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的心事: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义社十兄弟

通过“黄袍加身”与鲁智深故事,可以把后周与宋朝的两位开国皇帝——郭威与赵匡胤深度地结合起来。他们都是武人心目中的英雄豪杰,深受军队的拥护与爱戴。从郭威与赵匡胤的角度讲,他们的发迹变泰也主要依靠在军队中结拜的兄弟们,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模式也是通过《水浒传》的梁山好汉而广为人知。

郭威早年曾同一帮情投意合的中下级军官结为生死兄弟,号称“十军主”。他们中有一个叫李琼的人,认定郭威将来一定大富大贵,因此找了一个机会与郭威等人刺臂盟誓,说我们十个人,能耐、出息各不相同,有的人将来可能会当皇帝,有些人也就能当个将军,但无论谁发达了,都不要忘了共享富贵,“凡我十人,龙蛇混合,异日富贵无相忘,苟渝此言,神降之罚”(5),后来郭威正是依靠“十军主”的支持和拥戴一举登上皇帝宝座。21岁就离家闯荡的赵匡胤,深知结交朋友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经营,赵匡胤身边终于有了一帮铁哥们,号称“义社十兄弟”。他们是: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这些人大都在后汉初年投入郭威麾下,后来渐渐成为赵匡胤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铁哥们。经过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到了后周末期,由于赵匡胤晋升最快、官职最高,很自然地成了义社兄弟的首领。而这时,赵匡胤的这些义社兄弟都已成为禁军的中高级将领,如石守信和王审琦分别任殿前都指挥使和殿前都虞候;韩重赟则是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李继勋在高平之战后升任殿前都虞候;刘廷让任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等人应当也是禁军中级以上军官。这帮弟兄自然迫切希望自己的结义大哥能够入主皇宫,自己也好跟着获得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赵匡胤是靠结拜兄弟发动了陈桥兵变,那么他的亲弟弟赵光义有没有参与兵变呢?这个问题在宋代史书中有完全不同的记载。在官方史书中,赵光义不但出现在陈桥兵变的现场,而且是这次兵变的重要策划者,在将士们“叫呼而起,声震原野”时,是他与赵普一起进入赵匡胤的大营劝进:“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6)按照宋朝的修史制度,新皇帝要为前面一位皇帝修一部称为《实录》的编年体史书,赵光义就为皇兄修《太祖实录》,修成后赵光义直接审查,对其中某些内容极其不满,下令重修。重修《太祖实录》的任务给史官们造成极大的压力,有人因此抑郁而终,直到赵光义去世,新版《太祖实录》也没修成,这个工作拖延到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时代。参与新修《太祖实录》的史官中有位王禹偁,就与主持重修工作的宰相闹翻了而被贬官,去世时才48岁。他被贬官的原因就是认为新版《太祖实录》的记载与事实严重不符,他说我的学生时代是在太祖朝度过的,我了解的那段历史与现在官方史书的说法很不一样,我应该把这些记录下来。于是写了一本《建隆遗事》记载他所知道的太祖朝初年的史实。

这本《建隆遗事》当然触犯很多政治忌讳,不可能公开发表,但大家对王禹偁记载的内容十分感兴趣,这样就成了宋朝有名的禁书。北宋时这部书还在小范围内秘密流传,到南宋就已经失传了。但因为是热门禁书,南宋时还有书商伪造了一部《建隆遗事》在市场上流传。这部书虽早已失传,但北宋时看过这部书的邵伯温把他有兴趣的内容摘抄在笔记中,现在还能从《邵氏闻见录》中读到《建隆遗事》记载“陈桥兵变”的片段:

杜太后度量恢廓,有才智,国初内助为多。上初自陈桥即帝位,进兵入城,人先报曰:“点检(上时官为点检)已作天子归矣!”时后寝未兴,闻报,安卧不答,晋王辈皆惊跃奔马出迎(晋王后受命,是为太宗)。斯须有上亲信人至,入白后,后乃徐徐而起曰:“吾儿素有大志,果有今日矣。”(7)

杜太后是宋太祖的母亲。听到赵匡胤发动兵变当上皇帝的消息时,还没有起床的杜太后没有特别的反应,不慌不忙继续睡觉,直到赵匡胤派出亲信向母亲报告时,杜太后才起床夸她的儿子真有出息。重要的是夹在中间的一句话,“晋王辈皆惊跃奔马出迎”。“晋王”是赵光义在太祖时代的封爵,他听说陈桥兵变的消息时非常吃惊,立即跃马出城去迎接赵匡胤。这就说明赵光义既没有参与陈桥兵变的谋划,更不在陈桥兵变的现场。后来官方史书说他在现场指挥兵变的记载,当然是他儿子宋真宗编造出来的,而王禹偁就是因为反对篡改历史而被贬官。

赵匡胤以江湖好汉的身份当上皇帝,建立宋朝以后也保持着早年的行事风格,不屑于宫廷与官场虚伪狡诈,《宋史》称他是“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赵匡胤喜欢到处游历,早年就不愿意整天待在官衙内,称帝后还是经常微服私访。有臣僚提醒他这样做非常不安全,他却不以为然,说“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8)赵普认为既然当了皇帝,那么对于早年的一些仇人就应该打击报复一下,赵匡胤却说那时候他们又不知道我们有朝一日会当天子或宰相,大家都是苦出身,何苦相互为难。(9)

赵匡胤始终是那种喜欢武艺与饮酒的豪杰大丈夫。当上皇帝之后,大概再也没有人敢与他较量武艺,他不甘寂寞,身边召集了数十位内侍太监,都是一流的大内高手。有一次,地方献上一只威猛的老虎,赵匡胤让人拿整个的羊前腿喂老虎。结果老虎吃得太猛,有一根羊腿骨横鲠于虎口。这时赵匡胤瞟了一下左右,有一位叫李承训的内侍伸手就从虎口中取出了羊腿骨而毫发无损。只不过在身边养一群大内高手,在给赵匡胤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致命的危险。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页。

(2)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6页。

(3)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第187—188页。

(4)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10《周书一·太祖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448页。

(5)脱脱:《宋史》卷261《李琼传》,第9031页。

(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页。

(7)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7,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5页。

(8)脱脱:《宋史》卷3《太祖本纪三》,第49页。

(9)脱脱:《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