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6 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发生在德国魏玛共和国(指1918年至1933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事件也许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案例。当时,政府不顾货币所代表的经济价值而加印货币,导致人民生活迅速失控。想了解那次危机的读者可以阅读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son)的著作《当货币死亡:魏玛德国赤字开支、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噩梦》(When money dies: the nightmare of deficit spending)。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公共开支是完全不可持续的。有人假设,如果德国当年打了胜仗,是完全有能力偿还公共债务的,但溃败后的战争赔偿让德国政府无力偿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降到谷底,国内出现了物资短缺,进而政府开始印刷钞票。德国政府在战时关闭了股票市场,禁止公布汇率,成功掩盖了货币流通量与实际经济价值失衡的真相。德国马克的剧烈贬值也推升了进口商品的价格。首当其冲的当数工薪阶层,他们发现物价每周,甚至每天都在上涨,货币越来越多,但能买到的商品越来越少。

汇率的下跌极大地增加了战争赔款的分期成本,而战争赔款是以黄金计价的,德国马克兑换美元的汇率从战前的4∶1上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330∶1。但之后的情况还要严重得多,为了购买用于战争赔款的硬通货,德国政府决定加印马克,这反过来致使马克进一步贬值——1923年,德国马克兑换美元的汇率甚至上升到42 000亿比1。[3]

这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战争后德国的粮食价格飙升了30~40倍,而薪资的增长率却低得多。商品一上架就被哄抢一空,因为人们担忧下一周的价格会更高。虽然通货膨胀在一段时间内暂时放缓,但1922年至1923年又气势汹汹地卷土重来,一个四口之家在9个月内的生活开销从370马克上升到2 600马克。当时人们推着满载钞票的独轮车去买一条面包的场景被拍摄下来,并成了标志性照片广为流传。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政府发行了票面价值10 000亿的马克纸币。虽然这场货币危机最终被控制住了,但在当时引发了社会动荡。

此后,类似的货币危机在阿根廷、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国家反复上演,似乎当地政府并未吸取大肆印钞的教训——它不仅仅是经济手段,更是将国民置于水深火热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