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蔡先生论钱财情,梁刺史话贫富怨
却说在众多工匠数月的辛苦建设下,至来年春时,一座傍着千倾绿波,环境清幽,错落有致的星岩书院,在包拯差使尹明的督促下,终矗立于端州城北宝月台。当星岩书院落成,包拯又领着通判徐闻,录事参军陆丰,虞候广宁诸官吏,并及艾虎、尹明陪同下亲临视察。况众人对包知州在到任之初就建此书院,乃为振兴端州文化教育之举,一时溢美之词、钦佩之语,不绝于耳。既而,包拯却向在场之人道:
“今书院落成,当聘请博学之士掌教授课,然不知地方有何高士愿出此力?诸位理应引见之。”
对此,徐通判亦是疑问的目光看向陆参军、广虞候诸人。然陆丰、广宁虽思索良久,又相继摇一摇头。这时,惟尹明近前施礼道:
“大人欲聘请书院掌教,能否容小可一言?”
见此,包拯忙道:“汝何须多礼,但说无妨。”
于是,尹明道:“据小可所知,此地金津坊有一位梁刺史,本名燮,字汝和,号梅峰,祖籍乃西京洛阳人。听闻梁老曾经弱冠之年高中进士,初任南雄州通判,后升河南监察御史,端州知州等。尝两度敕授端州刺史,为端州作出不少贡献,倍受地方百姓敬重,多年前退居于金津坊。今大人若愿相请,想必不能推辞。”
包拯听罢,点一点头道:“甚好,甚好!”
说话间,包拯已领着众人将书院游览一番,对各种设施置办恰当,表示满意。更有几位慕名而来的后生,小心的尾随一游,然不少好奇的乡民则远远的于书院外围观之。
次日,包拯遂领着艾虎、尹明赴金津坊,寻访梁刺史而去。当抵达金津坊,但见其村庄座落于牂牁江北岸,毗渡头而建,确实一幽雅之地。然寻得梁刺史居所,入府探问,却很是不巧,其家人告知,梁老今日早晨,与二友人至端州城西,游梅庵去矣。因此,包拯诸人忙辞别返回,径直取道梅庵而来。
这梅庵位于端州城西郊,相传唐朝时惠能喜梅,客居端州城西岗时,曾于岗上植梅,以锡杖掘井。至宋太宗至道二年,有一位智远和尚为纪念惠能,在此处建庵,取名梅庵。梅庵四周筑有围墙,建有山门,正殿乃大雄宝殿、六祖殿,并建前后两廊相连;附建有众缘堂、荃香室、常光亭、六云亭、碑廊、梅园等。
当包拯诸人步入梅庵,访寻至梅园,远远的就见梅坡上驻足三人。而一位相貌魁梧,鬓髯斑白,声音铿锵的长者有吟诗道:
“一点尘难着,推窗晚翠开。
“早知延话久,悔不带诗来。
“医俗可无竹,耐交惟有梅。
“平生爱闲步,踏碎几莓苔。”
既而,另一位已是花甲之年,穿戴质朴而考究,身体健朗的长者言道:“今邃庵贤弟题《游梅庵》一首,于平易浅近中更见真情实在,不失为雅致之作……”
此时,包拯领着艾虎、尹明已过游廊,登上梅坡来。当与二长者,并及一后生,现年约莫三旬,虽生得其貌不扬,然于举手投足间足见气质不俗,必定饱学之士。待会面施礼之后,包拯道:
“扰二位长者雅兴,敢问谁是梁刺史?”
见问,适才就邃庵之吟诗有所言论者答道:“多年来,燮不过一僻村野老,今诸位特来相寻,有何事否?”
包拯回道:“拯于去岁兴建星岩书院,现已建成,望梁刺史不辞辛劳,掌教书院,以振兴地方文化教育。”
梁燮听后,顿了顿言道:“闻包知州上任半载,于地方做得不少利民之事。今以书院掌教之职特此相请,燮虽不才,亦义不容辞,当勉力为之。”
不久,随二位长者同游之后生,从旁言道:“书院初建,百端待举,今梅峰先生应诺书院掌教之职,若请邃庵先生以助一臂之力,岂不美哉。”
梁燮很是赞同的点一点头道:“择之小友提议甚好,原本亦难得一聚,不知邃庵贤弟意下如何?”
不待邃庵作答,包拯却拱手道:“拯虽知任于此,尚不识此二位尊姓大名,今冒昧之处,但请海涵!”
藉此,梁燮将身旁与其年龄相差无几,适才吟诗之长者介绍道:“此乃燮之故交,温州永嘉蔡槃,号邃庵者。”又就站于其下首之后生介绍道:“这位小友乃蔡州上蔡祖无择,字择之,是经术名士晋州平阳孙明复、已故文章大家郓州汶阳穆伯长二公之门生。”
由是,又各自拱手见礼,包拯不仅自荐与相识,并将随行之艾虎、尹明亦介绍一番后,便相邀步出梅园,择路至亭下就坐而谈。待诸人相继坐定,包拯遂言道:
“今有缘认识梁刺史与二位贤士,甚是荣幸。望二位贤士看拯薄面,暂居端州,与梁刺史同至书院讲学,乃地方生员之幸也!”
闻此,祖无择忙歉意的道:“感谢知州大人抬爱,然晚生自知学识不足,就书院讲学之事恐难胜任。今大人若不嫌弃,但愿至州府,于大人治下识得些断讼、施政之策,乃晚生心中所愿也!”
包拯听罢,思忖得片刻道:“既是如此,拯有一子二女,今二小女尚未读书,就请择之贤士屈尊教之如何?”
祖无择回道:“得大人以此相托,晚生荣幸之至。”
继而,诸人将目光转向邃庵先生。是以,蔡槃道:“余平生好穷游四方,今梅峰仁兄、包知州既有此诚心,余亦不推辞,当效绵薄之力,以期于包知州处讨些川资,自是美事。”
不料,祖无择竟笑问道:“盖邃庵先生之高尚情操,何以鬻学,堕入世俗之伍耳?”
蔡槃却感慨道:“人生于世,此衣食乃日常所需,安能免世俗之束缚耶?”
祖无择随之亦感慨道:“恩师伯长先生曾曰:‘金钱不过是国家借以掌控物质,利用人才之法器。’——据晚生看来,逐利乃世人之共性,故更不免受钱财所左右。”
进而,蔡槃又道:“俗谚曰:‘有钱使得鬼推磨。’又曰:‘钱财可以通神。’试想神、鬼皆受其驱使,何况人乎?可见世上之事,惟钱而已。——富贵者恣意妄为,践踏荣华,享福不尽;贫贱者卑躬屈膝,饱受辛酸,吃苦难当。然钱财之来去,却似乎有神灵暗中作祟,且一贯是嫌贫爱富,使之有钱者得生,无钱者得死,自古以来,大抵如此。”
在坐诸人听后其论,不无颔首认同者。因此,得梁燮说道:“言及钱财富贵之事,燮年少时尝听得一段传闻,今不妨讲来诸位听之。”
然后,他娓娓道来,将故事大致转述如下。
据说东京曾有一张待诏,虽于祖上继承有些遗产,却本是个痴呆汉子,但不知何故,日逐发积起来,世人呼做张百万。邻家有一李博士,生来乖巧伶俐,然钱财却东手来西手就去。他因见张待诏那样痴呆偏有钱用,自家这般精明偏无钱用,竟而郁病身亡。李博士魂赴酆都,遂将钱神告在察查司陆判官案下。
其书以状辞,告为钱神横行事:
“窃惟大富由天,小富由人。生得命薄,纵不能够天来凑巧;用得功到,亦可将就以人相当。何故命富者不贫,从未闻喂鸡牧羊,香爨偏满肥甘;命贫者不富,哪怕是克己度日,丰年不得饱暖。雨后有牛耕绿野,安见贫窭田中偶幸获增升斗;月明无犬吠花村,未尝富家厍里以此少损分毫。世路如此不平,神天何不开眼?生前既已糊涂,死后必求明白。——冤鬼李博士,哀哀上告。”
陆判官看毕,问道:“那钱神就是注禄官也,今如何呈状告他?”
李博士道:“只为他注得不均匀,因此告他。”
陆判官又问道:“怎见得不均匀?”
李博士道:“今世上有钱的坐在青云里,要官就官,要权就权,何其逍遥自在。无钱的就如坐在牢里,要长不得长,要短不得短,只恨生死两难。世上同是一般人,缘何这样厚此薄彼,岂不有失公允?”
陆判官却道:“此非注禄官不公允,世人钱财有无,皆因自取。”
李博士反驳道:“东京有张百万,邻里皆知他是个痴子,他的钱偏用不尽;小的一生世人皆道我伶俐,可偏钱财不济,生计艰难。若说钱财有无皆是自取,小的当比张待诏会取些。如何这样不公?乞拘张待诏来审个明白。”
陆判官遂发签从事,移时鬼卒拘张待诏至。陆判官见之,直问道:“张待诏,汝如何这样平地发迹,余财百万,汝在生敢做些歹事主?”
张待诏道:“小人生来痴愚,既不会算计,更不会经运,只是将平日所得俭用些而已。”
陆判官道:“说得不明白。”以是,唤注禄官过来问道:“汝做为世间钱神,如何却有偏向?一个痴子与他百万,一个伶俐的到底做个光棍!”
注禄官道:“这不是钱神的偏向,正是钱神的公道。”
陆判官遽问道:“怎见得公道?”
注禄官道:“钱财本是活物,能助人为善,亦能助人为恶。因见世上无钱的往往做出不好来,譬如骄人、做人、谋人、害人无所不至,这皆是伶俐人所为。因此,伶俐人我偏不与他钱。惟有那痴呆的人得到几文钱,深深地藏在床头边,不敢胡乱使用,任其堆积如山,也只是常物一般,名为守钱虏是也。因此,痴人我偏多与他钱。见张待诏省用,我就与他百万,移一窖到他家里去。见李博士奸滑,我就一文不与,即使给他百万也不够他几日用,如何说钱神不公道?”
陆判官听完,言道:“在理,我正可恶贪财浪费钱者,今理当剥去李博土衣服,罚他来世再做一个光棍。但有钱不用,要它何干?有钱人家尽好行些方便事,穷者周济他些,善者扶持他些,徒然堆在那里,死后亦带不来,不如散与众人,各自受用些,免得下民有不均之叹。”
为此,命注禄官将张待诏钱财另行改注,只够他受用罢了。及至审毕,则批道:
“审得人心不足而冀有余,天道以有余而补不足。故勤者余,惰者不足,人之所以挽回造化也;然巧者贪心,拙者知足,非天意播弄世人也。何言天命不由人乎?自是人定可以胜天也。——今断李博士来世再投生寒门,张待诏量减余赀,庶几处以半人半天之分,而可免其问天问人之疑者也。以后,纵居民者常存大富由天,小富由人之念头;然居官者勿召有钱得生,无钱得死之话柄。庶无人怨之业,并消天谴之恨。”
即时批完,又对注禄官道:“但是,如今世上有钱而作善者,急宜加厚些;有钱而作恶者,急宜分散去。”
注禄官却道:“但世人皆痴,钱财安能求得来,若不该得此钱财,虽是千方百计赚到手,一朝就抛却去矣。”
诸人听罢,无不感触良多。然闲话至此,眼见已是日没西上。于是,经包拯相邀下,诸人一并至州府。当诸人随包拯步入内宅,见过夫人董氏,又便遣丫鬟小玥去领包繶、包颖、包蕙姊妹来拜见三位先生;且又吩咐下人置备了酒宴款待一番后,当日就各自安顿歇下。
隔日,梁燮、蔡槃就著手书院招生授课,远近学子闻知,纷纷慕名而来,不数日,已招得不少生员;竟连泷水县陈子厚亦特此辞家,前来就学。包拯又特地命尹明于书院从事,并遣包繶至书院就读,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