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粟特人华化问题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粟特人华化胡名考释

入华粟特人以国为姓,康、安、曹、石、米、何、史、穆、毕九姓因此成为汉唐间判别粟特人身份的重要标志。由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也有上述姓氏,以及粟特人华化过程中的冒姓和改变郡望,使得姓氏混淆在所避免。加之中土姓氏资料存在真伪难辨的地方,这就让学者不得不质疑用姓氏判族属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会造成“泛粟特”问题的加剧。昭武九姓本质上是华化了的异族姓氏,因此就应把它纳入中国的姓氏系统进行考察。

从《世本》算起,姓氏学在中国已有2200多年历史。[1]古今论姓氏者多矣,但大部分学者对姓氏源流的可信度皆持疑义。概言之,举凡追溯姓氏源出的姓氏书,多不可信。原因有三:一是私人撰谱,家自为说。此说以颜师古为代表,他在《汉书·眭弘传》注中提到:“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2]二是谱牒散亡,世系难索。宋人洪迈在《容斋四笔》中曾说:“姓氏之书,大抵多谬误。如唐贞观《氏族志》,今已亡其本,《元和姓纂》,诞妄最多。国朝所修《姓源韵谱》,尤为可笑。”[3]三是民族融合过程中,胡化、汉化此起彼伏,改、冒、赐姓事件举不胜举,各族姓氏实已陷入混乱难分之境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姓源韵谱”条载:“古者赐姓别之,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是也;后世赐姓合之,汉高帝命娄敬、项伯为刘氏是也。惟其别之也则离析,故古者论姓氏,推其本同;惟其合之也则乱,故后世论姓氏,识其本异。自五胡乱华,百宗荡析,夷夏之裔与夫冠冕舆台之子孙,混为一区,不可遽知,此周齐以来谱牒之学所以贵于世也欤。”[4]抗战末期(1945),陈垣先生就陈振孙之言作了申论,“昔之言氏族者利言其别,所以严夷夏之防;今之言氏族者利言其合,然后见中华之广。固不必穿凿傅会,各求其所自出也”[5]。陈先生所言颇具通识。实际上,谱牒兴起,正是在姓氏淆乱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五胡乱华导致的姓氏混乱、夷夏不别、贵贱不分,引起士族门阀的高度重视,修谱之风遽起,并成为制度性的惯例沿袭至今。此外,不断涌现的古代墓志,完整清晰的家族世系,以及丰富浩瀚的史籍文献,均是我们进行姓氏考辨的重要依据。

日本学者福島恵《唐代粟特姓氏墓志的基础考察》(2005)就收罗康、安、曹、石、米、何、石等姓氏的墓志,并按四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能断为粟特人的墓志,二是粟特人可能性很高的墓志,三是不能明确是不是粟特人的墓志,四是本人非粟特姓氏而配偶是粟特姓氏的墓志。作者将此结果与《元和姓纂》等氏族系谱进行对照,得出“安”“康”“米”姓是粟特人的可能性极大的结论。本书即以康、安二姓入手,在梳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分析,力求寻出若干带有限定特征的区分标识,以此作为民族姓氏关注者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