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运动疗法常用器械
在开展运动疗法工作时,常常需要应用某些器械,现将常用的训练器械简单介绍如下:
1.肋木 是靠墙壁安装的、具有一组横杆的框架(图1-1)。
图1-1 肋木
肋木多为木制。训练时患者位于肋木前,双手抓握肋木或把身体固定于肋木上进行训练,主要用于:
(1)矫正异常姿势,防止异常姿势的进展,如用于偏瘫、脊柱侧弯、帕金森病等姿势不良的患者。
(2)患者抓住肋木进行身体上下活动,利用体重进行肌力及耐力增强训练。
(3)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患者可利用肋木做增大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肩周炎、关节炎、关节外伤患者可做上肢逐渐上升或下降抓握肋木训练,来增大关节活动度,利用肋木固定做肢体摆动活动、下蹲活动等。
2.训练床(台) 又称训练台,是供患者坐、卧其上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的台子(类似一张双人床),长为180~200cm、宽为120~160cm、高为45cm。训练床主要用于:
(1)患者的卧位、坐位动作训练,如截瘫、偏瘫等四肢活动障碍的患者可在床上做翻身、坐起、左右及前后移动、爬行、床至轮椅之间的转移等训练。
(2)进行坐位及手膝位的平衡训练。
(3)还可在训练床上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被动徒手治疗。
(4)训练台可以放于悬吊架下与悬吊架配合应用。
3.悬吊架又称悬挂床、天井式万能牵引器。它是一个金属网状框架,悬吊固定于墙边,人可以在悬网下进行训练(图1-2)。
图1-2 悬吊架
训练时可将整个挂钩、滑轮挂于网上,同时挂上可以滑动的绳索,将肢体悬吊起来,消除重力影响,通过改变躯体位置达到训练不同肢体关节的目的。
(1)用于肌力增强训练,如肢体肌力MMT2级时可把肢体悬吊起来,去除重力影响,而进行水平方向的训练活动;当患者肌力在MMT4~5级时,可于绳索上悬挂重物,增加阻力,做肢体的抗阻运动训练。
(2)用于进行增大关节活动度训练,训练时可利用调节悬挂重锤的重量来牵张关节周围的挛缩组织。
(3)进行调整、松弛训练,用悬吊带、悬吊弹簧把患者全身悬吊起来,可做松弛训练。
(4)需要时也可做颈椎牵引治疗。
4.运动垫又称体操垫,是供患者坐卧其上进行多种康复训练的垫子。运动垫和训练床在用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替代使用。运动垫可用于:
(1)患者卧位、坐位动作训练,如用于小儿脑瘫、偏瘫、截瘫、关节疾患等四肢活动不便的患者坐卧位动作训练。
(2)坐位、手膝位的平衡功能训练,爬行训练。
(3)做训练辅助器材,如可与肋木配合使用,做跌倒的防护垫等。
5.体操棒做上肢训练用,患者可操棒做体操活动,训练关节活动度和身体柔韧性等。
6.单轮固定脚踏车或功率自行车是位置固定的踏车,患者可骑此车做下肢功能训练,在训练时可以调整增减阻力负荷,也可以记录里程。此踏车可用于:
(1)训练患者下肢的关节活动。
(2)增强下肢肌力。
(3)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4)增加心肺功能。
(5)健身,提高身体整体功能。
7.姿势矫正镜(姿势镜)是供患者对身体异常姿势进行矫正训练的大镜子,可以映照全身。有的固定在墙壁上,有的带有脚轮可以移动,应用时可放于平行杠前后或肋木前后,配合训练使用。它的用途在于:
(1)为异常姿势患者提供镜像反馈,由患者配合训练,自己观察步态、姿势等异常情况,主动加以纠正。
(2)配合控制不随意运动、提高平衡能力训练时使用。
(3)帮助面部神经麻痹患者进行表情肌训练。
8.训练球 又称巴氏球,是充气或实心的大直径圆球,用法较多,尤其在小儿脑瘫患儿功能训练时应用较多。它主要用于:
(1)肌肉松弛训练,脑瘫患儿趴于球上,治疗师轻轻摇动球体,可以降低患儿的肌张力,缓解痉挛,从而有利于患儿加强随意运动。
(2)用于平衡训练,脑瘫患儿趴于球上,双手前伸,治疗师双手握住患儿小腿,同时轻轻滚动球体,刺激并训练患儿不断调整躯干、头及四肢的平衡,以加强平衡功能。
(3)综合基本动作训练:患儿趴于球上训练可以促进抬头控制、躯干的挺伸、刺激躯干旋转,改善躯干和上肢的伸展动作和综合动作反应能力。
9.肩关节旋转运动器 是一个可以转动的圆轮或转臂,固定于墙上或架子上,患者手握一端的把手可以做旋转动作,患者可于正面或侧面站立进行训练。用途在于:
(1)训练肩关节活动度:供肩关节活动受限(如肩周炎、肩外伤)患者,进行肩关节的随意主动旋转运动训练,还可依靠惯性做被动运动训练;增加阻力做抗阻运动训练,可以预防及改善肩关节挛缩。训练器可以调节高度和把手的距离以适应患者的身高及臂长。
(2)通过调整主轴阻尼,使患者做不同阻尼下的抗阻力主动运动,从而进行相关肌肉的肌力增强及耐力训练。
10.前臂内外旋运动器 它是一种训练前臂内旋、外旋运动的装置。患者可以把握装置的把手做前臂旋转动作,从而增加前臂旋转的关节活动度;通过调整主轴阻尼,还可以使患者做不同阻尼下的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相关肌肉的肌力和耐力。
11.腕关节屈伸运动器 它是一种训练腕关节屈伸功能的装置,患者可以把握装置的把手做腕关节屈伸动作,从而训练腕关节屈伸的关节活动度;通过增加阻力还可以做抗阻运动,增加腕关节屈伸的肌力和耐力。
12.哑铃 由1~10kg若干个重量不等的哑铃构成一个哑铃组,供实际训练中选择应用,可进行肌力增强训练。
13.沙袋 训练用沙袋是装有铁沙的、具有固定重量的条形袋子,两端带有尼龙搭扣,可固定于肢体上作为负荷,供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沙袋系列一般为0.5kg、1kg、1.5kg、2kg、2.5kg、3kg、4kg。
14.弹簧拉力器 日常用于训练扩胸及上肢肌力。若固定一端,也可做上臂增强肌力训练。
15.股四头肌训练器 是一种训练大腿股四头肌的坐椅式装置,可用固定带固定患者身体于坐位,受训关节如膝关节可自由活动,小腿胫前有一横档作为阻挡,横档与一有轴杠杆相连,杠杆另一侧可施加负荷重锤,藉以做为伸小腿的阻力,以做增强股四头肌力的训练。同时也可做关节活动度训练。杠杆是可以调节变动的,如把杠杆调节向上方,患者可以用手拉动杠杆,进行上肢的抗阻运动训练。
16.平行杠 是供患者在进行站立、步行等训练时,用手扶住以支撑体重的康复训练器械,类似于学生体育运动时应用的双杠,但较矮,可根据训练需要调节杠的高低和宽度。用途在于:
(1)站立训练:帮助已完成坐位平衡训练的患者,继续训练立位平衡和直立感觉,提高站立功能。
(2)步行训练:用于所有步行功能障碍者,患者练习步行时,手扶木杠,可以帮助下肢支撑体重,保证身体稳定性,或减轻下肢负重。在患者拄拐杖步行的初期,为防止跌倒,可以让患者先通过平行杠练习行走。
(3)肌力训练:利用平行杠做身体上举运动,可以训练拄拐杖步行所需要的背阔肌、上肢伸肌肌力。也可用于步行所需臀中肌、腰方肌肌力的训练。
(4)关节活动度训练:下肢骨折、偏瘫等患者,用健足登在10cm高的台上,手握住平行杠,前后左右摆动患侧下肢,做保持或增大髋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5)训练辅助:与平衡板、内收矫正板、内翻矫正板、外翻矫正板等配合使用,在相应的训练中起辅助作用。
17.助行架 含有四条立柱的框架,带有扶手,患者可把持此助行架,稳定身体,练习行走。有的助行架由轻便的铝合金制成,可折叠,便于携带。也有的助行架前脚装有轮子,可推动前进,后脚装有橡皮垫,可起安全保护作用,以免速度过快,地面太滑,造成跌倒,各种带轮子的助行架又叫学步车。
18.阶梯 是训练患者步行功能的多级台阶装置,类似楼梯。阶梯的每阶高度可根据患者步行功能的不同而加以选择,高度一般在8~20cm之间。阶梯两侧装有扶手,以供患者扶持。阶梯主要用于训练患者的步行能力,患者把持阶梯扶手或拄拐可进行上下台阶的站立及步行训练。
19.训练用倾斜床 又称起立床、倾斜台。是一张电动或手动的平板床,患者卧于床上,固定好身体,启动开关,患者可由平卧位逐步转动立起,达到站立位,倾斜床可固定于0~90°之间的任一倾斜位置。用途在于:
(1)站立训练:对刚刚开始恢复立起训练的重症患者如偏瘫、截瘫患者,利用倾斜床做渐进适应性站立训练。这些患者经过长期卧床之后,不能从卧、坐位一下子突变到站立位,需要首先用倾斜床开始适宜角度的斜位站立训练,通过逐步增大倾斜角度,使患者的身体功能逐渐适应重心的升高,同时还可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反应的发生。
(2)防止卧床综合征:对长期卧床不能站立的患者进行斜位站立训练,可以预防因为不能站立行走而发生的并发症(又称卧床综合征、制动综合征或废用综合征),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肢体畸形、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肺功能低下等。
20.治疗师坐凳 又称PT凳,是治疗师在训练患者时使用的小凳子,高度与训练台相适应(约35cm),凳下有万向轮,可以向各个方向灵活移动,以适应治疗师在辅助训练患者时应用,如治疗师面对患者坐于其前方凳上,手扶患者膝部或骨盆,辅助患者做向前步行训练,这时治疗师坐凳自然后退以配合训练的进行。
21.平衡板 是一块结实的平板,一面固定于半圆球上,患者位于平板上能够晃动,用以训练患者的平衡功能。平衡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如偏瘫、脑瘫患者)可坐位或站于平衡板上,晃动平衡板,患者努力保持重心位置,不致倾倒,达到训练掌握平衡能力的目的。平衡板可以由患者独自一人使用,也可以由治疗师和患者二人使用,治疗师可以保护患者并在训练中加以指导。平衡板常与平行杠配合使用,平行杠起辅助支撑和防护的作用。
22.踝关节矫正板 是不同角度的楔形木板,也有可调节角度的金属板,根据需要变换角度。对踝关节挛缩变形的患者,如马蹄足、内翻足、外翻足,可在固定患者站立位后足下放置矫正板,来逐渐纠正畸形,使脚放平,如纠正内翻足,矫正板由足底外侧放入,内低外高;如矫正外翻足,矫正板由足底内侧放入,外低内高;如矫正马蹄足,矫正板由足底足尖侧放入,足跟低足尖高。
23.楔形垫 是外形呈楔状的垫子,内充泡沫塑料(海绵),外覆皮革面料。楔形垫用途在于:
(1)卧位功能训练:脑瘫患儿俯卧于楔形垫上,双上肢及头部位于垫外,可训练患儿抬头及头部控制能力;用肘部或双手支撑垫外地面,可训练双上肢负重及支持能力。
(2)患儿横躺在楔形垫斜面上,可以辅助患儿躯干做旋转功能训练。
(3)楔形垫放于躯干或肢体下方,使肢体悬空,再利用重力或外加重物可以进行挛缩髋关节或膝关节的增大关节活动度训练。
(4)患者坐位可以依托楔形垫进行坐位训练。
24.实用步行训练装置 是一套以训练下肢实用步行动作为主的器械,该器械是一组木箱,也可为其他材料(见图1-3)。
图1-3 实用步行训练装置
这些木箱体具有不同的形状,模拟在实际步行中可能遇到的斜面、台阶以及不同的障碍物,根据训练的需要这些木箱可以做不同的组合。这组装置的用途在于:
(1)步行训练:可对患者进行实用步行动作训练,包括上下斜坡、上下台阶、跨沟等。大小台阶(木箱)按顺序放置在平行杠之间,也可以做初步的阶梯步行训练。
(2)综合基本动作训练:使用轮椅的患者可以在此装置上训练驱动轮椅上下斜坡、上下台阶的功能。
(3)训练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把小台阶箱放置在平行杠之间,让患者踩着台阶上下,使身体抬起或落下,从而可以训练躯干肌和下肢的肌力;如果用健足站在小台阶上,手扶平行杠,前后方向摆动患侧下肢,则可以做髋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5.支撑器 支撑器是一种供患者在床上或训练台上用手支撑以抬起身体的U形小支架(图1-4)。支架上端有把手,下端是一个平面,把平面端放于床上,患者双手各把持一个支撑器,可在床上抬起身体,训练上肢的支撑能力,以便今后可以持拐活动。支撑器用途在于: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增强肌力。
以便今后完成在床上的坐位身体移动,撑起身体,做床轮椅之间的身体转移;能持拐行走。
图1-4 支撑器
26.牵引用器材 牵引用器材有多种。
(1)颈椎牵引器:用于颈椎病等治疗。
(2)腰椎牵引器: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治疗。
(3)关节功能牵引器:用于四肢相关疾病的治疗。
(4)手指关节功能牵引器:适用于掌指、指间等关节的牵引治疗。
27.水中运动设备 借用水的物理特性训练患者所应用的设备。
(1)水中运动训练池:类似一种小游泳池,患者更换泳衣下水训练,可进行各种主动及被动运动,也可游泳,水中可放置肋木、平行杠、训练台等各种适当的训练器材。
(2)各种浴槽:如气泡浴、涡流浴、哈巴特(Hubbard)浴槽等,治疗师可在槽边训练患者。
(3)配合训练用品:如游泳圈、泳衣、救生衣、充气塑料球等。
28.跑台 又称活动平板,用于行走及跑步运动训练。常用的跑台有两种,一种是运动训练用的跑台,器材本身无动力,靠患者在跑台上行走的动力使胶皮带滚动,跑台皮带滚动速度与患者的运动速度和能力成正比,从而可以训练患者行走速度和耐力。而临床上常用的另一种跑台是电动的,既可用于行走运动训练,又可进行某些方面的行走功能评定。电动跑台能够变换(设定)步行速度和倾斜度,从而可设定对患者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可以用来训练患者步行能力、矫正步态、提高耐力等。在训练同时,也可以得到机器显示的数据,从而达到一定的评定目的。
29.运动疗法评定设备 运动疗法需要量化评定的仪器和设备来评定患者,量化功能状态指标,提供可靠的科学的证据,来指导运动治疗的进行。常用的评定设备举例如下:
(1)等速运动评定仪:如Cybex等速测定仪。该机器可使患者的测试部位产生等速运动,准确地测得肌肉的肌力、耐力、做功、关节活动度等许多参数,可使肌肉、关节等的各项运动指标量化。从而可科学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也可应用此机器对患者施行运动功能训练。
(2)负重平衡评定训练仪:是用来测定患者双足负重能力及身体平衡功能的仪器。可通过图像、数值及曲线图量化地表达患者平衡功能,达到评定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用此仪器进行患者双足负重及身体平衡功能的训练。通过显示器的图像反馈指导患者,主动克服功能障碍,可取得明显效果。
(3)心肺功能测定仪器:如活动平板、心电图、呼吸功能检测仪、呼吸代谢测定仪等。可根据工作需要配置,来测定冠心病、阻塞性肺疾患等各类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
(4)步态分析装置:通过应用此仪器测定患者的步态情况,分析各种参数,从而量化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此仪器即能用做评定,又能用做训练。但该仪器价格较昂贵,目前正在研究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以替代之。
(5)电诊断仪:神经肌肉电诊断在运动治疗中价值很大,但是否独立配置仪器应与其他科室协调全盘考虑,避免重复购置,因为此类仪器均较昂贵。常用的仪器有肌电图仪、诱发电位测定仪、强度-时间曲线检查仪等。
30.其他器械 运动疗法工作中还常用一些其他器械,如:握力计、背肌测力计、关节测角计(量角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