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与平台创新:2015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三 创新驱动·区域协同

向勇[1]

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需要摆脱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的变革力量,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个新的变革力量,就是创新驱动。而这个创新驱动,在我看来包括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和融合驱动。自1998年以来,中国内地开始擘画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生产力,发挥文化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的协同共生。2013年,中国内地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亿元,占GDP的3.63%,东部多数省市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已经成为新经济的内生变量,已经初现成效。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的交会地,拥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国两制”的政治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近代以来,从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业到博彩娱乐业,澳门的产业结构也经过数次适应和调整。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澳门一直没能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第一产业长期微细纤弱,第二产业逐渐由盛而衰,第三产业迅速攀升,尤其是博彩业逐渐成为主导行业。作为外向型经济体,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非均衡性的产业布局会造成外部因素依存度高,产业稳定性差,产业链的拉动效应相对不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在确保澳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适度减缓博彩业的发展速度,有助于优化澳门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虽然现在对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策略还有不同的实施路径和模式选择,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具备的文化的渗透性、产业链的衍生性、价值链的融合性,我认为文化产业应该无可推卸地扮演推动澳门产业结构多元发展的重要角色。

在我个人看来,进入21世纪以来,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2000~2009年的观念导入期,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战略推动下,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举办论坛、开展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在公众中普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观念;2010~2013年的政策准备期,澳门特区政府先后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文化产业委员会和文化产业基金;2014年处在产业起飞期,尤其是文化产业各项措施逐步落实,随着第一笔文化产业基金的陆续发放,澳门本地的文化创业家的创业热情被激发,即将迎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实现澳门作为国际休闲娱乐中心和世界创意都市的愿景,促进企业发挥作用和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与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内地的部分城市相比,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其选择的发展模式是否有效还有待实践的检验,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诸项工作。

第一,转变文化观念,既要理性认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定位,又要注重二者的融合发展。

第二,凝练发展模式,学习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尤其是韩国和英国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所以这次也特别邀请了韩国政府的专家和学者来介绍经验。

第三,厘清统计指标,尽快制定澳门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每年定期发布相关资料,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四,培育文化人才,实施文化产业各层次、各类别的培育计划和引进计划。

第五,开拓文化市场,既要服务好澳门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又要积极拓展珠三角的一体化市场和消费旺盛的内地市场,以及富有潜力的国际市场。

总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素包括文化资源、文化技术、文化人才、文化金融、文化市场、文化企业等,澳门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动态调整,不断优化,构建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和国际优势。

澳门文化产业论坛,邀请了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英国、西班牙、韩国和中国内地、台湾地区以及澳门本地的专家学者,通过“区域协同与平台创新”的发展主题,结合专家、学者所在区域的发展经验和澳门的特殊情况,开展深入研讨和高峰论坛,为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把脉问策,贡献智慧。


[1] 向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