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疗法简史
现代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有人称之为“第四医学”。这门学科作为一个系统的专业,主要形成在西方,是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发展而成。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开始进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因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源于国外,所以运动疗法的发展简史就先从国外谈起。
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运动对维持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有重要的价值。公元前2000多年,古埃及的书中记载了体育训练可以配合医术治疗疾病。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Hippocrates在著作中谈到利用矿泉、日光、海水及体育活动可以防病健身、延缓衰老、保持健康。而且运动还有治疗方面的价值,可应用的手段如:散步、骑马、格斗、呼吸体操等。
在中世纪,欧洲学者Avicenna提出,“人们通过适当的劳作和活动,如同适当的时间内运动一样,可强身健体,从而免除了药师和医师的光顾”。许多国家的学者也著书立说倡导运动健身和疗病。17世纪英国国王Henry四世的御医Duchesen指出,“运动可治疗许多运动缺乏而引发的虚弱和疾病,而且运动能增强体质,强化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神经、关节功能”。Nicolas Andry更在“orthopedic”一书中指出,运动治疗有助于预防小儿畸形发生,并能起到矫正畸形的作用。这个观点与现代康复观点相同。Tissot建议运动疗法应作为外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应要求患者避免长期卧床,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偏瘫患者时强调“应促进所有残存功能的活动,促进、唤醒已减弱或被抑制的大脑功能”。John Hunter提出,“肌肉的运动对疾病和外伤的治疗有重要价值,与被动运动相比,按患者自己意志进行的主动运动更有意义”。
至近代以来,运动疗法发展更快,1813年瑞典在斯德哥尔摩设立了“中央体操研究所”研究运动疗法。Ling教授将体操训练尽量规范化,提出了“等长运动、离心性运动、向心性运动”等名词术语。由Ling开发的训练体操传播到美国和全欧洲。但Ling的体操偏重实际经验较多,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受到其他学者的质疑。在这一时期美国的Zander开设了Medico(Mechanical研究所)机构,设置了许多运动装置,推动了运动疗法中利用器械训练的工作。费城的Mckenzie将运动训练引入临床医学中加以应用。波士顿大学Sargent College将运动疗法作为课程纳入教育中,直至今日仍进行着物理疗法学、作业疗法学和体育运动的专业教育课程;在19世纪后期这段时间里,还有许多专家也将运动疗法应用到了偏瘫、截瘫、骨关节疾病等许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进入20世纪,运动疗法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04年Klapp开始应用运动疗法矫治小儿脊柱侧弯。1907年运动疗法被引入小儿麻痹后遗症瘫痪肢体的训练中,波士顿Lovett和他的助手Wright提出了徒手肌力检查法,后经许多专家多年实践研讨,至1946年基本确定了MMT(manual muscle test,MMT)徒手肌力检查法(Daniels's MMT)沿用至今。美国Lowman1924年研制了在水中训练肢体麻痹患儿的水池,进而在1928年芝加哥的Henry Pope让Carl Hubbard制作了能让患者整个躯体进入池中,进行水中治疗的水槽,成为了后人称谓的“Hubbard浴槽”。于同时期Hanson对小儿麻痹患儿开始了水中运动训练,并提出水中运动可借助浮力减轻重力影响,有助于麻痹肢体功能的训练,提高功能水平。Olive Guthrie Smith和Sir Athur Porritt推荐利用悬带装置和吊带拉起肢体消除重力影响,对肌力低下者可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交战国的军队医院中开始对伤病员进行恢复伤残肢体功能的运动训练,发展很快。1917年美国在陆军中设立了为战伤者服务的physical reconstruction aides(即早期的物理治疗师)。Goldthwait写了“essentials of body mechanics”一书,成为运动疗法师的教科书被广泛应用。1920年Me Millan于大学医学部开设了物理疗法课程,Me Millan任主任,成为美国最早的物理疗法教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芝加哥陆军医院Thomas Delorme提出了增强股四头肌肌力的渐进抗阻运动肌力增强训练法(progressive resistive exercise,PRE),治疗膝关节术后股四头肌无力获满意效果。此后,许多学者又做了后续研究报告,在Delorme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方法,尤其Muller和Mardale提出了与Delorme等张运动训练不同的等长运动增强肌力的训练方法。直至1950年前后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为基础理论的关节活动运动、肌力增强疗法、牵张疗法、耐力增强等治疗方法逐渐兴起,成为运动疗法研究的主要方向。
以上所述运动疗法所针对的主要是肢体外伤、战伤、小儿麻痹等各种骨关节伤病及周围神经瘫痪性疾患患者。在1940年,人们发现对于偏瘫、脑瘫等中枢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现实的运动疗法理论及技术是不适用的,从而促进了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与运动疗法的结合。1940年Temple Fay开始应用神经反射机制治疗患者。随后Fiorentino、Doman将这一技术用于治疗脑瘫患儿。1946年Herman Kabat提出了通过手法训练引起运动单位最大限度的兴奋、改善运动功能的PNF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即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也是在这一时期,英国的Bobath夫妇将抑制患者的原始反射,促进正常反应的方法应用于偏瘫和脑瘫的治疗。1951年Brunnstrom通过大量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了偏瘫患者病程变化的6阶段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运动疗法治疗手段。1940~1954年期间Rood提出了感觉输入对运动反应的重要作用,强调对神经固有感受器和外感受器进行刺激可引发运动功能改善。1954年以后德国Vojta提出对小儿中枢神经性运动功能障碍施行反射性运动模式训练,通过不断地反复刺激,促进反射运动变成主动运动,从而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至1980年澳大利亚Carr和shepherd提出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强调对偏瘫患者的肢体加强训练,使之重新恢复运动功能,这一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60年代,甚至于延续至今,以神经生理学及神经发育学为特色的运动疗法,获得了极大发展。
近年来随着运动解剖学、运动学,尤其运动生理学及神经生物学的发展,运动疗法亦在不断地发展,运动疗法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运动疗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我国古代武术中的“功夫”是物理疗法中运动疗法的先驱。中医按摩、推拿(古称按跷、案杌、摩挲等)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防病治病的疗法之一,与针灸、导引、气功同为人体功能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详细记载了利用导引(呼吸体操)、按跷、浸发汗(水疗)、药熨(热疗)、攻达(针灸)等治疗疾病的方法。湖南马王堆出土文物导引图证实了秦汉之际,我国即已应用导引方法治病健体。东汉三国时期的华佗在继承古代导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等5种动物,编制了《五禽戏》,成为我国最早的运动体操,对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和保健,起了重要的作用。至隋、唐时期,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均对气功、按摩、导引等有相关的叙述。到了宋金元明时期,对按摩、导引、体育疗法等记述更多,促进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充实,如宋代整理的《正统道藏》对上述技术资料记载很多,明代王惟中在《针灸资生经》中介绍了偏瘫患者的针灸疗法,所用穴位为百会、囟会、风池、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风市、三里、绝骨等。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对许多疾病都列出了康复疗法,如对瘫痪患者,可使用针灸与导引,经过治疗之后“远年近日瘫痪之证,无不应验”。虚痨患者经过灸法、按摩与练习气功之后,可以“起死还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传统医学和我国其他卫生事业一样获得了飞速发展。
尤其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康复医学传入我国,国家派出了许多专家及学者赴国外考察、留学,把先进的康复医学理论及技术带回国内,促进了中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其中运动疗法技术就是康复医学中最具活力的专业之一。1983年卫生部批准筹建了“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1984年12月召开全国首届康复医学学术讨论会。1984年8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康复医学专书《康复医学》。1986年2月公开发行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正如1984年出版《康复医学》一书所述,在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虽然“我国有些类似康复中心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对伤残病人、慢性病人、老年病人采用了某些康复医疗的手段。但是就现代康复医院的概念讲,还不完善,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充实、提高,使之逐步成为一个专业系统”;“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有些同志对其研究的对象、具体方法,康复与疗养、理疗的联系和区别等等问题,都比较生疏,甚至有的同志还有误解。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对康复医学知识的宣传,在医学教育中要有康复医学的有关课程,更希望有条件的医学院校,积极培养康复医学人才。”在探索建设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更要重视发挥我国中医药学的优势,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康复医学的新路子,为我国的康复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