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交锋地带
中国历史上的国都迁移,在北宋灭亡以前,尽管也有南北对峙的时刻,但大势仍是沿着西安—洛阳—开封这样从西向东摆动的走势。而以北宋的灭亡和开封的沦陷为标志,中国国都的长期迁移走势,转向了从北向南的摆动。
在先秦时期,夏商周的都城营建主要着眼于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的拓展,所以才会选择郑州、安阳、洛阳这些位处当时天下之中的城市作为国都。即使在两汉和隋唐时期,都城的选择在长安和洛阳之间长期摇摆,也仍然着眼于黄河流域的开发经营。
但这并未脱离农业民族的经营视野,在从西向东的都城选址摆荡之中,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即将开始剧烈地冲击南方农业民族的建都视野。
公元398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内)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此后,北魏以平城为基地,先后吞并了后燕、夏、北燕、北凉,逐步统一了北方。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以便进一步控制中原,争夺南方。
大同与北京仅有三百多公里之遥,如果摊开中国地图,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北魏时期的平城,以及后来的辽、金、元时期的游牧民族所选择的北京,都刚好在中国400毫米年降雨量等值线的边缘,这恰好也是一个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游牧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
也就是说,在中国十大古都的选择过程中,平城与北京的崛起,是游牧民族出于南下争夺中原的视野和定位的考量。
作为游牧民族,在鲜卑人看来,平城是他们进入农业区后所深入营建的大城市,这也是鲜卑人在选择迁都位处中原腹地的洛阳之前,用来经略南方的前沿阵地。
而对于后来的契丹人(辽国)、女真人(金国)和蒙古人(元朝)来说,他们选择在大同附近的北京营建王城和国都,核心原因之一也是这里刚好处于游牧区与农业区的交界,北京是他们南下中原所夺取的第一座大城市,并且是华北平原重镇,有利于他们以此为跳板南下进攻华北平原,进而逐鹿中原,攻占全国。
另外,北京还有个好处,就是相对于长安、洛阳、开封等中原腹地城市更加凉爽宜人,即使在最热的月份,北京平均温度也要比前几个城市低2℃—5℃。例如公元496年,当时北魏已经从平城南下迁都洛阳三年,结果皇太子拓跋恂竟因厌恶南方的炎热天气和生活习俗,试图逃回平城,发动叛乱,这惹得孝文帝大怒,最终将太子拓跋恂赐死。
到了公元946年,契丹军队攻破开封,灭了后晋,但几个月后就匆匆撤回北方,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契丹人不习惯开封夏季湿热的天气。
从心理原因分析,无论是鲜卑、契丹、女真、蒙古还是满族,当时这些民族的人口往往只有百万甚至数十万人,当这些人口稀少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试图南下君临南方的农业帝国时,面对南方数千万、明清时期甚至上亿的汉族人口时,这些少数民族难免存在一种潜在的心理恐惧,因此他们立都平城和北京,也有一个考虑:一旦在南方失败,起码平城和北京距离他们的老巢还比较近,可以随时撤退。
公元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进攻元大都(今北京),仓皇之下,元顺帝决定撤离北京,逃回北方草原,逃亡前他悻悻地说:“我岂能再学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
可见,北方游牧民族选择平城和北京立都,在心理层面是将其作为毗邻故乡的后路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