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主流持续改进理论的发展和演进
最早的时候,持续改进只是质量管理领域针对“检验”而来的一个理念。在早期的质量管理中,检验环节是不可或缺的。检验环节的价值是在产品出厂前把好最后一道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后来,人们认识到,如果从材料到零件再到产品成型的每道工序都减少误差或瑕疵,那么产品成型时自然是合格的。检验作为一道工序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真正需要的,是连续不断地对生产流程、工艺方法等进行改进,从而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因此,持续改进理论被提出以后,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理念。
随后,在戴明博士和罗马尼亚的约瑟夫·M.朱兰(Joseph M.Juran)博士等宗师级专家的研究、实践、发展和推广下,持续改进理论超出了质量管理的范畴,发展为一种变革模式,持续改进理论开始作为一种管理理念进入新阶段,包含了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内涵。持续改进理论要求企业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仅要持续解决问题,积累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而且要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形成不断创新和迭代的文化;克服企业发展中不断遇到的困难,通过全员参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使改进活动目标化、日常化、制度化,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持续螺旋式上升,促进企业快速平稳发展。
持续改进理论的本质演变为持续进行的内部变革,这些变革可能涉及流程、组织、规则、政策、方法、技能等企业经营领域的一切行为。持续改进所产生的持续变革,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循环活动,这些变革由客户需求而生,因客户而存在。一个企业如果能够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进行内部变革,那么这家企业就是有生命力的。一家能够持续改进的企业,并非指一家总在改进产品质量的公司,而是指一家能够驱动整个组织向着满足市场需求而不断改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