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原居地与迁入地苗族女性服饰细节比较
(一)百褶裙
苗族女性都喜欢穿百褶裙,只是材质、颜色、长短等有所差别。有关苗族百褶裙,还有一段传说。传说很久以前,一位苗族妇女在山坡上看到五颜六色的青杠菌而产生灵感 ,回去就按照青杠菌的褶子做成了百褶裙,跳舞时褶裙翩翩,美丽又动人,其他妇女觉得好看也纷纷效仿,并很快传遍各苗寨,就这样延续了下来(见图2-1)。
图2-1 从黄平迁入镇宁的苗族女性现穿服饰
百褶裙由裙腰、裙身和裙摆(也叫裙脚、裙边)三部分组成。裙身由长13米至18米的布料折皱而成,以前多用自织自染的青土布,现在多用化纤面料。
在田野调查中,我有幸在黄平县重安乡找到了一条百褶裙,这条百褶裙与镇宁县马厂乡一位83岁老年妇女的百褶裙非常相似,这令我兴奋不已,如彩图14(a)所示。这条百褶裙由于多年没有打开过,也没有穿过,颜色依然如初染般鲜亮,但在整理裙子时,笔者发现了几条已死去的蛀虫,从破损处〔见彩图14(c)〕,我们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褶裙主人的女儿[3]介绍说:
这条裙子做好了,我妈妈一直没有穿,不流行了,后来大家都穿短裙了,也因为是新的,走的时候就没带走,留下了。[4]
镇宁83岁老人的百褶裙〔见彩图14(b)〕由于常年穿着已明显褪色,但细看时仍能看到靛蓝染成的紫色。比较彩图14(c)和彩图14(d),我们看到,裙摆处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至此,至少我们可以从实物上证实了原居地与迁入地苗族女性的百褶裙是同一款式的。又因为,苗族服饰是苗族各支系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可知,作为笔者调查对象的原居地与迁入地的黄平支系苗胞确实曾着同一款服饰。
从彩图14(c)和彩图14(d)可以看出,两款百褶裙的材质均为自制土布,但贞丰的褶裙则为化纤面料〔见彩图14(f)〕;黄平褶裙面料现在也多为化纤面料,从彩图14(e)可以明显看出裙摆处的图案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新的纹样,颜色也发生了变化,色调以古铜色为主,绣线略近古铜色,配以黄、蓝、白等色;而贞丰百褶裙材质的主体部分虽为化纤面料,但裙摆部位仍用土布,传统的机织图案也发生了细微变化,色调以蓝、绿为主。镇宁百褶裙裙摆的图案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绣线多用了些绿色。
如果只看彩图14(b)与彩图14(e),只凭图案上的显著差异,我们的确很难想到二者在历史上会有关联,但事实上它们关系密切。
比较彩图14(a)与彩图14(e),历经百余年,黄平百褶裙的裙摆为什么变化如此大?图案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格局?又是什么时候变成这种格局的呢?笔者在黄平黄飘乡做调查时,见到一位六旬老人[5],她拿出当年结婚时的衣裙给我看(见彩图14(g))。她说:
我不知道裙摆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只是知道我结婚的时候,我的裙子是时髦的。
在参加黄飘乡的芦笙节时,笔者看到许多“家”妇女。为了进一步了解“家”人的服饰,笔者又专门去了一趟重安镇的“家第一寨”——枫香寨,发现黄平苗族妇女的裙摆纹样虽然与“家”妇女的裙摆纹样细节处不同,但其块状的格局却与“家”褶裙的图案布局颇为相似〔见图14(h)〕。
黄平现穿百褶裙裙摆宽5~7寸,花纹有圆点花(宝号)、人形花、浮萍花和鸟翅膀花等。通常把一组裙摆图案称为一层,由此将百褶裙分为三层“宝号”、四层“宝号”、五层“宝号”三种。中老年妇女褶裙的裙摆花纹略少,而且色彩要暗些。苗族古歌的唱词喜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比喻服饰及其各部位,这也充分说明苗族人丰富的想象力。下面这部分唱词,把褶裙比喻成伞,把裙摆比喻为龙:
姑娘才漂亮,穿裙把路上,就像打黄伞,小跑把路上,从前的时候,开初那时期,拿什么做样,仿成把“黄伞”?
太阳脚做样,仿成把“黄伞”,姑娘才得穿,小跑把路上,一直向前走。
有一个老妈,生儿千把个,个个腰背直,走路很有样,那个是什么,名字喊哪样?
那条新裙腰,就像一个妈,裙腰联裙褶,像生儿千把;裙褶直挺挺,就像直腰背。
咱看有个妈,生儿千把个,别人心在胸,他心生头顶,那个是哪样,名字叫什么?
你说儿千个,我说是裙脚,花朵配裙脚,象心生头顶。
又有一条龙,周身色五彩,绿白黑和黄,中间来开花,龙灯挂串串,鲜艳又斑斓,那些是什么?
裙脚真好看,到处绣有花,绣有白绫花,配有“杀”花在,“宝好”花绣满,三层明朗朗,呈现色五彩,鲜艳又斑斓,像条龙摇摆。
次次不插牌,这次插白牌,插金牌银牌,插遍一个屋,像个弯城墙,那些是什么?
你说插白牌,插遍一个屋,我说缝裙脚,线穿成百褶,挂满一个屋,那裙像城墙。[6]
以前,黄平、施洞的苗族妇女一年四季多穿百褶裙,后来为了出行方便改穿裤子。如今在节庆集会、走亲访友时,常常是内穿长裤,外穿百褶裙,踩鼓时,她们喜欢穿褶裙,就像唱词中那样“像条龙摇摆”,但当她们要坐下时,就把百褶裙卷起放在身边,以防褶皱变形影响美观。
(二)围腰
围腰分前围腰和后围腰,围绕并覆盖给予生命的地方(子宫),象征着生育力的旺盛。围腰通常由大小5块布横竖拼成:最上方一幅为腰布,不绣花,两侧各镶有织锦花带一根,穿着时用织锦花带在腰前打结;左右及最下方三块为条形,有的用青土布,有的用绸缎;中间部分是最重要的,常用棉线作经纱、丝线作纬纱,挑纱织成长方形的几何图案或花、草、虫、鸟、龙凤等图案。
镇宁、贞丰的围腰大多还是保持迁出时的前后围腰,前围腰呈现上窄下宽型,中间是用传统织布机织成各种大小不一的菱形图案;后围腰通常是上下一样宽,用传统自织自染的土布拼接而成,近年多为机器刺绣(见图2-2)。
图2-2 迁入地镇宁、贞丰-围腰
由于黄平的褶裙变短,前后围腰也随之变短,整体看上去比镇宁、贞丰的要宽些,上窄下宽的幅度已不明显或有些几乎是上下同宽。前围腰的中间花宽约6寸,长1尺2寸,加上外围,宽约1尺4寸,长约1尺6寸(见图2-3)。以前,着盛装时,已婚妇女前后均配围腰。目前,老年妇女和部分中年妇女着盛装时会佩戴前后围腰;多数年轻女性及中年妇女(20~40岁)已不系后围腰了,但她们会用各种银炮、银花片把前围腰装饰得特别华贵,如图2-3(c)所示;也有些年轻女性只穿褶裙,不配前后围腰,她们觉得这样更简洁大方。
图2-3 原居地黄平-围腰
台江施洞的围腰十分精致,图案多为手工刺绣,也有机绣品。围腰的中间部分多为菱形的几何图案,有些图案把日月星辰、田园、蕨草、飞鸟、蜂、蝶等花草禽兽融为一体,有的还有江山、河界。两边绣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大朵山茶花、牡丹花等,并配有蜂、蝶、雀鸟嬉戏的场景,或绣有龙头,口衔龙珠,这些图案是苗汉文化融合的结果,也体现了苗族女性丰富的想象力(见图2-4)。
图2-4 原居地台江施洞-围腰
(三)上衣
苗族女性的上衣是最为精美的,最能体现制作者的刺绣手艺,刺绣图案多集中在衣领、衣背、衣袖、衣边等部位。刺绣的时候,先以剪纸花样作为底稿固定在棉布或绸料之上,再进行配色和绣制。这些剪纸花样,有的是剪纸艺人制作的,可以在集市上买到,有的则是苗族女性根据个人的审美加以创作的。传统的刺绣图案通常都不写实,而是由作者的构思而定,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见图2-5)。
图2-5 台江施洞手工刺绣绣片(破线绣)
在黄平、台江,通常老年服装的色调要暗一些,而年轻女性的服饰其色调多以红色调为主。但在镇宁与贞丰,他们服装色调都相对较暗一些,只是近年黄平苗胞与贞丰苗胞往来增多,使服装颜色开始转向明亮一些的红色调。
1.衣领图案
蚕娘图纹,位于苗族女性上衣衣领中部,通常为7条、9条、11条,以此显示苗族人种桑养蚕的业绩。
2010年10月25日,在镇宁调查时,笔者在马厂乡见到一件距今约60年的土布上衣的领部还有蚕娘图,如彩图15(b)。彩图15(d)是镇宁马厂乡老年妇女上衣,领部已无蚕娘图,材质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据主人介绍,这件衣服距今30~40年。虽然已褪色,但依然能看出靛蓝染色的痕迹。10月26日,笔者在镇宁六马村看到一张已故老年妇女照片,于是翻拍下来。从照片上看,能明显看到领部有蚕娘图〔见彩图15(f)〕。而镇宁、贞丰的现穿服饰中,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做的上衣,其领部已无蚕娘图案〔见彩图15(d)、彩图15(h)〕,简洁的几何线条和花草图案成为其主要特点。
但黄平苗族妇女现穿上衣及50年前的上衣,其领部还依然保留有蚕娘图案。彩图15(a)是黄平重安镇老年妇女的土布上衣(有蚕娘图)。据主人介绍,这件衣服距今60年左右,由于久未穿着,颜色依然鲜艳。彩图15(c)是黄平黄飘乡老年妇女上衣,材质为化纤面料染色。据主人介绍,这件衣服距今50年左右。由于久未穿着才保留至今,颜色也依然鲜艳。黄平苗族女性现穿上衣的领部依然有蚕娘图案〔见彩图15(e)〕,彩图15(g)是2011年4月26日,笔者在黄平集市上拍到的机器刺绣的妇女上衣领部细节图,有蚕娘图,并且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此图中用机器刺绣的绣片拼接后的衣领也足够精致。
2.衣袖图案
流离失所的境遇使苗族人深深地感受到生存的艰难,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悲痛化作力量,不仅把迁徙的经历绣到衣服上,而且也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绣到了衣服上,使我们今天能通过苗族服饰了解苗族先民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迁徙经历、生活环境、民间习俗等生活场景。当然,也有苗族与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而形成的图案。
比较彩图16(a)与彩图16(b),黄平重安镇老年妇女上衣的衣袖图案与镇宁马厂乡旗上村妇女上衣的衣袖图案极为相似,只是在色调上,黄平以红色为主,配蓝、白等色;镇宁以蓝、绿为主,配以红、白色点缀。再看彩图16(c),黄平黄飘乡的这件上衣距今约50年,衣袖上的图案使用了红、粉、蓝、白等颜色的丝线,色彩极为鲜艳;彩图16(b),镇宁衣袖上的图案则主要选用了深蓝色的丝线。二者色调反差鲜明。
在黄平现穿服饰的衣袖图案中,不论手工刺绣还是机器刺绣,彩图16(a)的图案都是目前的主流图案。在镇宁与贞丰,衣袖部位的图案多以手工在土布上挑绣,彩图16(d)中,贞丰年轻妇女上衣衣袖的图案是在彩图16(b)基础上变形后的创新,且大胆使用了鲜嫩的黄、绿等色的细开司米线。
“归宗纹”是苗族妇女去世时所穿衣服衣袖上的图案,以菱形为主,常与两头龙并用,被视为苗族女人死后灵魂认祖归宗和祖先认同的标志,是重要陪葬物。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苗族妇女为了让祖先认得自己,只有穿上衣袖上绣有“归宗纹”图案的衣服,死后才能认祖归宗。2011年4月27日,笔者在黄平重安镇一位老年妇女上衣的衣袖上看到了“归宗纹”图案〔见彩图16(e)〕。2010年10月25日,在镇宁马厂乡笔者也曾见过一件老年妇女的衣袖图案,因为觉得与众不同,所以记忆犹新。回来整理资料时,仔细比对其纹样、针法〔见彩图16(f)〕,使笔者不得不联想到黄平那件上衣衣袖上的“归宗纹”,但遗憾的是,目前还不能确定镇宁衣袖上的这个图案一定就是归宗纹。因为主人[7]说:
我已经不知道它是什么含义了,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学刺绣了,老人也都是拿以前的图案为模板来参照着刺绣,所以它到底是什么含义现在几乎没有人能说得准了。
黄平人在乎“归宗纹”图案,因为它意义特殊,所以这个图案在传承过程中应该不会有人敢去改变,否则死后将面临不能认祖归宗的风险;现在镇宁的老年妇女已不知这个图案的真正内涵,意义流失,图案在传承过程中就有发生变异的可能,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3.衣背图案
不论在黄平,还是在镇宁、贞丰,老年妇女上衣的背部都不绣花,而年轻妇女上衣的衣背刺绣都是非常讲究的,姑娘们对衣背花绣片也极为珍视。因为在过去,姑娘们恋爱时,她们常将自己精心绣制的衣背花片作为定情信物馈赠给男方。
从衣背图案的布局上看,黄平衣背花的图案是以中间的一个方形绣片为主图案,上下、左右或宽或窄的绣条均以中间绣片为中心呈现对称排列〔见彩图17(a)、彩图17(c)〕;镇宁、贞丰的衣背花则以一整块大的长方形土布挑花成上下、左右均匀对称的几何图案〔见彩图17(b)、彩图17(d)〕,针法缜密,四边配以装饰绣条和布块加以拼接。
从色调上看,黄平衣背花的绣线颜色仍为红、黄、蓝、白四色;镇宁、贞丰则多用深蓝色丝线,素雅古朴,庄重脱俗。另外,近几年贞丰妇女的衣背花突破了原有的蓝色,开始使用同色系深浅不一的绿色、红色丝线搭配刺绣〔见彩图17(d)〕。
从笔者收集的资料来看,由于在黄平没有找到整块绣片的衣背花,所以目前就无法考证具体是哪个年代黄平的衣背花开始由整张绣片转变为现在衣背花的图案格局。彩图17(a)是距今约40年的一件年轻妇女上衣,这也只能说明在40年前黄平的衣背花图案已经变成现在的布局了。
此外,上衣与围腰都有系带,苗族古歌中也有把上衣系带比喻为龙的唱词:
小小两条龙,它们翻坳口,盘旋弯弯来,那个是什么,名字叫哪样?
衣带才好看,两头来打结,捆姑娘的衣,就像两条龙,翻过山坳口,盘旋弯弯来。
还有对银带,阿妹来佩戴,漂亮上前来,那一对银带,名字如何喊?绣花的腰带,就像对银带,阿妹来佩戴,漂亮上前来,人人都夸赞。[8]
由于衣带编织要耗费很长时间,因此现在很少有人手工编织,而是在集市上购买花色多样的机织衣带。
台江施洞苗族服饰
台江施洞的刺绣以破线绣为主,以一根蚕丝线破为4~6股,然后刺绣,绣品精致而细腻,纹样和色彩都比黄平丰富,彩图19是施洞一位非遗传承人自己手绣的,当笔者说要看看她的衣服时,她很高兴也很自豪地给我介绍她的每一件刺绣艺术作品,她说每件衣服都要绣二年至三年。彩图18是衣领细节图;彩图19是衣袖细节图。
在原居地施洞苗族的刺绣纹样中,龙、凤、象和狮等图案较多,如“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松鹤并蒂”等纹样,这明显是受汉文化的影响,如图2-6所示。
图2-6 施洞已婚苗族女性服饰
图2-7、图2-8是施洞年轻女性的盛装服饰。新娘着盛装时,要穿绣花钩鼻布鞋,此鞋帮由两瓣合成,用青色缎子或丝绒制成,并刺绣精美的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水江沿岸村寨的中、老年妇女穿民族服饰,而年轻女子和儿童保留头饰,其装束与汉族一样。20世纪80年代后,施洞苗族的盛装着百褶裙,便装多搭配长裤〔见彩图2(a)〕。
图2-7 施洞苗族盛装服饰(正面)
图2-8 施洞苗族盛装服饰(背面)
遗憾的是从施洞迁至黔西南的苗族人散居各村寨,现在已很难找到古老的手绣品了。
(四)头饰
黄平已婚妇女包头帕,头帕包在头上呈圆柱形,圆柱顶包平开口。包头帕是需要技巧的,因此苗族妇女往往以能否包好头帕作为衡量妇女是否聪明的标准。贵州省文联编审、贵州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培德[9]老师讲述,“大约在2008年,黄平出现了苗族服饰制作坊,在进行机械化生产后,才出现以成形的帽代替包帕的头饰”。老年妇女帽为古铜色,无银饰装饰〔见图2-9(a)〕;近几年已婚妇女的服饰流行大红色,已婚妇女戴帽时常会佩戴相应的银饰〔见图2-9(c)〕。未婚姑娘戴平顶帽〔见图2-9(e)〕。年轻女性着盛装时戴银冠〔见图2-13(a)〕。
镇宁、贞丰妇女的头饰是包两层帕,帕分内外两块,外层紫黑色带缨须,内层蓝色,用帕将盘于头顶的头发包紧,且一丝不露。年轻女性的头帕有彩绣,通常在三角帕的直角处绣菱形等几何图案的花边,还要钉上银泡〔见图2-9(f)〕,佩银链、银蝴蝶、银钩插片,以及耳吊银环,着盛装时通常佩戴大小不同的项圈七个,还要戴银手圈、银戒指。老年苗族妇女在年轻时要将耳洞撑得足够大时才能戴上耳环(见图2-12),由于较重,耳洞会越撑越大,也有撑破现象;如今的年轻女性着盛装时大耳环等配饰直接挂在头帕两侧,右侧戴银插头片,配四条银链。比较图2-9(c)和图2-9(d),头饰后部都有银链垂挂,且风格很相似。
图2-9 原居地与迁入地头饰比较
图2-10是施洞妇女的头饰,左图为已婚女性盛装头饰,右图为年轻女性头饰。图2-11是清代从施洞迁出的苗族女性头饰,因散居于镇宁、贞丰,只有头饰还留存相对完整。
图2-10 台江施洞苗族头饰,左为已婚女性盛装头饰;右为年轻女性头饰
图2-11 2011年4月13日,迁自施洞的贞丰苗族头饰
比较原居地与迁入地的头饰,可以看到,如今镇宁、贞丰妇女包的头帕造型比以前略宽些;而黄平妇女的帽子与施洞妇女的头帕,从直观上感觉似乎更方便佩戴。目前原居地与迁入地头饰都有变化,她们都对原来的包头形式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杨培德老师说,“从鸟居龙藏[10]在1902年拍的照片看,黄平苗族妇女在清朝末年的头饰还与镇宁、贞丰妇女的头饰基本相同。民国后才发生大的改变”。到了近几年,黄平支系的苗族妇女把祖先留下的包头形式简化成了帽子,施洞支系从包三角头帕变为另一种包头方式,形不同而神似;镇宁、贞丰的妇女保留了祖先包头帕的形式,但造型也发生了变化,似乎更烦琐、更厚重了,也更有古老的韵味了。
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镇宁、贞丰苗胞的古老头饰,是否也如黄平一样会逐渐简化为帽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因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最初的包头,现在也有了变化。以前是真的包头帕,要花两三个小时,现在多数外表看似包头,里面也有做好的头套。笔者在镇宁试过,把头发挽起,只用约五分钟,很容易就戴好头饰了,再加上穿好那身盛装,总共花费的时间也就十分钟。这其实与大的社会背景有关,如今处于商品经济时代的人们很少有人愿意每天花费两三个小时用于包头帕,她们更愿意用省下的时间去工作或做一些她们认为重要的事情。这说明经济发展状况会对人的着装行为产生影响,当然,如果人们对着装有更高、更多的需求,则着装行为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就不难理解,黄平的苗族女性为了节约时间、方便劳作而把长裙、衣袖变短,将头帕简化成帽,这正是因此黄平的经济比镇宁、贞丰的经济发展得快,且发展得早些。而镇宁、贞丰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因此保留了两百多年的服饰遗存也必然会经历某种程度的蜕变,贞丰近几年的服饰色彩受黄平影响而走向艳色调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五)银饰
苗族女性着装时,喜欢佩戴各种银首饰。佩戴银饰体现了苗族人喜爱露富、夸富的心理。各种银饰的造型均体现“长命富贵”的思想意识,这是苗族人的心理和苗族文化在银饰上的直观折射。
图2-12 2011年4月12日,戴大耳环的贞丰苗族妇女
黄平女性的银饰种类包括银冠、银簪、银耳柱、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银铃、银腰带等,平时她们只带银手镯、银耳柱、银簪等。镇宁、贞丰的苗族女性着盛装时戴银簪、银插片、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等,平时只带银手镯、银戒指等,有些老年妇女依然习惯于佩戴粗重的耳饰。
黄平的银冠又称大花帽,造型极为别致,华贵、美观,做工精湛,用银量也最大。帽顶镶满盛开状的百朵银花片,高低错落,更有形象生动的银质蝴蝶、蜻蜓、小鸟等散缀于银花丛中,稍一晃动,就散发出蜂鸣蝶舞的意韵。如图2-13(a),银冠顶部还嵌着精美的凤凰。
图2-13(b)是镇宁、贞丰的苗族女性目前比较典型的银饰装扮。内层帕、外层帕上都会镶嵌银泡花及向征吉祥、富贵的小饰物,右侧佩戴带链的银插头片。
比较图2-13(c)和图2-13(d),由于黄平苗族把包头帕简化成帽子,因此银饰也做了相应的改制,但二者依然很相似。图2-13(d)是镇宁、贞丰苗族女性盛装头饰中必戴的银插头片,据当地人介绍,它的用处很大:一是用于整理散乱的头发;二是用于止痒(以前头帕包得很紧时,头皮会痒,弯曲的尖端便于止痒);三是用于防身;四是与其他银饰一样都具有避邪的功能。苗族古歌中关于头饰的描述如下:
图2-13 原居地与迁入地银饰比较
有条乌梢蛇,有条小绿蛇,缠个青枫桩,缠拢做一团,那个是哪样,名字如何喊?
阿妹去房间,取条小毛巾,取来包个头,头巾像条蛇,缠个青枫桩,缠拢做一团。
还有一条龙,身上白黄色,头尾都着地,那个是哪样,名字喊什么?
姑娘真聪明,盖头搭花巾,那巾像条龙,头尾都着地。
还有一只鹰,城头顶上飞,不时在扑打,那个是什么,名字叫个啥?
阿妹她聪明,取张缎头巾,拿来把头搭,头巾像只鹰,像鹰城顶飞,不时在扑打。
有只小淳鸟,不时来躲藏,那个是啥子,名字叫什么?
阿妹真聪明,包头不停息,抓巾角扎结,那结像只鸟,脑后来藏匿。
有些小苍蝇,爬在屋壁上,爬得到处挂,那些是什么,名字喊哪样?
阿妹她聪明,把头梳齐齐,花帕来搭头,流苏挂额前,阿际更漂亮,流苏像苍蝇,爬得到处挂。
有棵银杏树,横长在山上,一头挂个宝,那个是什么,名字叫哪样?(一只白天鹅,停在山顶上,那个是哪样?)
姑娘真聪明,头髻插银簪,银簪像银杏,长在山顶上。(阿妹真聪明,头插根簪子,簪子像天鹅,飞在山顶上。)[11]
从古歌唱词可以知道,歌词描述的内容恰好与从黄平迁出的镇宁、贞丰苗胞现在的头饰相符。
图2-13(e)中的三个项圈是黄平妇女盛装时比较典型的三种式样。图2-13(f)中的银项圈是笔者于2010年10月25日,在镇宁马厂乡杨家婚礼上拍摄的新娘的银项圈,大小共7个。通常情况下,新娘的项圈中最小的一个上面会套上5至7对银戒指,手镯大部分是古老的款式,图案多以体现生殖崇拜的“鱼追花”为主〔见图2-13(j)〕。黄平的手镯、耳饰款式明显要比镇宁、贞丰丰富得多、做工也更精致〔见图2-13(g),图2-13(h)〕。
为什么要戴那么多、那么重的银饰呢?这是由苗族人以贵、重为美的观念决定的。以前的银贵,因此他们认为戴得越重、越多,越能显示其富贵。
镇宁、贞丰的银项圈很重,虽是实心,但其内部通常不是纯银,而是用铅等金属替代。苗族妇女过去常因佩戴过重的耳环而拉破耳洞,因为只有足够重的耳饰才能撑大耳洞,因此耳洞大同样是富贵的象征。如今妇女们不用费心去撑大耳洞,而是把这种古老而粗重的耳环系在头帕上,也很美观,图案有牛角、蝴蝶等,有时也会佩戴一些小的点缀饰物。黄平耳饰的款式明显要比镇宁、贞丰丰富得多,如各种铜鼓的造型等,做工也更精致。
在苗人的心目中,铜鼓被视为通神的器物,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通常只在节日、祭祀与丧葬等庄重的场合下才会使用,并且平时不能随便敲击。图2-14是黄平黄飘芦笙节后,苗族人抬着铜鼓离场;图2-15是较早期的铜鼓耳柱;图2-16是近几年在铜鼓造型基础上的新创款式,既漂亮,又轻便,也很受苗族女性的喜欢。
图2-14 黄平黄飘芦笙节后,苗族人抬着铜鼓离场
图2-15 铜鼓耳柱
图2-16 铜鼓耳饰
苗族古歌对银耳柱也有描述:
咱看个姑娘,脸儿生漂亮,有两个铜鼓,圆宝两头镶,拣来挂耳上,铜鼓衬面庞,姑娘更漂亮,那个是什么,名字叫哪样?
姑娘真聪明,取来耳柱戴,耳柱似铜鼓,衬着她面庞,姑娘更漂亮。
快步去门口,碰只吃人猫,那猫也有名,名字叫什么?快步去后门,遇只猫吃鼠,那个是啥子?
阿妹真聪明,快步去大门,戴上银耳柱,就像猫吃人;阿妹真聪慧,快步去后门,戴上银耳柱,就似猫吃鼠。
回回不挖井,这回要挖井,挖坑给鼓住,拿啥去挖井?
钢针坚又硬,钢针来挖井,挖坑给鼓住。[12]
近年来,随着黔东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展演活动明显增多,人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多数妇女选择佩戴轻而精致的银饰,条件好一些的则会选择黄金、白金饰品,而那些经常参加民族活动的苗族女性则会在表演时选用较轻的白铜饰品,但是当她们在本民族内部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时,她们依然会选择佩戴各种纯银饰品,因为越重越富贵。
通过对原居地与迁入地服饰的比较,笔者发现,不论对于原居地的苗胞还是迁入地的苗胞,她们保留下来的那部分服饰的外显元素(图案、色彩、款式等)都是在她们看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部分。那为什么原本同一款服饰,着装者在乎的东西却有了差异呢?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念的问题。情境不同,思维方式也会有所变化。从1736年到现在已有二百八十余年,这二百多年间文化结构或文化积淀等隐性文化特征的变化使作为显性文化的服饰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二百多年前原本同一款服饰,因迁徙使原居地与迁入地苗族群体在与周边异文化群体交往时,不断解构又建构,最终使服饰产生了差异。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直接观察到的是服饰的显性特征,因此,还要通过苗族的历史记忆、文献资料,来再现服饰背后的历史背景。而传统观念、民族情感、集体意识等潜在的约束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苗族人的着装行为。
通常情况下,苗族服装的款式因支系差别而有所不同,但同支系的服饰发生变迁,可能是受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也与群体的生境适应、价值观念、服装态度等有关。而丰富的刺绣图案不仅彰显了着装者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了不同时期该地域社会的道德风尚、人们的文化修养,以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互鉴。
苗族服装所表现出的各种属性与特征,反映了原居地与迁入地苗族人不同的社会文化观念和心理需要。当认真思考和研究原居地与迁入地苗族人的着装动机和行为时,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影响苗族服饰变迁的因素有哪些?各种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与制约的?苗族服饰的变迁与他们的信仰有什么关系?原本穿着同一款服饰的苗族群体,二百多年后,原居地与迁入地的服饰为何差别迥异?而如果想解决这类问题,则须挖掘他们的历史、信仰及心理等因素。明清时期定黔平蛮的历史,使一部分苗族人被迫迁徙至黔西南等地,因此梳理相关的文献则是必需的。
[1]清水江,又名清江、清水河,源出贵定斗笠山与都匀云雾山,跨黔南、黔东南两自治州的14个县境,流经都匀、凯里、旁海、黄平、台江、施秉、剑河、锦屏等市县,至分水溪入湖南省境,称为沅水。
[2]徐海荣:《中国服饰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第157页。
[3]张女士,苗族,82岁,黄平县重安镇人。
[4]苗族妇女去世后,生前穿过的衣服常常会烧掉,这也是我们很难找到更久远的服饰的一个重要原因。
[5]龙女士,苗族,65岁,黄平县黄飘乡人。
[6]贵州省黄平县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古歌古词》,内部报刊(资料),1988,第245~246页。
[7]杨女士,苗族,76岁,镇宁马厂乡人。
[8]贵州省黄平县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古歌古词》,内部报刊(资料),1988,第239~240页。
[9]杨培德,苗族人,贵州省文联编审、贵州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
[10]鸟居龙藏(1870~1953年),日本四国德岛市人,日本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11]贵州省黄平县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古歌古词》,内部报刊(资料),1988,第205~211页。
[12]贵州省黄平县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古歌古词》,内部报刊(资料),1988,第211~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