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退休之前的高光时刻
曾有人说,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享受生活的载体。
2017年,我的职业生涯的终点已清晰可见。在主持人岗位上干了30多年,青春的枝叶正哗哗飘落,能光荣退休何尝不是件幸事?而《星空朗读》的火爆,把我又推上了人生高点。
《星空朗读》是浙江之声首创的全媒体户外朗读节目,以中外经典名篇美文为题材,集合主播、素人共同参与。以朗读的形式,融入山水实景呈现好声音、好意境。
2017年9月17日,作为《星空朗读》首发,我们6位主播一起去往4700多公里外的新疆阿克苏,慰问在那里的浙江籍援疆干部。首演非常成功,被誉为高品质文化援疆活动。四天行程一万多公里、如快闪般的阿克苏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感动与美好,从此我和《星空朗读》结缘。
2018年5月26日,王萍在台州三门亭旁起义旧址参加“星空朗读·浙江红旗第一飘”专场朗诵会。
我和许一零搭档主播的《老人与海》,被业界称作教科书式的精品典范,也成为《星空朗读》演出活动的保留节目,因而每场《星空朗读》演出活动,我基本上都会参加,仅2018、2019年就各有20多场,同事们调侃说,王老师去过的地方就是《星空朗读》的路线图。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展示了老人与命运抗争永不服输的精神。我们选取其中四分多钟的片段来朗读,小说的精神气概契合我们的浙江精神,而且小说知名度高,因而容易产生共情。
从直播台走向大舞台,对习惯面对话筒的广播人来说是升级换代。熟悉的话筒变成了炫酷的舞台、华美的灯光、动人的音乐,展现在我眼前的一切是那么鲜活、生动、新奇又陌生。一次次从幕后走向台前,一场又一场的历练、学习、总结,从胆怯走向沉稳、走向成熟。和搭档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每一场,我们都情绪饱满、全情投入。
我们用声音演绎作品,感动观众,他们用掌声、用微笑、用眼睛里闪烁的泪光给我们以激励。
主播维琳在她的朋友圈写道:王老师和一零的《老人与海》陪着《星空朗读》从南疆朗诵到东海。今晚聆听,眼睛湿润了。冬天的星空,冷吗?冷。我们在一起,暖吗?暖。终有一天我们会老去,回望星空之下,我们会不会热泪盈眶?台上、台下感动于这种人文精神,这种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共鸣。这是经典的魅力,也是真情的力量。
2017年11月,《星空朗读》走进杭州西湖区龙坞茶镇。那天冷空气突然降临,天气很冷。剧场里音乐响起,许一零用他低沉、浑厚的声音深情朗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以沉静的力量和人文情怀触动观众的内心。主播的倾情演绎让人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星空朗读》的魅力所在,台上、台下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满含泪花。在我看来,这泪花意义非凡,那是对我们付出的认可和肯定。2018年,《星空朗读》获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点名表扬。
通常接下一场活动,就像按下了流水线的开关,即刻建群开始高速运转:联络、沟通、落实场地,准备文案写串词、选作品找配乐,大到做大屏,小到做手卡……忙到六亲不认、日夜不分。没有专职人员,而且每天日常播出的节目不能停,参加活动的主持人的付出可想而知,台上他们是朗读者、主持人、美好声音的传播者,台下他们变身成策划、编剧、导演、场记、舞台监督。没有经验,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就边干边学。
出差的机会多了,和同事们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发现后台很有戏,那是另一种忙乱。我试着用手机拍一些有趣的照片发朋友圈,居然大受欢迎,每场活动结束,小伙伴会坐等我的朋友圈。其中有三张照片上了《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题目是“《星空》下的三个镜头”。
2018年6月26日,王萍在台州椒江参加《星空朗读》活动。
镜头一:一张模糊的照片
7月15日,《星空朗读》走进宁波溪口,当天气温38℃,一个标准的高温天。夜幕降临,演出准时开始,工作人员来催场。我从一位妈妈身边走过,她远远地站在观众席旁,眼睛盯着舞台,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我不禁心里犯嘀咕,又热又吵带这么小的孩子来干吗?匆匆走过又似乎有些眼熟,便转过头又看了一眼。是我们频道的业务员陈虹,刚生完孩子四个月,一个正在哺乳期的年轻妈妈。业务员的工作每天东奔西走,陈虹出差到哪里就把孩子带到哪里,只为不影响工作。鼻子一酸,我拍下了一张模糊的照片。
镜头二:一张不雅的照片
还是在宁波溪口,为了保持最好的状态,主持人登台前通常不吃饭。那天演出结束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为节省开支,距杭州三小时以内车程,我们都是连夜赶回不在当地住宿。紧张了一天,此时已饥肠辘辘,没时间吃饭,更别说坐高桌、低板凳了。实在太饿了,在等人的间隙,金话筒维琳、主播崔麒就蹲在马路边扒拉几口盒饭对付。这一幕被热心的观众看到,非要拉我们去饭店,我们婉言谢绝。他们不知道日常播出是不能耽误的,这些主播有的要赶回去直接上夜班,有的凌晨5点要上早班。于是我拍下了这张“不雅”的照片。
镜头三:一张怪异的照片
8月18日,《星空朗读》来到湖州,那是一个光芒万丈、气温40℃的高温天,没有一丝风。演出是在爱山广场,白天走位彩排,舞台无遮无拦,大家都暴露在火辣辣的阳光下,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主持人思宁日光过敏,晒得满脸通红,为了保证晚上的演出,她把白色的纸巾贴了满脸,只为眼睛留了条缝。我拍下了这张怪异的照片。
台前幕后的同事们就像流水线上的一颗颗螺丝钉,在岗坚守尽职尽责。只有在热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好。正是这样一个不计得失、忘我奉献的团队使得《星空朗读》一路走来热度不减,拿奖拿到手软。
幕后花絮前前后后我拍了有上千张,有轻松诙谐的,也有感人至深的。这些随手拍还为频道年终总结提供了不少素材,年会上使用的图片80%出自我的随手拍,还有人因此评上了季度之星。小伙伴们说,干了多少活领导看不见不要紧,一定得让王老师看见。
2019年5月25日,王萍与中国之声播音员忠诚(右一)在浙江广电事业70年“声动中国”主题晚会上朗读。
除了一年几十场的活动,我的本职工作是主持一档日播节目《天天服务台》,这是浙江广播媒体中创办最早的公益养生节目。365天播出365期,我一天都不落下。过去,每天上班下班编稿录音,时间的流逝是模糊的;现在,一场接一场的《星空朗读》让每天都不一样,特别珍惜每一次和同事们相处的时间。每场活动拍花絮、拍录像、剪视频、发抖音成了我的拿手戏,各种软件功能玩得比年轻人还熟练。
2018年频道人员调整,节目中心成了年轻主持人扎堆儿的地方。随着老同事一个个退休,我成了节目中心最年长的姐姐。我就把花絮拍摄延伸到办公室,还搞了个《编辑部的故事》抖音搞笑系列,都是主持人工作之外的事儿。他们活泼开朗、精力充沛,能说会道、能唱会演,还喜欢恶搞。我一举起手机他们就戏精附体,各种现编现演,诞生了一段段搞笑又滑稽的视频。大家开心,我也自得其乐,日子也变得有滋有味。
我们腾出一张办公桌当茶桌,买来茶壶、茶叶。做健康节目十几年,我知道茶是最好的饮品,知道什么季节喝什么茶。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我就拎个大水壶去打水、洗茶,提早把茶煮好。同事们出差、采访回来都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放在茶桌上。后来,零食、小吃、时令鲜果应有尽有。小伙伴开玩笑说,出差回来都别忘了给王老师“交租子”啊。小小茶桌有吃有喝,小伙伴累了、渴了、饿了,都会来这里吃点喝点,聊上几句,放放轻松。其他办公室的同事看着眼馋,也纷纷来凑热闹。他们说,只要王老师在,办公室就有烟火气,有家的感觉。我挺感动,生活会因为热情而明亮,这也是我在找的感觉。
活动是全年接续、户外展开的,其间有风和日丽,也有台风暴雨,有高温酷暑,也有冰天雪地。中秋家家团圆时我们在路上,新年钟声响起时我们在现场。前一场活动还没结束,下一场活动就已建群。当忙碌成为一种常态,日子反而变得简单了,只剩下工作在无缝衔接。
每天和年轻的同事一起东奔西跑,彼此感情越发深厚。在2020年年会上有一个环节:说出过去一年你认为重要的一件事。问到主持人潇磊时,他说:“过去这一年最大的事就是王老师要退休了,也说不上她哪儿好,她在就很舒服,我觉得这是大事。”当时就泪目了,我的本意是年龄到了就静静地毕业(退休)离开,最后竟成了高光时刻。很欣慰生命中有这么一段时光和同事们一起度过,在工作上获得了信心,在生活上仿佛也找到了快乐的源泉,没有什么能让我有如此的充实感。
面对新生活,内心保持沸腾,世界会为我绽放。我没有遗憾,只有千般不舍。谢谢你们,亲爱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