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周天子但在战国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夜宿风陵渡

为了避免消息泄露,去秦国一事,姬延让太保和公子咎严格保密,并让他们在姬延不在的时候督国。

距离开春没有多久了,士兵的训练一定不能松懈,不然讨伐东周国就会失败。

安排妥当后,姬延放心出发。

三人一车,天刚蒙蒙亮就出了王城。

乐毅御马,苏秦和姬延坐在马车中。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马车没有采用贵族的规格,只是普通庶民的,空间狭小,高度不足,还加上了装有秦甲、秦剑的箱子,更显得车内局促。

衣服也从贴身的丝绸换为了粗布麻衣。

“大王,秦都咸阳遥远,舟车劳顿,可要多担待一些!”

让九五之尊坐在这种车上,有失体统,但也没有办法。

苏秦语气中带有些许尴尬。

他倒是还好,早年务农,生活一片潦倒,比这环境更差的车厢都待过。

“我说了,出了王城后,我就不是周天子,而是你的侍从!”

姬延摇了摇头,苏秦要是不适应,到了秦国肯定会露马脚。

“好的!”

苏秦点了点头,他也察觉,若是在路途上太过尊敬周天子,去到秦国一时间改变不了要误了大事。

木船出发点位于魏国向城,渡口就在向城外一里的位置。

因向城与周王畿之地、韩国接壤,属于军事据点之一,守城的魏军还是挺多的。

“传闻魏武卒乃攻城拔寨好手,为何不见魏武卒呢?”

姬延看了一眼城墙上的士兵,其精气神还没有大周新训练的士兵高。

他们绝对不是魏武卒。

“马陵之战,魏国损失了十万精锐的魏武卒,秦国发动第五次河西之战,秦将公孙衍在雕阴之战大败魏军并斩首8万,短短的数年时间,几次大战损失了大批精锐老兵,抽空了魏武卒的中坚力量,导致魏武卒青黄不接,数量大减。”

“魏国魏武卒只有魏国大都大梁城还有,边境已经没了!”

苏秦出声解释道。

魏武卒实力彪悍,若是这些士兵还在,他的合纵就能成功。

可是时运弄人,魏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强国了。

“马陵之战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雕阴之战也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魏武卒还不能恢复吗?”

乐毅也是不理解,两次大战损失了魏武卒大批精锐他清楚。但二十年的时间,按照魏国的实力,应该早就能恢复。

“魏武卒是重装步兵,装备极其精良,所以训练和维护成本也很高,再加上选拔的标准也非常严苛,国力强盛时维持这样一支精兵都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不用说国力弱的时候了。”

“自从魏国损失大批精锐后,韩国又乘机攻下魏上党郡,将其国土一分为二,魏国顿时国弱。其国土又与秦、韩、赵、齐、宋、鲁、楚、胡林、义渠等国接壤,要分散大量的兵力守住边关,自是自顾不暇,无法大力发展魏武卒。”

“魏武卒的战斗力之所以如此强悍,除了装备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拥有那些经过严格训练并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他们才是魏武卒的精髓所在,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就开始青黄不接,即使有装备,魏武卒的战斗力也被严重削弱。”

“而且,魏国再无吴起那样的练兵人才,也缺乏庞涓那样的顶级名将,齐、秦、楚等诸国也迎头赶上,魏国想要重新训练和武装魏武卒并形成战斗力,至少也要十年的时间,诸侯国怎么可能会坐视魏国重振雄风?”

“除了拱卫魏国大都梁成的十几万魏武卒和在一些军事重镇分布数万魏武卒之外,魏国再无能力,更无财力来培养新的魏武卒了。”

“向城只是一般的军事据点,魏王不可能派人数本就少的魏武卒来镇守。”

直到苏秦解释完毕后,姬延和乐毅才对魏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魏国目前的状态,除了兵力和土地比韩国大上一些,并无任何强势之处,按照历史的走向,它还会进一步衰弱,被灭只是时间问题。

这次出使秦国,给大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能给一众诸侯国一些喘息的时间。

离开向城,来到渡口。

姬延三人对魏军又有了清晰的认识。

守渡口的魏军军纪不严,将领带领守军对需要渡河的庶民收受好处费。

钱给到位,不用检查,直接放心。

若是没钱,对不起,所有行李都会被翻个底朝天,丢到一边不让通行。

魏国迟早要完!!!

这是三人心头感受。

费尽功夫,姬延三人终于登上了小舟,随着其他庶民沿河往西驶去。

这个时候,黄河称作“禹河”,河道两岸草木茂盛、野兽逼人,黄土高原上已经出现土壤流失的现象,但植被已经很稀少了。

春秋之前,黄土高原植被繁茂。但黄土高原土壤非常疏松,开发难度小,因此成为三晋和秦国农业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而黄土高原地处于季风区到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这里的森林虽多,但是一旦破坏,就很难重新生长。大量的森林开发后,黄土高原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会随着支流流入黄河。

这个时候的黄河,还没有地上河,但是河水已经开始泛黄了。

入夜,一行人来到了风陵渡。

“此地名字甚是优雅。”

姬延忽然想起前世金庸写的《神雕侠侣》小说,里面就有‘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的名篇。

“夜间无人渡舟,且会引起怀疑。”

苏秦建议道:“咱们到候馆住一宿,休息够了明天一早改道渭水前往咸阳!”

候馆就是古代的客栈,在交通要道,五十里会设置一处候馆。

这个时候的候馆声誉很差,候馆中亦不安全,常常有不法之事发生,如抢劫、打架、聚赌等。

但即使这样,也比睡在野外要好得多。

“苏相你到了候馆就好好休息,乐毅随我在其中打探消息。”

一般有身份的人,住在官方设置的驿站中,候馆只是平民白皙居住之地。

这里的人南来北往,消息灵通。

在这里打探一些其他国家的消息,能让他决策出大周未来的发展方向。

馆中二楼是单间,一楼则是大通间,地面上铺着草席,南来北往讨生活的庶民席地而坐,大声讨论所见所闻,对于进来的三人熟视无睹。

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因此,这里候馆众多,生意出奇的好。

在这里,能够遇到东南西北的人,听到各个国家第一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