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2018年8月底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国际儒学论坛“中华文明的自信力与传播力”的论文集。出席论坛的有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秘鲁、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学者。

国际儒联是一个以研究与传播儒学文化、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为宗旨的国际学术组织,成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国际儒联把建设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和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平台作为工作重点,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在世界各大洲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温哥华国际论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是具有独立起源,并保持了连续性的悠久文明,它蕴含着指导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及超越时空的思维方式。它在动态发展变化中形成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格局,对人类的和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交流融合的趋势加快;人类面对的危机挑战越来越多。世界文明的转型、文化的繁荣、全球治理的探索,无不呼唤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能够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什么样的智慧和启示,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变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温哥华国际论坛的一个初衷,就是想通过邀请国际学者来讨论,充分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多元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对自身的文明保持高度的自觉和自信。

研究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吸取它与外来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经验,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是我们这次国际论坛的基本目的。研究这么一个大问题,涉及很多领域。在此,我想从儒联工作的角度,也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一下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传播融合的机制特征,以及如何加强中华思想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第一,不同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起初发生在知识阶层和精英阶层。这是因为不同文化的融合必须是思想文化产生共鸣,选择、吸收、创新的过程。历史上这个过程首先发生在各国、各个民族及知识阶层和精英阶层之间。汤因比在总结中华文明为什么具有连续性时,认为正是中国文人阶层在中国官僚体制中的延续性,以及科举制度的作用,从而保持了中华文明史的连续性。这是对知识阶层在文明传播中所起作用的非常重要的评价。这一点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从事儒学工作和在与大量学者接触中的感悟。

第二,实现文化融合是文明传播融合的核心机制。历史上中华文化无论是在诸子百家之间,还是对外域文化的吸收借鉴,其创新发展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如中华文化对印度佛学的吸收,形成本土化的中国的佛学;欧洲启蒙运动对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吸收借鉴;宋明理学以儒学为基础,对佛学、道学的吸收整合;还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以思想文化为内核,通过互相选择吸收,求同存异,哲学诠释,形成新的学术形态和文化形态的过程。思想文化的结合,就是文明。广义的文明包括物质文化、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融会贯通的核心机制。这里面思想、文化、哲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经典的翻译传递是重点工程。文明的隔阂首先是语言的隔阂,其次是文化的隔阂。文化经典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在生存发展中形成的思想结晶,承载了不同文明的核心思想。所以文化经典的翻译传递是打通语言文化隔阂的关键。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无论是“东学西渐”还是“西学东渐”都无不以经典的翻译传递为先导和桥梁。历史上中国对印度佛经的翻译,欧洲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经典的吸收,朝鲜、日本等国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传递、整理,都可称作是巨大的文化工程。简而言之,总结这些历史的经验,对我们研究当代经典的内外因阐释都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的内向特征。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中显示出稳定、连续、凝聚等特点。但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就显示出内向的特征。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中国对外语文化的学习是非常积极主动的,而向外面传播自己的文化,则有一些被动的倾向,大多是依靠外国传教士和所在国的学者。近代儒学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前期当然是一种附属关系,但后期是通过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和“遣唐使”到中国。特别是刚开始,中华文化向欧洲的传播,主要由传教士承担。

比较西方文明,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显示出一种内向的特征,但是它的凝聚力是非常强大的。当前,面对道德危机、安全危机、生态危机、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等挑战。人类正经历着一个文明重建的过程,首先要克服国家族群的偏狭,树立整体的文明观,站在全人类角度来引导文明的发展趋势。其次是反思以西方文明为代表,注重科技驱动,单纯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一模式。如何从不同文明中寻找共同的价值理念,建立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文化新秩序。再次,各文明形态在平等、尊重、包容的基础上开展文明对话,促进互相了解,这是一条必经之道路,没有了解和理解就谈不上升华。所以这次我们论坛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华文明的自信力与传播力。我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就是一种整体的文明观,并且代表人类发展到现在,对全人类的一种高度的自觉和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局面。我们好多学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做了许多的工作。特别是海外华人,以他们熟悉语言和当地环境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和许许多多在海外的文化机构和华人华侨一起,做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且潜力还很大。当然,在当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外传播的意识淡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不强,体现不出中华文明整体的精神风貌。

上述对历史上中华文化传播机制特点的分析,或许可以为我们研究和开展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经验和启示。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会贯通,只有深入思想文化层面,才能触及文明内部的神经,引起文明内核的化学反应,实现它在世界文明格局当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我觉得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中,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强化传播意识,转变传播的观念,由被动转为主动,紧紧抓住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矛盾。在这个方面应该尽快地赶上去,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们这个话题的讨论今后还会继续,希望有更多的海内外学者参与。

是为序。

牛喜平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