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谣言(下)
然而骂是骂痛快了,事儿却还得干,这让从未独自处理过平息谣言这等“大事”的刘禅顿感十分头疼。
刘禅:“唉,这事儿要和谁商量才好?安国、兴国、定国、宁远、伯约,你们哪怕给朕留下一个也行啊!朕身边现在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要不写封信过去问问?不行,三天也来不及;不然找个谋臣过来问问?可是……这谣言也不能从朕嘴里说出去啊,而且又该找谁才好呢?”
刘禅抓着脑袋想了半天,最后经过缜密的深思熟虑,他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分三步:
第一步,把桌子收拾干净;
第二步,把相父的《出师表》摊在桌面上;
第三步,认认真真的逐字逐句的在《出师表》上寻找可以给自己提供解决方案的人名。
最后他激动的指着其中一行说:
“好,就找他们三位了!”
于是那日,刘禅第一次主动召见了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人。
向来“内事不决问兄弟,外事不决就放弃”的刘禅那时毫无和臣子们沟通咨询的经验,既不懂得这种事情一个一个人问的效果可能要好过同时过问三位,又因为存在巨大的年龄代沟,以及丝毫不熟悉这三人的脾气秉性而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才好。这让他当时正襟危坐,比被他唤来的三人要紧张许多。
刘禅:“三位……爱卿……那个……朕……有一事想要……问……你们……”
这让三位贤者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让陛下如此紧张的到底是什么事情。
刘禅:“就是……三位觉得要怎么平息谣言才好呢?”
费祎:“不知是何谣言?”
刘禅:“那个,就是……非得要说出来吗……难道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谣言通用处理法则吗?”
郭攸之:“陛下若要寻一则通法,便是——谣言止于智者。”
这让刘禅眼中闪烁出异样的光彩,继而激动着问:“这个智者他人在哪儿?能不能现在帮我把他找来!”
设想一下,若刘禅在兄弟们面前说出此等言语,或许会引来一阵哄笑,但他反而到不觉得太尴尬,然而现在面前这三位谋士全都因为自己的言语哑然失色,继而一言不发着用无比关切怜悯的愁苦眼神凝视他。
这让他瞬间失去了继续和他们交流的勇气。
他想:“朕不就是稍微愚钝了一点儿嘛?你们至于这么激动吗?朕不问你们了还不行吗!”
所以最后,刘禅只好找来了围炉酒话组合唯一留在成都的青少年智囊——赵广。
刘禅:“护国,你知道该怎么终结谣言吗?求你别说什么谣言止于智者!”
赵广:“阿斗哥,也有人敢给你造谣吗?”
刘禅:“不是我……就是……我不能告诉你内容,不然这谣言就越传越大了……”
赵广:“是很恶劣的谣言吗?”
刘禅:“嗯,简直恶劣至极,我听到时真恨不得掐死他们——真不知道那些造谣的恶徒到底怎么想的!”
刘禅边说,边紧了紧手上的鞭子。
赵广:“怎么终结谣言我是不知道,不过我爹说过,对待坏人,能讲清道理就讲道理,要是讲不清道理就——动拳头!”
虽然赵广的方法和刘禅最初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可到是让他豁然开朗起来。
于是刘禅从此决定,内外事不决果然还是要问兄弟才行。
而后一日,还真有人公然上表提起那谣言一事。
当年因为当面斥责先帝夺取西川不义,因丞相说情才未被先帝处死的时任犍为太守李邈,特上表奏请:“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俱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仗强兵,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陛下应将其召回,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矣。”
这让阅览完奏疏的刘禅,再次紧了紧手上的短鞭,而后面带微笑着从龙椅上起身,缓步走下,凝视着那位李邈良久。
那时,刘禅心里也曾飘过了无数不为人知的心声:
刘禅:“好你个李邈,你看我这朝上太清净了你难受是吧!你倒是知道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我记得当年你也是这么怼先帝的对吧!当时好像还是相父给你求得情对吧!今天咱们就新仇旧账一起算,我倒要让你们知道知道,朕虽然无知但不——不对!是朕虽然年幼但不无知!更不好欺负!”
据传说,那日刘禅在朝堂上手持着鞭子当场亲自抽打李邈20余下,任凭左右文武怎么劝都拦不住。他甚至还当场告诫群臣:“倘若下次有人再敢听信和传播这种离谱的谣言,就全都拉去闹市口,朕亲自鞭笞给你们看!来一个朕抽一个,来一对朕抽一双!决不食言!”
果然,从那天开始,关于丞相的谣言就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
而从那天开始,刘禅也终于找到了一件,比雌雄双股剑更适合自己的趁手兵刃——祖传皮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