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围炉夜谈
好水川战役惨败,一万多宋军阵亡。在后方,一万多个家庭支离破碎,阵亡将士的家属悲痛欲绝,拦住韩琦一行,烧纸招魂、嚎啕大哭,场面极其凄凉(余观《东轩笔录》:“韩公遂举兵,次好水川,元昊设伏,我师陷没,大将任福死之,韩公遽还,至半涂,亡者之父兄妻子数千人号于马首,持故衣纸钱招魂而哭曰: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哀恸之声震天地,韩公掩泣驻马,不能进。”)
但韩琦最担心还不是这些阵亡将士家属的哭闹,而是朝廷的问责。
之前韩琦一直很顺利。
这次是他仕途上最大的挫折。
他的内心极度焦虑,情绪低落到了低点。
他去拜访了他的岳父崔立。
老爷子72岁,从工部侍郎(副部级)退下来后,就一直闭门谢客,种种花、遛遛鸟,终日以诗酒为乐。
某天晚上,翁婿二人围坐在火炉边上,开始了一场对韩琦人生最具有建设性指导意义的夜谈。
韩琦:父亲,我最近很苦闷。
崔老爷子:听说了,是因为好水川这个事情?
韩琦:是的。
崔老爷子:那你现在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呢?
韩琦:对西夏采取主动进攻是我提的建议。现在任福在好水川全军覆没,官家(赵桢)肯定是要追究责任的,我恐怕难逃其咎?
崔老爷子: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韩琦:上书准备请求责罚。
崔老爷子:上书是要的,但为官之道的精髓在于一个变、一个熬。这个变就是要抓住核心顺势而为。核心是什么?是官家(赵桢)的主观看法。祸是你闯的,但锅是否一定要你一个人来背则未必。
韩琦:父亲,此话怎讲?
崔老爷子:要善于把握官家(赵桢)的心性,并适当引导其看法。
韩琦:如何引导呢?
崔老爷子:比如,你是不是做了派任福出击前后夹击李元昊的决策?但决策执行的情况如何?手下有没有过错?这里面是不是可以做做文章?又比如,在朝廷采纳了你主动出击的战略决策之后,其他人有没有坚决执行?这些都是可以做文章,可以将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的地方。关键是你要动用人脉做好工作,我也会尽力帮忙的,帮你度过这个难关。
韩琦:感谢父亲。
崔老爷子:你之前一直很顺,难免有点心高气傲。这次受点挫折,对你来讲可能是好事。你要知道,人到了一定的位置,并不是这个人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底下的人都揣摩着他的心思,顺着他的意思来做事情。你将来有一天真的做了宰相,也要适当保持清醒,方可保全家族万全。
韩琦:知道了,父亲。
崔老爷子:这个就是变,就是要随机应变,一切顺着官家(赵桢)的势来做事情。第二个就是熬。现在你犯了错,盯着你的人肯定不少。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这个时候不要为自己争辩。有了委屈不声张,有了误解不辩解,坚守一个熬字,以时间换空间。你放心,这段时间,我们圈子里的“朋友”在关键时刻自然会替你说话。
韩琦:好的。
崔老爷子:当然,熬不是让你躺平不干事,消极沉沦。相反,在逆境中你更应积极主动。范仲淹的防守之策现在看来是正确,你要与他亲近,多向他学习。
韩琦:那我岂不是为他人作嫁妆?
崔老爷子:你要放开眼界,放大格局。范仲淹是个书呆子,容易得罪人。就算他品德非常高尚,但还是会有人在背后说他虚伪。他是个没有圈子的人,在官场混不长久的。而且现在50多岁了,没什么前途可与你冲突的。你现在在低谷,要学会积蓄力量,团结周边的人。范仲淹在朝中还是有不少门生和钦佩他为人的人,这些人的力量不可小觑。
韩琦:谢谢父亲的教诲。我会铭记在心。
一个晚上的深入交流,崔老爷子给韩琦留下来宝贵的官场生存之道,这是他给女婿最后的强有力助攻。
两年后,崔老爷子溘然长逝。
以后的路,韩琦将独立前行。
这次围炉夜谈之后,韩琦立即自书朝廷,请求处分。
谏官孙沔上书,请求削减韩琦薪水,同时鉴于前线战事吃紧,建议朝廷考虑暂时保留韩琦职务,戴罪立功(毕沅《续资治通鉴》:“任福军败,琦即上章自劾。谏官孙沔等请削琦官三五资,仍居旧职,俾立后效”)。
韩琦的老上司夏竦上报,根据前线将士回忆,见到过韩琦给任福的诫勉书信,要求任福不要贪功冒进(毕沅《续资治通鉴》:“会夏竦奏琦尝以檄戒福见利轻进,帝知罪不专在琦,手诏慰抚之”)。
宋庠(即宋郊。以为有政敌说“宋”是大宋的名号,“郊”是“交”的谐音,名字不吉利,不能提拔。没办法,宋郊只能改名宋庠(xiáng))上书,说范仲淹在战时与李元昊私通书信,应该处斩(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庠因言仲淹可斩”)。
水是越搅越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