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整全
整全投资是一种成己达人、财道辅义的投资范式,它不仅重视投资的财务绩效,而且更重视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人格完善、心灵自由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类似,一门具体学科的发展通常都要经历四个基本阶段:模糊整体、感性局部、理智局部、理性综合。纵观全球投资实践和投资思想的发展历史,迄今投资学已经历了前三个阶段,正在向理性综合阶段演进。
第一阶段(模糊整体阶段)对应于1933年之前,资本市场如赌场,投资者凭借赌徒般的狡诈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操纵价格,牟取暴利。在此阶段,投资者参与市场所需的技巧最好是靠观察和亲身体验获得,读书并非有效的办法。针对此阶段的乱象,小弗雷德·施韦德(Fred Schwed, Jr,1940)写道:“俗语道:华尔街,一头是摇篮,另一头是坟墓。这句话很精辟,但并不完整。它忽略了中间的幼儿园。”
第二阶段(感性局部阶段)以1933年美国颁布《证券法》和1934年颁布《证券交易法》为标志,投资者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合同条文、进行财务分析计算和调查对方资信,投资市场变得较为安全,投资活动逐渐大众化,投资学教科书作为普及性工具开始出现。格雷厄姆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和1949年出版的《聪明的投资者》,成为价值投资的经典力作,格雷厄姆也因此被誉为华尔街教父和投资领域的达尔文。
第三个阶段(理智局部阶段)自1950年代至今,标志事件是经典投资理论的产生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经典投资理论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有效市场假说(EMH)为代表。从整全投资的视角看,经典投资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遗漏了投资主体(及主体的完善)和非金融投资领域(人力资本投资和ESG投资)。
目前,投资理论和实践有必要发展到第四阶段(理性综合阶段)。张磊(2020)认为:“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资本的属性,在人、社会、自然和资本之间,应该做出怎样的平衡?如果通过投资实现的资本配置不能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是将社会推入一种荒蛮、冷漠、充满浪费的漩涡,人们无法获得伴随经济发展而应得的权利,企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那这样的资本有何意义呢?真正的良善资本,应当考虑短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随机和规律的关系,用更加理性的视角思考整体价值,专注于普惠意义的创新。在所有的价值维度中,不仅仅存在金融资本(股东利益),还存在人力资本(劳动者利益)、社会资本(社会公众利益)和自然资本(自然生态资源)等多种角度的考量。一条可行的新法则,应该致力于整体的繁荣发展,不应该以牺牲一些人而有利于他人作为结果,不能是零和游戏。最好的资本配置,应该是坚持长期主义,为有利于社会普遍利益的创新承担风险,以实现社会福祉的整体进步。回归人文关怀,是我们在价值投资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