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可能忘怀的事
2008年5月12日
我记得初中英语课上学过一篇短文,文章的大意是:当世界的某个地区正在发生一件大事的时候,身处另一端的我们总是能清楚的记得当时自己在干什么。没错,我清楚的记得,那天下午我们班正在化学实验室练习实验,当时实验室的凳子不够了,化学老师让我们挨着门口的几个同学回教室搬些凳子回来坐,我们几个把凳子搬回来后,老师简短了讲了几分钟的实验,就让我们自行结组开始做实验了,因为做实验比上课更有意思,况且大家都不想浪费这么好的机会,所以平时学习不好的几个男生也都全神贯注的学起来了,不一会儿感觉地面好像晃动了一下,有的同学还看见了教室的灯绳带着灯一起动了一下,下了课大家开始讨论起来,上微机课的同学们在四楼,感觉好像更明显一样,微机老师也说有明显的震感,大家都感觉有一件大事发生了,有同学说放学回去看看新闻就知道咯,因为那时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人能马上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得是通过电视上的新闻,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地震这个词会真实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以前都是在地理课本中接触过,学的时候就觉得那只是一个知识点,当时还没有任何的感触。
放学回到家,只见我妈菜炒到一半,就拿着炒勺愣在电视机前,电视里正在播放汶川发生地震了,当时播报的还是7.8级地震,一瞬间,山崩地裂,全国十几个省份也都不同程度上有震感,房屋、建筑瞬间倒塌,一片废墟,画面让人悲恸不已,只是伤亡人数还没有统计出来,中央一台会持续关注后续的报道。央视还组织了捐款晚会,由文艺工作者们向灾区的捐款,我深刻的记得晚会上有两位歌手分别捐赠了60万和100万,晚会上还请到了当时亲历地震但幸免于难的的两个高中女孩,当主持人问起其中一个女孩时,女孩满含泪水激动的说:“叔叔阿姨们,你们知道我们找到的是什么吗?——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手臂和脚臂。”她说完哀嚎大哭。让台下的观众潸然泪下,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所带给她的绝望和痛苦的难以承受。那些天,电视上、收音机里、报纸上有关地震的新闻铺天盖地、滚动播出。人性的光芒得到了再次升华,那时的每一张图片和每一段文字都让我们心潮澎湃、泪流满面。
学校也了捐款,虽然说是自愿,但是没有一个人不捐,我妈给我捐的钱时说,除买菜的钱,咱家这个月就这些了,你要是想多捐你自己可以添上,我接过我妈手里的捐款欲言又止。然后和小美她们一起骑自行车去上学了,中午到了班里,我们几个是最晚到的了,只见班主任一手拿着一沓捐的钱,另一只手拿着笔和笔记本从讲台上朝我走来,为了不打扰到正在学习的同学,她俯身在我的书桌前并在我耳边轻声说:“捐多少?”我从兜里把我妈给的钱捐出来之后,又从另外一个兜里把我这个月零花钱也拿出来都捐了。此时此刻我没有一点舍不得,只希望地震中的和我一样的学生能尽快好起来参加考试。后来,央视仅仅用了20天就拍出了《震惊世界的七日》系列片,向我们讲述了地震发生后的7天内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年轻的老师用生命护住4名学生,一位母亲用双臂支撑起废墟,护住了襁褓中的婴儿,并在生命弥留之际写下了爱的语言;15位写下遗书的空降伞兵第一时间冲到了灾难的现场实施救援;一位老人为了不连累救援人员,选择了在废墟下自杀;失去亲人的干部们来不及悲痛,立即投入到了救援中去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后来,为了纪念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进行了默哀,领事馆降半旗致哀,全国上下暂停娱乐活动,电视上也听不到任何音乐,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的事迹感天动地。写到这里我不禁又翻起了那时的新闻,还是情不自禁的双眼婆娑,地震中发生的一幕幕,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会为之动容吧。
我记得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我上高中的那年的5月12日早上10点钟,安静的教室的音响里突然播放起了一篇关于地震的纪念文,播报员是我们语文老师,也是地震后的第二年,国家把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还记得后来的一段日子里,学校还经常组织逃生演练,一心想追求“最牛校长——叶志平”的速度。
十几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抚慰伤痛,却抚不去思念与记忆。如今,我们缅怀逝者,致敬重生,祝福那片土地,希望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依旧能幸福美满。也许灾难、离别每天都在这个世界上上演,但我们也应该庆幸,自己还好好的活着,有饭吃、有衣穿,生病住院有医保报销,比起那些失去的生命,活着的人们何其的幸运,好像每一天都是赚来的,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余生,每分每秒都尽力地去生活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平安与团圆更值得珍惜。我们也应该平静的去面对世界,礼貌的对待他人,尊重每一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