也就不再敢多说,自顾自的安排人将崇祯皇帝的命令传达各个衙门。
而朱由检看到王承恩走了之后,随即下令,除了挑选出来的三百三十号人之外,其余一干人等,各自在城墙边缘修整,临到离开之前,还特意让人守在一旁,不准这些人说一句话。
朱由检安排好一切之后,才来到挑选出的小太监身边。
这些小太监,经由朱由检精心挑选,大多体魄健康,虽算不得什么勇猛之士,但好在听令景从,自是面怀忧虑,但终究不敢妄动。
朱由检几步来到队伍中央,寻到一个小太监面前,说道:“你叫何名号?是何地人士?因何进了宫来?”
那个小太监早就紧张得满头大汗,赶紧答道:“回,回禀陛下,小的姓姜,名禹,本是顺天府三河县人,因近年收成不好,家中粮食吃尽,实在没有活路,这才进了宫来。”
这个小太监不过刚刚进宫,哪里懂宫里的规矩,又听到皇帝询问,也就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说了出来。
这一说不要紧,可把一旁的王承恩吓坏了,这位皇爷自打继位之后,一直以明君、尧舜自居,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声名,这小太监不懂事,竟然在朱由检面前说自己在外面活不下去了才进了宫,这不是当着朱由检的面打他的脸吗?
王承恩此时早已一身冷汗,赶紧说道:“皇爷,这小的不懂事,胡说八道,还请皇爷莫怪。”
朱由检却是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个姜禹,在明代当时的情况,能识文断字的人并不多,大多都是有几分家财在身的,一般这样的人家,也不会混到将子孙送到宫里做太监的地步。
朱由检又问道:“既有名号,不知是何人后代?”
姜禹赶紧答道:“回禀陛下,奴婢家中本来三代经商,后来因家道中落,只留下小的,一家老小死了个干干净净,只留下小的一个苟活于世,没有办法之下,只好自宫入宫。”
朱由检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挥了挥手打断了想要插嘴的王承恩,再度问道:“不知倒是因何事家道中落?”
朱由检这一问,可把姜禹吓坏了,赶紧拜伏于地,高声说道:“奴婢不敢。”
王承恩想要在一旁说些什么,好把这姜禹的话圆回来,但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作答,
朱由检却不管他,自顾自的行走在队列之中,又说道:“朕是知道的,你等大多出身不好,行商之人也好、世代务农也罢,若不是世道如此,怎会入了宫来?这姜禹之所以家道中落,想必也是受地方豪绅所迫,收了苛捐杂税,其中故事,朕不用问也是知晓的。”
崇祯皇帝刚刚继位之初,便清扫了魏忠贤那等奸贼,由此在民间积累下了不少威望,就连李自成也对崇祯无比敬重,这些穷苦百姓最恨的,只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罢了,在他们的心目之中,皇帝还是个好皇帝的。
于是在朱由检这番话语一出之后,这三百多个太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心中顿时起了悲凉之情。
朱由检又回望姜禹一眼,再度开口问道:“你可知道,这些官僚为何要欺压你等?”
明末的时候,虽然工商业发展迅速,但和欧洲国家的情况又不一样。
明末的商人大多是脱不开官僚集团的,最为典型的便是明清小说中的那西门大官人(虽然看似宋代人,但实则是明代的缩影),这些商人看似经商,实则利用朝中关系,欺压当地百姓,大肆汲取民间财富,用来喂饱县、府各级官员。
而这样的商人,虽然看起来衣食无忧,但大多都会倾尽全力让自己子弟读书科考,因为只有家族中有人进了官僚体系,才能守得住财富,要不然只会沦为各级官僚养肥了的猪罢了。
所以,参加科举便是这些没有出身的商人唯一的途径。
科举,本来有两个作用,一是牢笼治世,把天下的聪明人聚集在朝堂之中;二是选拔人才,把那些潜心学习四书五经的人才挑选出来做官。
这个制度创新确实是汉人智慧的结晶,在这种情况下选拔出来的官员,确实人品坏不到哪里去,这也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华夏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而所谓的八股文也没有我们后人想象的那么不堪。通过认真学习四书五经,经过孔老夫子的教诲,也出现了不少名臣,诸如三杨等人也是儒学的产物。
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慢慢出现了,由于四书五经是有限的,不过就是那几本书而已,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几百年的科考,也慢慢考得差不多了。
汉人在这方面的智慧是非常高的,于是很快就有出现精明的人了,琢磨出来了一种别样的方法。
在历年的科考中,大明朝的聪明人们想出了不少精彩的考题试卷和答卷,但也让四书五经可以考的内容越来越少,于是考题一方面呢越来越刁钻古怪,题目也越来越综合。
这就使得那些真正相信孔老夫子那一套,潜心学习之人难以招架。
那什么人能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呢?就是在明末各个大书院中学习之人。
这些大书院中的教习,大多都是致仕的官僚,回到家乡之后,利用官场的关系,结合自己的才学,潜心去研究历年的试卷。
而书院中的学子,也就不用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精读和背诵大量的四书五经。况且单单去学四书五经,是远远达不到科考的标准的。
于是各地书社、书院应运而生,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东林书院了。
这些各地的书院会让大明朝那些文人墨客中公认有水平的人,把各科文章编撰在一起,再写上自己的理解,让书院的学生经过蒙学之后,立即学习这些真题,通过题海战术提升自己的文章水平。
这时的举子,才真正变为了书呆子,这样的人大多都是资质平庸,但家中饶有家财、性格懦弱之人。
这样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守规矩,颇受官场的欢迎。这也是晚明没有名臣出现的根本原因,诸如钱谦益等人,也大都是各地世家大族出身,与寻常百姓的距离,自然越来越远。
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后,本来靠着自己在家研读四书五经就能科考当官的平民百姓就再也没了进身之阶,也就有了不少聪明人遗留在民间,这也是明末好的文学作品、思想著作,大多出自民间的原因。也是这些人把明朝亲手送进了坟墓。
(笔者叹言:曾有人说明代也曾有过工商业文明发展,也有机会进入工业革命,但我想说的是,工业革命是以商业为基础的,是商人逐利的本性带来了社会发展,但明末时候的商人,按照教员的说法,应该叫做官僚资本主义,他是依附于官僚的,他们也不仅仅是单纯的逐利,进入官僚系统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这与欧洲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明末的情况,是断然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的。)
......
这些道理,经过后世的朱由检自然是知道的,但面前这些穷苦人家出来的小太监哪里知道?于是呆呆的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作答。
那拜伏于地的姜禹本来还在悲痛之中,但看到陛下如此礼贤下士,想到自己那被官员迫害致死的父母妻儿,心中悲戚之下,也就壮着胆子说道:“启禀陛下,是朝中有奸臣!”
姜禹的这一番话有如晴空霹雳,将众人惊呆在了广场之中,心中暗暗作想,这姜禹恐怕要被五马分尸了吧。
那王承恩也是反应极快,当即几步来至姜禹近前,一巴掌就打在了他的脸上,并骂道:“你是什么东西!竟也有胆量妄议朝政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