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以西门子和华为公司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生产体系发生重大变革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得到了极大发展,科技进步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组织生产活动,国际分工呈现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多层次并存的崭新格局。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市场环境波动的持续加大,国家、地区、产业、企业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而且联系日趋紧密。在各种力量推动之下,新的全球分工体系得以深化和扩展,全球生产网络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

全球生产网络是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个重大组织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给积极参与的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对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进一步冲击。自1999年恩斯特(Ernst)[1]和亨德森(Henderson)[2]等相继提出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GPN)[3]的概念后,众多学者从面向宏观的国家、地区、产业层面对全球生产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比如恩斯特等将研究重心放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范围、权力非对称关系、知识扩散(以旗舰为主导的)以及本地供应商的能力升级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上;亨德森等的研究更多致力于对融入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以及知识、资本和劳动力的再生产的整个社会过程的分析,强调在全球化与地方化的互动中实现地方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升。

然而,当今国际经济贸易的格局是跨国公司的地位日益突出,跨国公司实际上充当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和先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经济生活的核心组织者,不仅拥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主权”,而且将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主权”甚至“政治发言权”。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角度来看,跨国公司是其微观主体且在其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和优势地位,事实上,也正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促进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跨国公司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加以分散和配置,各国生产能力都被纳入其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产业层面,而是体现在企业层面或者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上,形成相互间的垂直、水平或混合分工,产业活动的全球化和全球生产网络由此形成,并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微观基础。因此,从跨国公司角度出发进行全球生产网络的微观研究,对于厘清全球生产网络的主要特征和运作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活动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面对以企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有关微观层次上企业不同特征对国际贸易不同领域所产生效应的研究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Trade Model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和企业内生边界理论(Endogenous Boundary Model of the Firm)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4]应运而生,开拓了国际贸易研究的新领域。此外,跨国公司理论(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ory)提出了网络观,新兴古典贸易理论(New Classical Trade Theory)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中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了国际贸易理论,这都对国际贸易的微观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书希望引入国际贸易的前沿理论,丰富和完善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框架,从微观层面系统地分析全球生产网络的主要特征和运作机制,分析企业如何利用全球资源和网络提高国际竞争优势,以更好地分享全球化的成果。

本书主要采用理论拓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在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都有体现。在理论拓展方面,本书基于对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脉络的梳理和归纳,引入跨国公司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等国际贸易前沿理论,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微观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案例研究方面,本书依据提出的基于价值视角和基于嵌入视角的全球生产网络微观框架,分别对西门子和华为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及具体业务在具体区域的嵌入进行了分析。另外,本书还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对中国制造业的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出了建议。

本书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体系。全球生产网络的概念自1999年提出后,众多国内外学者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丰富其内涵,但其理论框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比如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尽管有明显成熟的理论外形,但仍然只是一个“研究框架”而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工具以实施这个研究框架;现有研究多以宏观层面的分析为主,对微观的企业层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微观机理认识不深。本书界定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概念,梳理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脉络和微观研究的理论基础,不仅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微观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而且定义了微观框架中每项要素的含义和分类,进一步说明了每项要素研究的基本范式。本书拓展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框架,丰富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全球生产网络微观研究的可操作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书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经济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迅速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之中,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生产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列为9项战略任务之一,提出“提高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等发展重点。本书从微观层面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主要特征和运作机制,基于全球生产网络分析跨国公司如何利用全球资源和网络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并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战略和具体路径上做出正确的抉择。本书的研究对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府如何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从微观层面推动企业更好地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以企业为主体构建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1] 恩斯特在1999年的一个会议论文中首次使用了“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的术语。

[2] 亨德森和迪肯(Dicken)在1999年的一个研究计划中首次尝试详细制定GPN的框架。

[3] 目前全球生产网络在学术上有几个类似的名称,包括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国际生产系统(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ystem),全球生产系统(Global Production System),跨国生产网络(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等。本书采用全球生产网络(GPN)的表述。

[4] 有的文献将企业内生边界理论视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拓展,因而将二者统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本书采用“新新贸易理论”的概念,以强调二者在研究方向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