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点名
杨庆亮叫韩田垄去把所有人都喊来,打算做一个简短的发言,布置一下未来几天的任务,顺便认识一下墩堡内的成员。
足足过了有将近两个时辰,韩田垄才十九个军户都集中了过来。
真他娘得太散漫了!杨庆亮把脸撸了下来。
看着总旗官面色不快,他陪着笑脸,小心翼翼地说:“总旗大人见谅!军户们除了当值,平常都忙着去干其他的营生糊口,所以想要在短时间内集齐他们着实不易……”
“去干其他的营生……”杨庆亮有点儿惊愕:“不是有田地吗?这四百八十七亩地还不够你们糊口吗?”
“总旗大人您刚来小矛墩,不太清楚我们的情况。”韩田垄解释道:“国朝初年的时候,每户有五十亩田地,但是慢慢的都被人侵吞了,现在基本上每个军户都没有田地了,这四百八十七亩山田算是公产,但是都在山坡上,取水不易,收成很差,但是税粮却很多,所以没什么人愿意耕种……”
“行了,我知道了,你不用说了!”
杨庆亮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也不能去责怪这些军户。他拿起花名册开始点卯。
“张承浩!”
“属下在!”一个头发花白,看着十分苍老的人站出来拱手应道。
杨庆亮看了看这个小旗,身形矮小瘦弱,面容干枯蜡黄,心里略微有些失望,没想到军户已经糜烂至此。
“谢振乾、纪大鹏!”
“属下在!”两名精壮的汉子拨开人群,一起走上来应道。
杨庆亮在看花名册的时候就对这两个夜不收留了心,现在看到本人,微微点了点头,心说总算还有点收获。
“你们谁叫谢振乾?谁叫纪大鹏?都会些什么武艺?”杨庆亮撂下花名册,不停地打量二人。
“回总旗大人的话,小人叫纪大鹏!”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回答说:“小人善使枪棍,弓马骑射虽不精通,却也不生疏,经常都有习练。”
“回总旗大人的话,小人叫谢振乾!”另外一个二十几岁的后生回答道:“小人善骑射,惯用马刀。”
杨庆亮仔细打量二人,纪大鹏长得极为粗壮,两块胸大肌高高地贲起,极具力量的美感;而谢振乾则长得蜂腰猿臂,弯腰拱手的时候,动作利索,显然是个身手敏捷之人。
“恩,好!”杨庆亮满意笑了笑:“你二人站到这边来。”这两个夜不收无疑是要重用的。
“是!”二人同声应道。
杨庆亮又开始点名:“朱绍全!”
“属下在!”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汉站了出来,虽不雄壮,却也身板结实。
“恩,很好!”杨庆亮点点头,又念道:“陆卫平!”
无人应答。
杨庆亮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又叫道:“陆卫平!”
“俺爹去城里帮工,赶不回来,俺娘让俺先来应卯……”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胆怯地说。
杨庆亮有心要发火,但看到那半大小子穿得破破烂烂,一副面黄肌瘦的模样,知道这些军户讨生活不易,又把火压了下去。
反正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打算了,如果将这些军户全都拿来当战兵,对于没有根基的杨庆亮来说,队伍中很容易就会各立山头。
现在这个样子最好,只需要遴选出其中几个有战力的军户,其他的军户还是干他们的老本行,种地吧。
那些难民出身的壮丁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成分地域都很芜杂,根本不可能拧成一股绳。他们没有背景没有派系,远离故土,只能跟自己一条心。
即便里面参杂了几个小矛墩原有的军户,他们人数太少,自己再注意一些,将他们打散安插,就不可能形成派系,掀起什么风浪了。
如此一来,自己的队伍当中就不会有山头出现。
杨庆亮挥了挥手,示意那小子下去。
那半大小子如释重负地又缩回到人群中。
杨庆亮将剩下的人一一点名,大概认了一遍。其中只有三四个人看上去身体素质还不错,其他不是太老就是太小,要么就是身体素质太过孱弱,根本就不如自己从成都府外挑选的那些难民。
其实挑选出来的难民除了瘦一点,身体素质并不差,素质太差的人早都死在逃难的路上了,况且那些壮丁又是从数万难民里百里挑一选出来的人,吃了这十几天的饱饭,现在不光是精神饱满,体格也开始逐渐壮硕起来,看上去都是些勇健之士。
点过卯之后,杨庆亮让军户中有营生要做的人都去忙去了,剩下的人,连家眷在内,全都集中起来,开始打扫卫生。
小矛墩内卫生太差,现在又涌进来一百多号人,滋生蚊蝇,万一发生疫病,那可以就麻烦了。所以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大扫除!
这些军户们虽然碍于他的权威不敢反对,但是明显有些消极怠工。他们认为,居家过日子难免有些邋遢,虽然有些臭味,但是闻惯了也就不觉得臭了。
杨庆亮告诉他们,不光要大扫除,还要修建十几间瓦房,另外以前的那些房屋也要修葺一下,如果谁家的房屋有破损,待会打扫完卫生,到程元直那里登记一下,修建房子的时候,请泥瓦匠顺便给修砌好。
军户们听了这话,这才高高兴兴地干起活来。
于是,众人一起动手,将墩堡内外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边,足足花了有一个时辰,最后清理出来好几大堆垃圾,用牛车全都运出堡外倒掉。
清理完毕之后,小矛墩立刻显得干净了许多,虽然还是很破旧,但起码看起来顺眼了许多。
杨庆亮命徐静江带上银子,与程元直一起带着泥瓦匠等人手,让韩田垄、张承浩领路到附近的集市村庄去购买砖瓦、木料、铁锹、泥抹子等工具,另外再请上几名泥瓦匠和木匠,一起来盖房。
到了下傍晚的时候,徐静江带着人回来了,拉回来一部分砖瓦、木料和工具,其他的东西等盖房的时候慢慢拉回来,反正一时也不能全部用上。
吃过了晚饭,杨庆亮安排家眷在墩堡内空闲的房间暂时住下,壮丁仍旧在墩堡外面住帐篷。
第二天上午,外面雇佣的泥瓦匠陆续到齐。由于只是建设一排平房及几间铁匠铺、皮匠铺、木匠铺等作坊,所以几个泥瓦匠在一起合计了小半个上午,也没画图纸,只在地上用石灰大概勾勒出地基的尺寸,然后便开始动工了。
杨庆亮命所有壮丁,以及小矛墩内有闲暇的军户一起动手,所以工程进度非常快,只两天的功夫,十五间瓦房的地基就全部挖好了。几个泥瓦匠开始砌墙,其他人则充当小工,挖土、和泥、运砖,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房屋的砖墙已经砌了一人高了。杨庆亮问了一下泥瓦匠和木匠,得知房屋要盖好的话,最快也还要十天。
这时,突然接到徐业东派来的小伙计报信,说是喇唬来捣乱。
杨庆亮心里惦念着商号里的事情,便给徐静江留了些银子,让他管理钱财,程元直管理人事以及其他杂务,自己则带着两个手下,骑着马直奔雅州商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