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自主性:用户拥有数据自主权
互联网是新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演进。从早期的Web 1.0到即将到来的Web 3.0,互联网实现了功能的多次迭代。
在Web 1.0时代,用户只能被动地浏览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内容,是内容消费者。在Web 2.0时代,除内容消费者的身份外,用户还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但用户创作内容的规则由平台制定,用户本身缺乏自主权。在Web 3.0时代,以往的网络体验限制将被打破,用户将拥有更多自主权,如图1-2所示。
1.自主管理身份
在Web 2.0时代,用户可以在不同平台建立不同的数字身份,但缺乏管理数字身份的自主权。数字身份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存在,一旦平台关闭,用户在其中的数字身份也将不复存在。同时,不同互联网平台中的数字身份相互独立,难以实现互通,这为用户管理数字身份带来诸多不便。而在Web 3.0时代,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全新的分布式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实现数字身份的去中心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数字身份不依托某一互联网平台而存在,用户拥有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图1-2 Web 3.0赋予用户更多自主权
2.数据自主权
在Web 2.0时代,用户的数据由互联网平台方所掌控,用户要想使用平台,就必须允许其访问自身的部分数据。而一旦平台过度采集数据,就会侵害用户隐私,而且平台数据泄露会对用户造成很大困扰。在Web 3.0时代,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用户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用户可以自由决定自身数据与谁共享、作何用途等,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其他主体不能访问用户的隐私数据。
3.算法自主权
在Web 2.0时代,算法是互联网平台的专属工具,是其洞察用户需求、推送个性化内容的制胜法宝,但这也引发了大数据“杀熟”、过度激发等问题。而在Web 3.0时代,公开、透明的智能合约将赋予用户更多算法自主权。基于代码的透明性,用户能够对可能存在的算法滥用、算法偏见等进行检查,以保证算法的合理性。
4.构建新的信任与协作关系
在Web 2.0时代,基于互联网平台在资源、算法等方面的优势,其与用户难以形成对等的关系,同时在双方的协作过程中,也缺少一种完善的信任机制。这使得平台难以获得用户的完全信任。而在Web 3.0时代,所有的协作都可以基于智能合约实现,一旦触发了执行条件,智能合约就会自动执行,用户不必担心对方失约、毁约等问题。基于智能合约,用户与互联网平台能够在去信任化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协作。
总之,在Web 3.0时代,用户能够打破平台的限制,拥有更多自主权,获得更加自由的互联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