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6年讲座精选(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众声喧哗

——文化差异的前世今生

王樽

王樽

作家,影评家,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创作领域: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在《大众电影》《收获》《天涯》《看电影》《城市文艺》等杂志开设专栏。主要著作:《与电影一起私奔》《谁在黑暗中呻吟》《色香味》《厄夜之花》《带电的肉体》《人间烟火》《远方的雷声》等。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个话题,主题是“众声喧哗”,副题为“文化差异的前世今生”。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宏大的话题,细究却可以非常具体和细微,因为它与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开始这个讲座之前,我有个简单的阐释,是这样说的——大到国家历史、民族信仰,小至家庭习俗、个人癖好,文化的差异源远流长,且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众声喧哗”为题,是想通过阅读和观影的多种视角,观察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有些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有些可能没有注意到。观察不同文化间的诸多差异,以及因此衍生的各种趣味,目的是促使我们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空间?或者说,什么样的空间适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众声”是客观的存在

什么叫“众声喧哗”呢?从字面上看,无须过多解释。“喧哗”就是大家都在说话,吵吵嚷嚷,各说各话,互不相让——“众声”就是各种人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的话,即使不会说话的聋哑人,他也可以书写,或用哑语,或用表情手势表达自己的意见。

只要有众人,就会有“众声”。在此,我想说到一本有“众声”特质的书,这就是对人类最具影响力的书——《圣经》。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影响最大的书。如果没有《圣经》,人们对西方文明,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绘画、建筑等方面,根本不会有准确和深入的理解。那么,有谁能说出《圣经》的作者是谁?有人说,它是上帝的默示。但具体作者却不是一个人,它分《新约》《旧约》,有《耶利米书》《以西结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还有《哥林多前后书》等,这些名称里都带有作者的印记,它是由众多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书写,最终组合成的“众说”之书。

其实,如果我们观察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宗教或者学说,往往都是由很多的作者、很多的声音最终荟萃精华而成。甚至包括我们的古典诗歌集大成者《诗经》,也是无数诗歌爱好者和诗歌使徒收集、归纳、编辑、整理的结果。即使大家公认的某一个人的著作,如果追根寻源,可能也并不是某个个人的思想结晶,比如《论语》,它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平时的言论进行记录、编辑出来的一本书,难免就渗入了各弟子个人的某些习惯——包括行为、语言、思维等习惯,至少可以说,只要有人用笔来记述,就肯定带有其个人的元素,不完全是一种照搬。这样一部儒家最辉煌的经典,实际上本身也有众说特质。

再以大家都熟知的“毛泽东思想”为例,它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吗?不完全是,它当然是以毛泽东为主,但是由众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摸索、发展,然后慢慢形成的这样一种思想体系。

可见,从个人信仰到指导一个群体或国家的思想,都可能是在“众声”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不论你承认或者不承认,“众声”是一切理论或思想的前提,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差异自古而然,喧哗恒久难变

——让我们开始追根寻源。

“众声喧哗”,最早起于何时呢?按照一般的想象,应该有人类就开始了。

那么,问题来了:“众声喧哗”的最大症结是什么?或者说,众声喧哗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各说各话,语言不通,难以交流,就是鸡同鸭讲。

那么,语言的障碍是何时、怎样产生的?

勃鲁盖尔的名画《巴别塔》

16世纪伟大的弗兰芒(比利时)画家勃鲁盖尔的名作《巴别塔》,是勃鲁盖尔1563年画的,大约是他38岁左右的作品。在阅读或观察某个历史人物和事件时,我喜欢做些横向比较,以清楚这个人物或事件的坐标。那么,勃鲁盖尔画《巴别塔》时,当时的世界是个怎样的状态呢?——我们的国家是在明朝,李时珍正在山上采药,计划着要写《本草纲目》;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16岁,还在读书;法国大哲学家蒙田10岁;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1岁;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岁;大哲学家培根、大画家鲁本斯、卡拉瓦乔都还要过两至15年才出生。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还要再过43年才能出生,等会儿我会专门讲到关于伦勃朗和他的画和电影。

现在我们回到这幅画。为什么要建造巴别塔?因为人类要登天,要“欲与天公试比高”。

在《圣经》里是这样记载的:大洪水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在古巴比伦附近见有一片平原,就定居下来。因为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就彼此商量用泥砖,把砖烧透了,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谋划并行动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目的是什么?要传扬人类的名。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要建造的巴比伦高塔直插云霄,确实要欲与天公一比高低。为何最终没能建成?因为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因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决定阻止,就悄悄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人们语言不同,意见不同,众声喧哗,难以沟通,那座塔只能半途而废。在希伯来语里,“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这座没有建成的塔就称作“巴别塔”。

没有建成的巴别塔,就是人类众声喧哗的开端。

从画上看,“巴别塔”确有通天气势,好像还不到一半,但上面已有云雾缭绕。塔身坐落于海边大平原上,远处是城市的密集房屋,临海滩处还有往来和停靠的船只,真正的无敌海景。左下角有领导人在视察,有些工人还在劳动,工头匍匐在地,似乎在陈述工程的难度,估计因为语言有差异,也是沟通不畅。塔身正前方,有一处好像是“塌方”或者是无法吻合的部分,总之局面有些难以收拾。这幅画表现的就是因语言差异造成的烂尾工程。勃鲁盖尔创作这幅画时,当时的教会也正在分裂,他以这幅绘画,影射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现实世界的纷争。

按照《圣经》的记载,我们知道了上帝阻止建造巴别塔的结果,手段就是变乱语言。那么,问题又来了:上帝的目的,真的只是惩罚人类的狂妄吗?

对此,我也有自己的解读。待到分享会的最后,我将向各位汇报我的说法。

巴别塔的寓意,就是语言产生的差异。事实上,今天的世界仍是如此,变乱的世界,众声喧哗的世界。直到今天,人类所有的沟通障碍首先来自语言。

勃鲁盖尔的这幅《巴别塔》,让我们看到“众声喧哗”的源头。

美国电影《巴别塔》

现在,让我们回到当下——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美国电影《巴别塔》的海报。

这部电影也叫《通天塔》(Babel),是墨西哥裔美国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完成于2006年的作品。

我大概介绍一下这个导演,他现在是好莱坞最火的导演,2014年凭借《鸟人》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在2016年的奥斯卡上又凭借《荒野猎人》二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还把中国人十分熟悉和喜欢的莱昂纳多送上了影帝的宝座。《通天塔》曾在中国公映过,现场有没有朋友看过?

我把这个电影故事大体讲一下:这是个发生在摩洛哥、美国、墨西哥和日本的四地三段式故事,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紧密交集。三个故事都涉及意外和混乱。刚才我已经说到,上帝阻止巴别塔的建造,用的是把语言“变乱”的手法,看了电影《通天塔》,我们会发现,因为狭隘、愚蠢,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些混乱或麻烦的制造者。

电影的第一段是在摩洛哥——一个当地的猎手把自己的长枪卖给了一个牧羊人,牧羊人的两个儿子拿着枪在山上试验射程,山下正有辆旅游大客车经过,他们瞄准那辆车,只是想看看能否打那么远;结果怎么样呢?他们没有料到,确实可以打那么远——他们打中了那辆车上的人——被击中的是美国女游客苏珊的脖子。这个苏珊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理查德的妻子。

电影的第二段是在美国——墨西哥保姆为参加儿子的婚礼要回家,但她的美国主人夫妇正在外旅行回不来,又一时找不到保姆接替,墨西哥保姆就让她的侄子开车来接,自作主张地带她和她看护的两个孩子一起去墨西哥参加儿子的婚礼。

保姆看护的这两个孩子的父母,就是正在摩洛哥旅行的理查德和苏珊。这对夫妇为何到摩洛哥来旅行呢?因为皮特扮演的帅哥男曾经出轨,两人的婚姻发生危机,去摩洛哥旅行是要修补有裂痕的婚姻。

谁也没想到,苏珊在摩洛哥的旅行车里意外遭遇枪击。为了抢救苏珊,一车的美国游客不得不在摩洛哥小村滞留,一车的游客也为此发生矛盾争执。美国游客遭遇枪击,这当然是当地天大的事,警方也将此事件上升为恐怖袭击,展开调查。当然,真相并不复杂,两个犯事的摩洛哥少年和后来才知道内情的父亲都不知所措,一家人想方设法逃脱,结果在当地警察的追捕中,发生了枪击对峙。

在墨西哥呢,保姆也遇到了大麻烦。她参加完婚礼要赶回美国,她的侄子执意要开车送她和孩子们回去。但深更半夜的从墨西哥过境,警方怀疑两个美国小孩是被绑架的。侄子本来就是酒后驾车,又一时犯傻想冲关而逃,结果把保姆和两个孩子撂在了半夜的荒野,差点让老少三人喂了野狼。

电影的第三段是在日本——如果不看电影,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个故事怎么会与日本发生关系。这段故事讲述的是日本聋哑少女千惠子,虽然正当青春期,因为有残疾,却得不到异性关注,性格压抑而叛逆。千惠子的母亲此前自杀了,她和父亲一起生活,彼此的沟通越来越难。两个日本警察到千惠子家找她父亲,调查她父亲名下一支步枪的下落,孤寂又饥渴的千惠子看上了来调查的警探。后来,我们知道了,开头那个摩洛哥猎手卖的长枪,是千惠子父亲当年在摩洛哥狩猎时赠送给他的,当时这个摩洛哥猎人给他做向导。

四个地方,四组人物,交织演绎了三段故事,电影叙述时,为避免生硬,也是尽量找相近的细节跳接——比如,墨西哥婚礼上的杀鸡,跳接到摩洛哥旅行车上抢救血泊中的苏珊;摩洛哥这边给苏珊缝针止血,跳接到日本医院千惠子在检查牙齿;摩洛哥兄弟打架,跳接到墨西哥婚礼,又跳接到日本聋哑少女喝酒跳舞等。

电影里充满因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种种误会和隔膜。有不少意象和符号性的暗示,比如,千惠子家的墙壁上挂着类似篆书书法作品的镜子,因为聋哑,千惠子要写字与警察交流,她听警察说话,则必须面对面读唇语。

墨西哥保姆和两个孩子被困荒野,幼小的孩子问保姆:我们什么错事都没做,为什么要躲藏?保姆说:他们认为我们做错了事。

电影的最后,墨西哥保姆被永远驱逐出境;千惠子父女也从彼此的矛盾到和解;最后,是日本警察在看电视,电视新闻里开枪的摩洛哥男孩已被抓住,遭枪击的美国女子苏珊出院了。电影结尾的字幕,是导演献给自己三个孩子的——永恒黑夜的耀眼光芒。

《通天塔》当年在国际上颇具影响,获得了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还获得当年奥斯卡的多项提名,最后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配乐奖,获配乐奖的古斯塔沃·桑托拉拉是阿根廷人,他上台领奖发表感言时讲道:我们真实的自我是在我们的灵魂里面,这超越了语言、国家、种族和宗教。能参与制作《通天塔》让他很自豪,他说:“这是一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我们来到人世的原因和目标的电影。”我特别提到这段获奖感言,是因为它涉及了这部电影的实质,就是各种现实麻烦,多来自文化的差异;同时,在“变乱”中,每个人都在努力沟通、渴望沟通,并有望通过沟通获得相互的理解。

顺便说一下,《通天塔》在国际电影市场的影响。中国香港、台湾等华语地区也都差不多同步公映过;当年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大热的华语片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和《霍元甲》,这三部影片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它们是当年华语电影的票房“前三甲”,前两部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宫廷的内部阴谋、倾轧,后一部反映的是清末民初因敢揍外国人而名声大振的武术家。

《通天塔》获得奥斯卡提名时,大多数中国资深影迷通过盗版碟等各种渠道已看过了。奥斯卡奖项揭晓后,也就是第二年的3月,《通天塔》在中国内地引进公映,公映的版本有些删节,比如电影里有段日本少女千惠子主动向警探示爱,脱了衣服走到客厅的细节。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全裸的镜头在中国大陆是不允许出现的。该片在国内公映时,大多数此前看过盗版碟的人一般是不会到影院去看了。

这些围绕《通天塔》的边边角角,也是很有意味的,或者也可以说,其中有文化差异在作怪。《通天塔》是一部看似简单却又繁复的电影。从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由此延伸,其中的文化差异造成混乱和麻烦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呢?

所谓众声喧哗的前世和今生,前世就是勃鲁盖尔笔下的《巴别塔》,今生就是电影《通天塔》。

喧哗此起彼伏,看点多彩缤纷

研究幽默或讽刺艺术的人都知道,制造笑料和幽默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文化(包括风俗、语言、方言)的差异所导致的误会、错位,对此加以巧妙运用就能产生笑料,所谓差异产生趣味。生活中,文化的差异也总能产生一些颇有意味的误会。

“上帝会罗汉”的故事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小故事。大家都知道,广州是闻名全球的美食之都,“吃在广州”嘛!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汉语很棒的外国记者在广州吃饭,那时很多餐馆的菜单还是手写体。外国记者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他反复辨认,那菜名居然叫作“上帝会罗汉”,会就是“相会”,罗汉就是中国寺庙里的“罗汉”。他玩味再三,不由得拍案叫绝!后来,他写了篇文章,从这个菜名分析广东的观念开放和前卫意识。你想,“上帝”是代表西方文化的至尊之神,罗汉则是中国的神——佛祖在世间护持正法的“警卫队”,中国神的十八罗汉与西方神的上帝相会,这该是多么神奇而富有想象力的奇观啊。将其作为菜名,真的是让人脑洞大开,可以说象征了东西文化的合璧,又形象,又动感,还有无限深意。外国记者的这篇点赞文章刊登在香港的报刊上,引发了无数人慕名前往,尤其是圣诞节或中国的春节期间更是食客爆棚,很多人都要点这道“上帝会罗汉”,要品尝这道东西神相会的名菜。后来有个中国记者,兴致勃勃地去采访这家酒店老板,不承想,老板竟赶紧更正解释说,这是个误会。原来,那手写的菜名不叫“上帝会罗汉”,而是叫“上素会罗汉”,素菜的素,手写体被老外看成了上帝的“帝”,这是一道类似萝卜拌粉丝之类的素菜,因为萝卜有点类似罗汉的形象,加上又是一道素菜就起名为“上素会罗汉”。大家想想,外国记者的会错意,是多么精彩啊,而老板的纠正,则是大煞风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文化差异产生的错位,或者说会错意,可能会滋生无限的趣味和火花。

换个角度来看,此事若是发生在某个外国老板抑或是某位有文化、有心机的中国老板身上,肯定会将错就错,并可以进一步将其发挥。一个外国记者的别解,一个广州老板的纠正,本身就凸显了不同文化差异的南辕北辙。

“飞去来”的故事

再讲一个亲身经历。前两天我去河北,是乘坐春秋航空的飞机去的,这是一家廉价航空公司,我是第一次乘坐这家航空公司的飞机,过去我不知道廉价在哪里,原来飞机上不管吃喝,要吃要喝还要另外花钱。但我要说,虽然不管吃喝,但服务质量和飞行体验都非常好。我想说的是,我见到这家航空公司的标识——简直是眼前一亮,别的航空公司大多会选飞鸟、雄鹰、凤凰一类的会飞的吉祥物作标识,而在我看来,春秋航空的标识是另辟蹊径的标识。当下我就觉得——这是极为天才的创意,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标识,并不知道原始的意思,但我把它理解成了这是“飞去来”。大家知道“飞去来”是一种回旋镖,其原理有空气动力学和旋转力学的依据,飞出去抵达目标后还会飞回来,将其作为航空公司的标识真的是太棒了。人们搭乘飞机最担心的是什么?是有去无回,“飞去来”的标识,就是对症下药,打消乘客的顾虑,创意和寓意都十分妥帖——飞出去肯定还会飞回来,一切尽在掌握。

回到深圳后,我查询春秋航空的这个标识的意思,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原来是三个英文S组合的意思(在春秋旅游中分别代表:Sun阳光,Sea海洋,Sand沙滩;在春秋航空中分别代表:Smile微笑,Service服务,Security安全)。

这些俯拾皆是的会错意,都属于理解差异带来的乐趣。

众声喧哗:伟大作品不可或缺的背景

考察各类世界文化史,大家会发现,真正堪称伟大的文化巨人都是极为独特的,他人难以替代。如果用歌唱比喻就是绝唱,如果用音响比喻就是绝响,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说,他区别于所有的人,或者说,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差异化生存。具体到文学作品,也有类似的特质,所有的杰作都会区别于其他作品,形成迥异的差别,换句话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伟大的作品本身,往往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因为它们繁复多意。

我们大家都熟悉这句话,就是: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提到《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肖像,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他对经典作品有多种定义,他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阐述过,有十四条之多。比如在第四条里,卡尔维诺如此说: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第六条说: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第九条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鲁迅说到《红楼梦》时的各种“看”;卡尔维诺经典定义说到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不断“带来发现”和向读者说的东西“不会耗尽”,共同的指向和说明是什么?说明经典作品的特立独行、繁复多意。

在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卡尔维诺是这样表述的:一部经典作品应当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当时背景的噪声调校成一种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是经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经典作品应当是这样的,哪怕是在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声音,它也坚持处理成一种背景噪声。注意,卡尔维诺用了“背景噪声”的概念,可以理解成,所有的经典作品必然伴随着“背景噪声”,也就是说“众声喧哗”是经典作品“不可或缺的”,是经典作品的基本背景。

从鲁迅说《红楼梦》,到卡尔维诺对经典阐释的十四条定义,实际上可以演绎出对经典作品的诸多有趣解读,本身又可以裂变,或者说散射出新的“众声喧哗”。不管是否准确贴切,都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同时,看出不同背景文化差异下的丰富多彩。

伦勃朗名画《夜巡》的故事

这就是开始时我说到的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作品,这个月的15日,是伦勃朗诞辰410周年,这幅画的名字叫《夜巡》——夜晚巡逻的意思。为什么要让大家看这幅画呢?因为其中有很多玄机,围绕它发生的故事,特别能说明关于众声喧哗,关于名作命运的道理。

熟悉美术的朋友知道,伦勃朗是位世界级的光影大师,特别善于处理明暗光。《夜巡》的名称其实也是个会错意的结果,原作名为《柯克中尉向副队长下达命令》,是伦勃朗应当时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之邀创作的一幅群像画。表现的是射击手们执行任务前即将出发的情节,画面背景设定在城门之前,没有描绘天象。斑驳的石墙,暗黑的门洞,本是早晨或午后时分的自然状态。此画如同伦勃朗一贯的光影风格,明暗对比强烈,着意留出的诸多幽微空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当年它悬挂在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大厅,这里过冬时烧泥炭明火取暖,天长日久,画上积了厚厚的煤灰,原作表面的光油也渐渐变为黑褐色,整幅画的色彩愈来愈暗淡,经过18和19世纪,愈加鲜明的明暗对比,让原本白天的场景更像是夜晚,从而被其取名为《夜巡》。这样一个命名,让画中的戏剧性愈加突出,而围绕着各个人物之间的解读,也是视点多重、意象纷繁。

在伦勃朗时代的荷兰,肖像画是最受大众欢迎的画种。那时照相机尚未发明,一些亲朋好友或工作机构都想来个“合影”,办法就是花钱请画家画肖像,以期流芳后世。伦勃朗就是当时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他20岁就在画坛扬名立万了,收入很高。

当时,画家们完成这种“合影”,多会采取聚餐、开会的场景,不同的人物可以相对平均地排列其中,也容易获得订货买家的通过。比如,《夜巡》前后,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也有“合影”式画作,画面是人物一字排开,跟我们今天的大合照差不多,姿势虽然稍有变化,但基本处在一个平面,画面是几十个人头,每个人物占有相近的位置,这类作品更像集体纪念照,缺少人物塑造和传情达意的艺术魅力。伦勃朗的伟大在于,他在处理此类题材时,总能另辟蹊径,画出引人入胜的戏剧性,以及人物与时代的精神。

《夜巡》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产物。伦勃朗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创作群像画,当时16名射击手各自希望与别人以同等位置亮相其中。然而,伦勃朗却有更高远的艺术野心,他没有按照射击手们期待的将其安排进豪华宴会或娱乐游戏的情境里,而是采取近舞台剧的构图形式,聚焦于队伍出发前的准备时刻——画中的中尉及副队长走在前列,其他队员分列身后左右。自然而独特的构图,高妙的色彩明暗处理,营造了热烈、紧张、神秘的队伍出行氛围。大家看到,整个画面有20多个人物,但错落有致,动感十足。

《夜巡》中的人物都如真人般大小。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鲜活的人物造型,抑或高超的色彩技巧来看,都堪称大师杰作。然而,当完成后的画作交给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时,却引起了被画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宁愿选择呆板的人像陈列,也不愿接受引人入胜的戏剧性场面;宁愿选择缺少层次的一览无余,也不愿接受丰富的多面性。射击手们因为出了同样的钱却不能在画上有同等的地位而向画家提出抗议,更因没有他们想象的“合影”效果,而嘲笑伦勃朗的画莫名其妙,拒绝收货,要求重新再画。为索回画金,公会还将此事诉诸法庭,并对画家进行大肆攻击。可以说,这幅画是在一片喧哗中,让伦勃朗的绘画事业遭遇重创,此前伦勃朗的订单应接不暇,此后订画者纷纷疏远。但伦勃朗仍然我行我素,这幅当年备受诟病的作品,今天已是荷兰的国宝,也是公认的杰作。

我要给大家特别介绍,围绕着《夜巡》,英国人曾经拍摄过两部著名电影,一部是1936年由亚历山大·柯达执导的《伦勃朗》,另一部是2006年彼得·格林纳威执导的影片,就叫《夜巡》。这两部电影我都看过,都特别值得一看。亚历山大·柯达执导的《伦勃朗》比较像传记片,讲述的是从伦勃朗接手创作《夜巡》到逝世前的故事;彼得·格林纳威执导的《夜巡》,则完全是以《夜巡》为中心,演绎了《夜巡》背后的新发现。

电影《夜巡》非常具有实验性,采取的结构有很强的舞台感,很多室内拍摄,很强的假定性,戏中戏,画中画,通过伦勃朗的很多独白或对白,表现他的人生困惑,画里的很多人物也都出现了。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导演格林纳威对《夜巡》的全新解读,格林纳威的视角是《夜巡》不是简单的人物群像画,而是透过绘画见证一起谋杀事件——这当然是惊世骇俗的。因此,这部电影不仅是伦勃朗的传记,也是一部艺术揭露罪恶的悬疑电影。

按照格林纳威的解读,《夜巡》的群像再现,以密码的方式记录了阿姆斯特丹城市卫队原队长哈索伯格因权力之争而被谋杀的事件。尽管这一谋杀有擦枪走火的事故作为掩饰,但伦勃朗借绘画再现而指认城市卫队的新任队长班宁科克和队副瑞登伯格为幕后黑手,画家在此扮演了侦探、公诉人和法官的三重角色。

我们看《夜巡》,前景有两个主要人物,正中这位是新任卫队长班宁科克,他的黑衣便装寓意的是魔鬼撒旦;紧挨他身旁的是队副瑞登伯格,身穿黄色军服,左手握着一把双刃戟。画中人大都拿着火枪,队副却手持过时的双刃戟,格林纳威认为,这是伦勃朗别有用心的安排。双刃戟不偏不倚,刚好画在队副的私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矛与戟多有男性器官的象征。根据X光拍摄的《夜巡》一画显示,伦勃朗在作画时曾将这把双刃戟修改了三次,锋利的矛头一次比一次画得更长更大。在格林纳威眼里,伦勃朗是借双刃戟指涉队副的性能力、性霸权和性暴行,使之成为恶魔的象征。在电影《夜巡》里,还有这个队副对伦勃朗的年轻女佣强奸未遂的细节。格林纳威在文献片里对故事片里的这个细节进行引述,为自己的两部不同的电影进行互证。

画中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密码,大家看——队长的左手向前伸出,其投影刚好从上向下伸往队副的私处,与双刃戟形成一条对角线,两线的交叉点正好就是队副的私处。格林纳威认为,这不是偶然的构图效果,而是精心布局。旨在揭示队长与队副合谋的犯罪关系,甚至暗示二人可能的同性恋关系。不论格林纳威的阐释是否过度,确实让此画或电影都增加了趣味盎然的东西。

《夜巡》原作和画家本人的命运,以及英国两位大导演拍摄的相关电影,恰好可以应对卡尔维诺关于经典定义的阐释:一是经典的“意想不到和新颖”;二是经典作品可以不断“带来发现”;三是经典作品的产生总是伴随着各种“背景噪声”,因为有了这些“背景噪声”,愈加凸显出经典作品的独特和超越时代。

伟大的时代都是众声喧哗

众声喧哗,是一个相对中性的词语,换成大家都更熟悉的词语应该还有哪些呢?我想,最相近的可能就是“百家争鸣”了。

如果我们沿着这样一个历史轨迹考察,就会发现,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时代,都是众声喧哗的时代,换句话说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比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古希腊的文化中兴时代,乃至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等,都是众声喧哗最盛大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以及一系列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直到今天,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仍是中国、亚洲乃至现代人普遍遵行的准则和规范;有西方学者将这种思想空前活跃的百家争鸣时代,称为“轴心时代”,这一时代的理论对人类的进步影响最大,我们大家熟悉的古希腊贤哲,如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等,都是“轴心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整个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也基本上都是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成果而生存,此后每一次新的“众声喧哗”,都是对前次的回望和承继。比如今天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操守、文化表达方式,基本上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成果,后来的一次次思想解放运动也与此相关;古希腊人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政教分离的思想是现代政治思想的核心。西方的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知识学科,无一不是当时希腊人奠定的基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和古希腊时期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史学摒弃情感、求真求实,以及教师、医生等行业道德规范,至今仍是从业者所遵守的例律。

众声喧哗,就是大家都可以发声、都可以表达,各抒己见,相互砥砺,互不相让,是谓百花齐放。这样的时期,历史上有长有短,比如在20世纪的中国,有过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文学的短暂辉煌期,包括鲁迅等一大批现代文学大师都是在那个时期产生的。

众声喧哗,甚至唇枪舌剑,催生了这些大师。

鲁迅在去世前的1935年,曾连发了七篇论“文人相轻”的文章。他不是批评,而是鼓励“文人相轻”,批评的是那些钳制思想、对不同声音的扼杀行径。他希望中国青年能够摆脱冷气,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如果可能,期待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众声喧哗,意味着思想活跃无禁区,文化昌明,学术自由,才能带来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所有领域的勃兴。

最后,我想回到讲座开始时,我们在赏析勃鲁盖尔的名作《巴别塔》时的疑问:上帝阻止建造通天塔,为此变乱语言,真的是要存心与人类过不去吗?

现在我们试着来猜想,若以至善的角度揣测,也许可以有这样的认知:表面上,我们确实可能因众声喧哗而处于混乱状态,但客观效果却是让人从乱中长能力、得智慧,是尊重每个族群或个人的选择。也就是说,要承认差异,并尊重彼此的差异;要众声喧哗,求同存异,因为差异,或者说众声喧哗,才能让人明辨是非、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