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虎头蛇尾结二案(十一)
郑县令说到此处,禁不住微微叹息数声,神色有些遗憾的大声感慨着。
“谁能料想到吴古一个富家公子哥,竟然为了不堪忍受蔡中渠的敲诈勒索,而动了杀死对方进行灭口的恶念?后来吴古又为了杀臧灿灭口,致使他自己中毒身亡,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
孙山只是觉得事情有些太过于巧合了吧,没有应和着郑县令发出感慨言语,而是皱着眉头思索着其中有无漏洞。
孙山如此淡漠的反应,让郑县令有些许不悦,可他又不敢当场发作,便极不高兴的又埋怨起始作俑者吴古。
“知州大人,吴古如此心思歹毒之人,竟然是个刚考中附生的有才能的儒生,真是太出人意料了。那臧灿也在押解回县衙的途中,因伤势过重死亡了,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孙山一脸不可置信的盯视着郑县令,许久之后,才十分诧异的诘问对方。
“郑县令是说,所有关于蔡中渠被杀一案的嫌疑人都死了,这该如何结案上报呀?难道就凭借着臧灿那番不知是真还是假的叙说据实上报吗?”
郑县令一脸无所谓的回应道:“有了臧灿的供词,便能够证实吴古杀人的事实,何况赵捕头等人还让臧灿在供词上签字画押了,也算是一份翔实的供词?”
孙山又一次惊讶的盯视着郑县令,他隐隐约约觉察到对方就像事先知晓了吴古杀害蔡中渠之事,像个导演似的在指挥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久在公门厮混的人,谁不知道捕头和捕快都属于贱籍中的胥隶,又有几个人识文断字,怎么能够书写出臧灿大量的叙说供词?
况且赵捕头等人还极有先见之明,想起让即将死亡的臧灿当场签字画押?
郑县令被孙山看得有些心头发毛,有些胆怯的予以圆场:“当时有一个捕快极有眼色,寻到一个外地书生书写的供词,否则这些下贱胥隶又怎能备下如此翔实的供词?”
他不解释还则罢了,一解释孙山更增疑虑,当即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郑县令,关于吴古到底有什么隐私把柄落到了蔡中渠的手中,竟然刺激的吴古心生杀人灭口的恶念,这些事情必须得调查清楚?否则一旦事后有人上告,恐怕郑县令难以逃脱干系呀!”
郑县令明显听出了孙山的话外潜台词,你若执意匆匆了结此案,就別怪本知州不与你一起联名签署上报文书,有什么后患和惩罚,你必须一个人独自承担。
他心中虽有些不爽,却不能与孙山当场争辨,何况郑县令巴不得孙山不掺和到蔡中渠被杀一案中,便咬了咬牙,做出了最终决断。
“知州大人,下官已经想清楚了,蔡中渠被杀一案皆由我一个人结案上报,知州大人只须处置好钱玄猝死一案即可。”
对于郑县令为何仓促结案,孙山始终有些想不明白,如今有了郑县令做出的承诺,他也不可能再逼迫着郑县令再仔细调查一番。
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孙山也懒得再与郑县令纠缠,便带着孔伯辉去审理钱玄猝死一案。
当初吴古的父亲听说儿子死了十分伤心,当他赶到彩岚舫后,才知道了吴古是杀死蔡中渠的真凶。
又得知吴古是为了杀人灭口,最终作茧自缚,被自己所下的毒酒毒死了,吴父更是没有了与儿子之死讨个说法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