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哲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言

给哲学下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我们最有可能达成一致的观点是:哲学大约于2500年前起源于古希腊。在此期间,哲学与其他众多学科分离,或者说共同发展,却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如果你明天要报名去上哲学课,那么你会发现:尽管课上讨论的都是诸如“上帝的存在”“心灵的本质”或“完美的政治体制”一类的问题,但严格意义上讲,你并不是在讨论神学、心理学或政治学。

哲学之所以能独立于其他学科,就在于它探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答案。这种独立性甚至体现在它触及其他学科对象的时候,简单来说,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本质越是深入和深刻,我们就越有可能在进行哲学思辨。物理学家也许会问:宇宙是如何起源的?但他们不会进一步追问这种起源的原因,甚或人类存在的意义。心理学家也许会试图去理解心灵起作用的方式,但不太可能通过探索“我们如何知道他心是否如我心”(即便我们假设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某种实验的验证)这类问题而申请到资助。诚然,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叉,但我也并不想要提倡我们应该(或者说可能)在它们之间划一条明确的学科分界线。事实上,哲学家从自己初创的探索领域中被“驱逐”出去的情况在哲学史中不胜枚举(物理学和心理学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我想指出的仅仅是:哲学所探寻的答案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

要理解哲学的这种独立性,最佳的方式无疑是一头猛扎进“哲学的汪洋”之中——而这正是本书发挥作用的地方。当然,我并不奢望通过这样一本小书就能让读者对哲学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因为本书无论从内容的深度或是细节的完善度上都未能达到这一目标——但试问又有哪一本书能做到这一点呢?相反,本书试图用浅显易懂的、有趣的、穿插着幽默叙述的方式,来解读哲学中的一些关键理论、核心概念、主要发展历程以及思想大家。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激发出足够的好奇心,以便进一步深入了解哲学(为此,本书结尾处还列有一个简短的术语表)。在阅读过程中,以及在理解哲学家们的各种争论(很多争论至今仍未平息)的过程中,你们可能会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体会。无论如何,总会比光读这篇简介要强得多!

本书大体上采用了时间顺序的方法来梳理这门学科——涵盖了从古希腊到当代的哲学史——研究了哲学界的几个主要领域,其中包括:形而上学(存在及存在者的本质)、认识论(即知识的理论,讨论了“我们能知道什么”和“我们如何认识事物”;以及确定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政治哲学(涉及政体的最佳形式;个人的自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伦理学(涉及善的本质;“我们为什么应该为善”;行为的正当性)、美学(艺术哲学——涉及美的本质;艺术和真理)、心灵哲学(涉及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意识的本质)、宗教哲学(涉及上帝存在的论证;恶的问题)以及科学哲学(涉及科学理论的本质;“我们如何能确保科学的真理”)。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对哲学学科的严格分类——通常我们所探讨的主题可能会跨越多个领域,也或者可以被归入上文中未涉及的其他哲学领域——然而,为了简明起见,我已经尽可能地做了粗略的分类(希望读者能够谅解)。我们也用了类似的方法来划分哲学家的“流派”,这一划分方法仅仅是为了说明某一哲学家大致的研究方向,而不代表他就真的分属于任一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派别。

我还要提醒读者们注意:本书所涵盖的内容(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例外情况之外)主要是“西方”哲学。我这样做并不是要贬低其他传统思想的重要性,只是要去探讨那些被大多数人视作是“哲学”的内容(如果人们在本书中没有发现这些内容的话,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我的这种做法或许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满意,但是本书涉及的主题和思想家本来就不是为了对他们做出定论——就像我说的那样,本书只是希望为进一步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且,就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来说,比如“哲学到底是什么”以及“哲学到底在干什么”,本书已经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