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惰性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惰性思维:你的懒惰来源于想得多 做得少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指导行动,对懒惰者来说,想得多、做得少这种惰性思维是导致惰性行为的根源,他们总认为“晚点做也可以”“现在还早”“没时间”……然而,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无论如何,我们自身的工作与学习还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受益人也是我们自己。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克服自身的惰性,他的人生就成功一半了。虽然惰性是人的天性,但我们要消除惰性,有时只需要一个念头,一旦赶走懒惰,便能主宰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人生质量。

懒惰习惯的形成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人懒得梳洗打扮,一副懒散邋遢的样子;有的人懒得收拾自己房间,家里乱得像垃圾站;有的人不上进,懒得读书学习,在工作上不思进取;有的孩子生活上懒得洗澡、刷牙,学习上懒得写字、做作业。

对这类懒惰的人来说,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无精打采,他们不想打理自己,也不想投入学习和工作中,有时候连和亲朋好友打交道也不愿意。久而久之,他们会逐渐习惯这种生活方式,总是被生活中的事件牵着鼻子走,被动地接受安排,失去了主导自己生活的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惰性心理”是有惯性的,一旦你习惯用逃避的方式应对事件,这种思维就会根深蒂固,很多时候,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便做出这样的选择了。

那你知道人为什么会懒惰吗?人懒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懒惰由长期的习惯导致。常言道,习惯成自然。想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难,但养成一个坏习惯却很容易。如果第一次偷懒感到了快乐,下一次就还想偷懒。偷懒几次就成了习惯。

其次,懒惰习惯的形成是自制力差的结果。自制力强的人,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克服天性中的惰性。而自制力差的人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就变得越来越懒了。

最后,身心疾病引起的身体疲倦、心理疲倦也会让人懒惰,比如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大脑受到刺激,服用了抑制类的药物,这些人会身心疲倦,也会形成懒惰的习惯。

另外,我们必须知道,反复的失败容易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沉浸于消极、悲观的状态中,无法再次克服困难。

对懒惰的人而言,虽说当下的懒惰会让他们感觉好受一些,但是,这种回避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终有一刻,他们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

拖沓、懒散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要想有所成就,我们就应该克服惰性,努力让自己变得勤勉起来。

的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却会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因为反复思考而成功,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任何人,即使是天才,如果不克服懒惰、做事拖延,最终也会变成一个懒汉。

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浪费时间,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拖拖拉拉,那最终只能白白浪费生命。假如我们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勤奋做事,那么,我们绝对可以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来。

懒惰总是和拖延狼狈为奸。曾有人问一个懒惰的人:“你一天的活儿为什么干不完?”这个人回答说:“没办法,我得先把昨天的活儿干完。”这就是惰性使然。其实,懒惰的人何止是把昨天的活儿拿到今天来干,那些懒惰的人总是有这样的行为:把不愉快或成为负担的事情抛诸脑后,或者推迟做。

生活中的你如果是一个懒惰的人,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会被浪费掉,无所事事,做起事情来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或者找借口推迟行动,结果往往错失了机会和灵感,到了最后,你只能去羡慕那些因为勤奋而获得财富的人。

懒惰心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难以逆转的,远远超过了贪图吃喝的危害,因此,我们要避免做一个懒惰的人。

懒惰体现在两个方面,懒惰的思维和懒惰的行为。可以说,懒惰不仅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它还是我们不良情绪的源头。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过着极为单调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只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发现、拼搏、创造,最终,他们不仅错过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且一事无成。

总之,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做事情的习惯,克服惰性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要想完成既定目标,取得成功,就应该培养勤勉的习惯。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完成目标,马上行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那么,光想不做的惰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呢?

1.潜在的恐惧心理

许多恐惧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有的人明明对一些事情充满恐惧,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有的人声称自己并不害怕,但他却一直在逃避某些事情,这些就是潜在的恐惧心理。有的人越是逃避,越是害怕,为了逃避,只能拖延,比如害怕繁重的工作,就不想起床,被畏难情绪支配着。

2.作息时间混乱

通常懒惰者的作息时间表都是混乱不堪的,他们有时盲目乐观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想在睡前加班将工作完成,事实上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他们恐惧确切的时间,总是等到主管催了一次又一次,才交上自己的工作任务;他们没有具体的规划,根本不知道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多久,也没办法说出自己的具体计划,他们总是想捍卫自己的自由,甚至想逃避时间的控制。

3.对最后期限的恐惧

有惰性思维的行为与心理的矛盾表现为:一方面,他们害怕时间不够用,担心没有时间;另一方面,他们不到最后一刻决不采取行动,几乎很少提前开始行动。哪怕是提前开始行动,他们也没办法坚持下去。对大部分有惰性思维的人而言,他们的心路历程就是这样。

4.追求完美,犹豫不决

有的人喜欢追求完美,他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临到紧急关头也拿不定主意,无法做出决断。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对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一拖再拖。

你是否有这样的表现呢?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做,六点钟起床拖到七点再起,上午该打的电话等到下午再打,每天要写的文章攒到最后时刻写,今天要洗的衣服拖到明天再洗,这个月该拜访的朋友拖到下个月。如果你有这些表现,那么很明显,你有惰性思维,应该立刻改掉这个坏习惯。

光想不做不会有好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高学历者,那些高学历者也并不一定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他们对待梦想的态度和行为不无关系。低学历者更注重实践,为了目标,他们制订好计划,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而一些高学历者则太过注重理论知识,他们在行动前会幻想太多,而行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十分普遍,我们并不是说这是一种必然,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光想不做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对生活中那些有惰性思维的人来说,他们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他们常常在头脑中构造出成百上千个想法,为了保证自己的想法万无一失,他们还会想出诸多应急计划,但可悲的是,他们还是没有成功,因为他们被自己的惰性思维打败了,并没有将想法付诸行动。

有一位美丽的女士怀孕了,无聊的她想打发时间,于是买来一些漂亮的毛线,想着给未出世的孩子织一件衣服,可是她却迟迟没动手,总是懒懒地躺在床上,每当她想到那些毛线时,总是告诉自己:“还是先吃点东西,看看电视,等会儿再说吧。”可是等她吃完东西、看完电视以后,她发现天已经黑了,于是,她会说:“晚上开着灯织毛衣对孕妇的眼睛不好,还是明天再织吧。”到第二天,她还是用同样的借口拖延。

她的丈夫是个贴心的好男人,他心疼妻子,就并未催促她,她的婆婆看到那些被放到柜子里的毛线,本想替她织,她却坚决要自己为孩子织毛衣,她还心想,如果是个女儿,一定要织个漂亮的毛裙,如果是个男孩,就织一件毛裤。但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她越来越不想动,后来,她告诉自己,要不就等孩子生出来再织也行。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出生了,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带孩子成了她主要的工作,孩子渐渐长大,很快就到一岁了,可是那件毛裙还没开始织,后来,她发现,这些毛线已经不够给孩子织裙子了。于是打算只给孩子织一个毛背心,不过打算归打算,动手的日子却被一拖再拖。当孩子两岁时,毛背心还没有织。当孩子三岁时,她想,也许那团毛线只够给孩子织一条围巾了,可是围巾也始终没有织成……渐渐地,她已经想不起来这些毛线了。后来孩子上小学了,一天孩子在翻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毛线真好看,可惜被虫子蛀蚀了,便问妈妈这些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此时这位女士才想起自己曾经憧憬的那件漂亮的、带有卡通图案的毛裙。

虽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些有惰性思维的人,多半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们想得多、做得少,而且,他们还总是会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可见,要克服惰性思维,首先就要抛弃过度思考的习惯,如果不下定决心现在就采取行动,那事情永远不会完成。

同样,对生活中的人们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就得放下空想,给自己设定一个详细的人生目标,并从自身条件出发去为之奋斗。只要你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那么你的人生最终就是成功的。否则,你永远只能“做梦”,而无法实现“梦想”。

1837年,电报机发明成功,在84年之后,也就是1921年,《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谈到了电报对信息传播的重大作用。有一些人从这一报道中嗅到了商机,他们认为,如果有这样一份刊物,能从连篇累牍的信息中摘取重要信息给读者,那么,一定能受到大家欢迎。但当他们向邮局申请发行时,邮局给出的答案是他们还从未发行过这类刊物,目前条件不成熟,还要等一等。绝大多数申请者就只好等等再说。

这十几人中有一位叫华莱士的青年却毫不犹豫,他想:你邮局不发行,我可以自办发行呀。他没有等待,而是将订单装入2000个信封中,从邮局发往各地。

就这样,这位青年创办了当时还十分新奇的文摘刊物,一下子拥有了不少的读者,而且市场越来越广阔,这就是有名的《读者文摘》。到了2002年,这本刊物已成为了世界性的刊物。它有19种文字出版,发行到127个国家,年收入达5亿多美元。

所以,不要怕实践你的梦想,不要因为恐惧而裹足不前,不要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才恍然大悟到原来你本可能有机会实现梦想,只是,你放弃了。有了梦想就不要空想,不妨勇敢地去实践,不要在意别人的嘲笑。如果没有勇气去大胆地尝试,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万事万物都得由细微处积累变化。或许你现在做着看似与梦想无关、没有前景的工作。但我们要坚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式前进的,巴斯德说过:“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成功的秘诀在于着手去做。现在就采取行动,决不拖延,行动高于一切!把握当下,心动不如行动。

“一切用行动说话”,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记住的,只有想法是不够的,想法必须付诸行动,如果没有行动,那想法永远只是空想,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遥不可及。

也许现在的你也有很多梦想,你可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著名企业家、一名人民教师、歌唱家等,但无论如何,你要知道,理想不同于妄想和幻想,目标要切实可行,行动要脚踏实地。这样,你就离你的梦想不远了。

因此,不管你的梦想多么高远,先做触手可及的小事。梦想是一个大目标,你需要做的是完成每天的小目标,这样,你就朝大目标进了一步,每进一步,你就会增加一份快乐、热忱与自信,你就会消除一份恐惧,你就会更踏实,就会从积极的思考进展成为积极的领悟,那么,就没有一件事情可以阻挡得了你。

抛开一切借口,不妨先行动

有人说,自己是一座宝藏,挖掘得越深,获得的越多。也有人说,自己是一匹奔腾的野马,重要的不是学会怎样提速,而是控制自己,其中就包括要控制自己的缺点。

惰性是人的常见缺点,惰性思维常常使计划落空,人在计划落空时又很容易接着做新的计划,新计划其实是旧计划的翻版。结果就是,一项计划翻来覆去总没有结果。这是十分悲哀的事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雷厉风行,要有一种魄力,说干就干,一点也不拖延。这是成就事业的一种品格。

朗费罗说:“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胸有壮志宏图,但若不能付诸实施,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

懒惰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进取心,阻碍计划的实施。一个人如果陷入懒惰状态,就会像一台受到病毒攻击的计算机,效率极低。懒惰者最常见的行为表现就是行为懒散、找借口推迟行动。虽然目标已经确立了,却磨磨蹭蹭,像个生病的羔羊,没有一点精神。不论什么时候,他总能找到借口不去做,计划当然就会一拖再拖,成功却遥遥无期。

安尼是一名销售员,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完整的销售方案。第一天到公司上班的时候,他没有去做销售工作,而是在办公室里听歌,他觉得他的销售方案太完美了,不用那么急着去做工作。第二天他仍然没有去做销售,他对自己说,我是学营销专业的,销售对我来说太简单了,不用急。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有一点销售业绩,老板只好把他开除了。但是老板很惋惜,因为安尼的销售方案确实非常完美,只是他没有去执行。

对一个公司的管理层来说,如果被惰性控制,迟迟不执行计划,可能会给工作造成严重损失,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轮触礁,大量原油泄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埃克森公司却迟迟没有做出外界所期待的反应,以致引发了一场“反埃克森运动”,甚至惊动了当时的总统布什。最后,埃克森公司总损失达几亿美元,企业形象严重受损。

同样,对个人来说,如果懒惰成性,也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懒惰将成为制约他取得成功的桎梏。在公司,没有一个老板喜欢有懒惰习惯的员工,在家里,没有一个妻子喜欢有懒惰习惯的丈夫。

社会学家卢因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力场分析”。他描述了两种力量:阻力和动力。他说,有些人一生都踩着刹车前进,被懒惰、拖延、害怕等消极的想法捆住手脚;有的人则是一直踩着油门呼啸前进,始终保持积极、合理和自信的心态。

刚开始,哈里仅仅是一名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厨师。偶然的一个机会,他为同事代劳了写情书这件事,然后他开始逐渐喜欢上文字写作。

有了浓厚的兴趣,哈里开始给自己制订目标:花1~3年的时间写一本长篇小说。说干就干,他马上行动起来,每天不间断地写东西,不知道疲倦。他把写好的文章寄发给各大杂志报社,希望能够得到编辑的认可。

八年之后,哈里的一篇仅有600字的作品终于在杂志上刊登了。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希望能在写作这件事上坚持到底。工作退休后,他每天坚持写作,稿费很少,他的欠款却越来越多。虽然这样,哈里依旧怀揣着当初喜欢写作的心情,朋友们表示不理解,纷纷劝导他:“请忘掉作家梦吧。”甚至还帮他介绍了一份工作。不过哈里却说:“我需要不停地写作,因为我依然喜欢,且我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

又过了四年,哈里的小说《根》终于面世,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光是在美国就发行了530万册。后来,这部小说还被改编为电视剧,有超过1.3亿的观众看过这部电视剧,在当时创下了电视剧收视率的历史最高纪录。

哈里终于成为了著名作家,不仅收入超过500万美元,而且还获得了普利策奖。

所以,有了目标后,最重要的就是放弃一切借口,立刻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要求我们行动起来,把心中的梦想通过行动变成美好的现实。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沾沾自喜,而忘记了行动的力量,那么无论天上的星星有多么漂亮,你也不能够把它捧在手中,无论对岸的风景有多么诱人,你也不能够亲眼看到,无论海中的贝壳有多么美丽,你也不能够把它挂在你的胸前。

懒惰不会获得永远的安逸

拒绝懒惰,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在生活中,很多人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但就是拒绝付出努力。那些懒惰的人实际上就是在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命价值一点点变得虚无。懒惰作为一种不良习惯,浪费掉的是拯救自己的机会,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懒惰是理想的绊脚石,每个人的生命和时间是有限的,有多少时间可供我们因为懒惰而浪费掉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受累,时间长了,就变得懒惰了。懒惰是生活中最大的敌人,许多悲剧都是懒惰造成的。命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假如我们选择了勤劳,那我们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得到幸福;假如你选择了懒惰,那将终身和不幸、厄运、灾难成为伙伴,你将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在美国底特律,有位叫珍妮的妇人,她原本很懒惰。后来,在一次意外中,她的丈夫不幸去世了,自此,家中的所有经济负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她不仅要付房租,而且要抚养两个子女。

于是,她不得不去为别人做家务。她白天把子女送去上学后,便利用下午时间替别人料理家务。晚上,子女们做功课,她还要做一些杂务。就这样,懒惰的习惯渐渐被克服了。

后来,她发现许多现代妇女外出工作,无暇整理家务,于是她灵机一动,花了7美元买来清洁用品和印刷传单,为所有需要服务的家庭整理琐碎家务。这项工作需要她付出很大的精力与辛劳,她把料理家务的工作变成了专一技能,后来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麦当劳快餐店也找她代劳整理清洁事物。

现在她已经是美国90家家庭服务公司的老板,分公司遍布美国多个州,雇用的工人多达8万人。

珍妮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人们的贫穷大多是懒惰、贪图安逸、不愿意奋斗造成的。假如一个人不愿意奋斗,自甘过着贫穷的生活,那他就永远无法摆脱困境,谁都没办法拯救他。

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顶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努力。”若是缺少了勤奋的精神,即便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而若是勤奋努力,即便是行动十分缓慢的蜗牛也可以俯瞰世界。靠着自己的双手去生活,远比依赖别人要踏实得多。

曾经有这样一个富翁的故事:

这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富翁,在当地很有名,他总是将自己的钱财、物品捐给穷人,事实上,他不但没有因为救济他人而变得贫穷,反而更富有了。

他的生活并不奢侈,但是也不过分节俭。那么,他为什么会如此富有呢?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一些朋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你比我们幸运多了,我们小时候的境况差不多,但现在的你是一名大富翁,而我们却只能勉强糊口。你锦衣玉食,而我们却粗茶淡饭,如果我们能和你一样该有多好。”

他们不禁问道:“小时候,我们都师从同一位老师,我们学习同样的内容,玩同样的游戏,那个时候的你也没见得有多出众,我们都是同等的平民,现在的你是亿万富翁,我们还是在为生活奔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也了解你,你做事不比我们聪明,不比我们忠实,那么,你为什么那么好命呢?”

这位富翁这样回答:“因为勤奋。勤奋是致富的原则,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古老的《财箴》中有这样一句话:‘财富像一棵大树,它是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育而成的。金钱就是种子,你越勤奋栽培它,它就长得越快。’”

的确,命运青睐那些勤奋的人,会带给他们财富、荣誉,而对于那些懒惰的人,则不会赠送任何礼物。勤奋的人崇尚工作,他们讨厌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他们认为那样无异于折磨自己,让自己忙碌起来、努力赚钱才是他们喜欢的状态。也正是因为有了勤奋的品质,才成就了他们的成功。

不得不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懒惰的人,他们不思进取,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最终却被懒惰毁了一生。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要勤奋,就一定会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以下是我们要记住的几点反惰性思维的要素: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作息规律。赖床是懒惰之本,这一点自不必说。最经典的办法就是利用闹钟。时下有很多创意闹钟,绝对有办法让你起床。

2.多运动

多运动,锻炼身体。懒人多肥胖,对胖人来说,懒与不运动绝对是“对等”关系。另外,规律的身体锻炼除了可以让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从而与懒惰说不。

3.制订时间计划

懒人都有拖拉的习惯,往往抱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想法。制订详细的计划,将时间规定好,把事件细分化,例如,规定一个小时内或半个小时内完成某项任务,或者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分开几步完成,既提高了效率,又很好地克服了懒惰的心理。

4.积极暗示

懒惰的人中有一些是因为性格内向、不自信等心理因素,从不爱、不敢与人接触交流,慢慢发展成习惯性地懒得参加社交活动。可以在房间布置名言警句,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5.需要监督

懒惰的人大多是因为缺乏自律而懒惰,即便做好了计划,没有持续执行的能力还是无法改掉懒惰的毛病,这时可以让家人、同学、朋友、同事等监督自己执行。

6.换个环境

有条件的话尝试换个生活环境或打破原有的生活规律。刚上学的孩子为什么懒得上作文补习班,却对上游泳班很积极?外出旅行时为什么都能早起?主要还是由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没时间”是懒惰者的口头禅

如果你的身边有很多懒惰的人,只要细心寻找,就会发现,他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拖延借口,借口成了一面挡箭牌,一旦某件事没完成,他们总能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其中,他们最为常见的借口是:“没时间。”

相信在你的周围,这样的对话已经屡见不鲜:

“小李,我交给你的任务进展如何?”面对领导的问题,他的回答一般是这样的:“着手在做了,只是最近太忙了,真的没时间,我还得处理其他好几个工作。”或者“真不好意思,我还没开始呢,最近真的没时间,你知道我还得做……”

“小王,你去帮我查一下李先生最近什么时候有空,帮我约一下他,有项业务要谈。”“对不起主管,我手头事情太多了,没时间,你找小张吧。”

也许“没时间”是我们最容易说出口的借口,也最容易被人理解,然而,不知你是否意识到,你没时间,只能说明你工作效率低、工作不称职,如果你实在做不好,总有人会代替你。所以,任何一位领导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告诉你:“别说没时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所以,还是想想怎么在不找借口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你的执行力吧!

事实上,除了职场以外,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先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小周是某大型企业的一名员工。高考失利后,他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18岁的他进了如今所在的这家企业。因为学历的原因,他只能从事最简单的产品装配的工作,但他不甘心止步于此,于是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拿起了书本,自学了很多与该产品有关的知识,并自考了一些其他课程。

转眼,小周已经工作5年了。这家企业每5年会举办一个大型的青年知识大奖赛,参加比赛的人多半是高学历的人,但小周还是报名了。他的参赛作品是关于公司生产部门的流程改造图。公司高层一见到这幅图,就惊呆了,一个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怎么可能会制作出如此让人惊叹的图呢?于是,他们找来小周,就图纸进行了一番理论讨论,他的说明,让在座的领导们都瞠目结舌。

“我看了你的简历,你只不过是个高中毕业生啊,怎么会……”

“是这样的……”

听完小周的叙述,众领导一致表示:“单位的员工要是都有你这样的学习精神,该有多好。”

很快,小周就收到通知,他被升为了技术主管,负责他所提出的这一项目的改造工程。

在这则职场故事中,我们见证了一个普通员工的升职过程。员工小周之所以会被领导赏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在于他能利用空余的时间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了原本知识不足的自己。

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出版了四十本小说和近三十本随笔集,《鲤》杂志曾采访过她:“许多女人生了小孩之后就没有闲暇时间了,您现在有了孩子,如何还能抽出时间来写作呢?”吉本芭娜娜说:“确实没什么时间,但是我一直在拼命。为了争取多一点的写作时间,我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你能想象吗?最夸张的时候,我几乎是站着吃饭。”估计许多年轻人看到这里会感到羞愧吧,比起吉本芭娜娜,许多人总是感慨自己时间不够、事情做不完,却从来不反思自己是否是因为惰性而浪费了时间。

可见,我们应该把握好每分每秒,要学会从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充实自己,那么,现在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为此,你需要记住:

1.没时间,是因为你浪费了时间

忙和没时间是最烂的借口,因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之所以抱怨没时间,不过是因为你在其他事情上浪费了时间。

2.要克服懒惰,选择行动

一个人之所以懒惰,并不是因为能力的不足和信心的缺失,而是因为平时养成了马虎大意、拖延的习惯,以及对事情敷衍不负责的态度。要珍惜时间,首先就要改变态度,以诚实的态度,付出积极和扎实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每一件事做好。

3.强化执行,勤奋起来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在改变拖延习惯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允许自己有怠惰的行为。

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就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命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这里,维纳严谨的学习习惯,就是来自父亲严厉的教导。当然,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我们不必操之过急。

总之,你若希望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善用时间的习惯。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有限,如果你不好好利用,最后留给你自己的,就只有悔恨。

改正懒惰习惯的第一步是调整思维

现代社会,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懒惰的行为习惯,他们什么都懒得去做,总是邋里邋遢、行为拖沓,他们害怕接受任务,做事能拖就拖,经常是到最后一刻才去执行。懒惰的习惯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学习上,会给别人留下懒散的印象。那么,如何克服这样的坏习惯呢?

我们都知道,人的思维指导行动,对懒惰者来说,他们之所以做事懒散、行动拖拉,多数情况是惰性思维导致的。在他们内心,常常有这样的声音:“再等会儿去做也没关系。”“大家都还没动手呢,我不必着急。”“太难了,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很明显,这些都是惰性思维的表现,给我们的行动带来的是负面的暗示作用。

如果你经常为自己的懒惰行为找借口,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惰性思维的影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惰性思维。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我们需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态,鼓励自己能做到,这样可以给自己充足的精神动力。我们先来看看一位推销员是怎么做事的:

“我认为所谓的自我管理,首先就是苛求自己。我把一个星期的工作计划分为上午和下午两部分,把要走访的地方分为6等份。星期一走访葛饰区立石路的1到100号街,星期二走访第101到200号街,星期三……这样一个星期结束以后,就转完了我所负责的整个地段。我把这种做法一直作为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命令来执行。所谓硬闯和推销管理工作,我都安排在每天下午去搞。上午专搞接洽生意或类似接洽生意的工作,从下午4点起,处理交谈、修车等工作。我的工作计划大体上就是如此,并坚决执行——这就是我的推销计划,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往往都是一个人在街道上转来转去,觉得非常难受又寂寞,有时也深感推销工作非常痛苦。每逢这时,我就勉励自己说,自己痛苦的时候别人也痛苦。说老实话,我想如果推销工作是一帆风顺的,也就无所谓自己管理自己了。自己管理自己这个问题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事情,因为时间一去不返,人们才要求这么严格。我也经常有精神不振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在星期天去登山。当我一步一步地克服了前进中的困难而登到山巅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就和接受订货、交出汽车时的激动心情完全一样。”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发现,推销员的这句话是他工作的重点:“我想如果推销工作是一帆风顺的,也就无所谓自己管理自己了。”

的确,克服懒惰行为其实就是自我管理的一种,和做其他事一样,假如不存在困难,那么,也就体会不到成功时的快乐,以这样的信念激励自己,能帮助我们克服很多负面心理。然而,任何人都不可能帮助你改变现状,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西西弗斯的人,他触犯了天规,被罚到人间受苦。每天,他的任务是将一块石头推上山,而当他完成任务回家休息时,石头就会从山上滚落下来,于是,西西弗斯第二天又得去推。这是天神想让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中遭受惩罚,以此来折磨他的心灵。

可是,西西弗斯偏偏不吃这一套。他不认为自己的命运只能是这样受苦受难,他心想,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至于石头是否滚下来,不是我应该担心的。因此,他心中始终平静异常,从不丧失信心,从而始终不放弃自己的职责,每天都满怀希望。天神见折磨西西弗斯心灵的惩罚无法奏效,只好放他回了天界。

用这个故事对照现实生活,我们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人必自助而后天助。”若连自己都不愿帮助自己,还会有谁帮助你呢?在逐渐改正懒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始终激励自己,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那么我们就能做到。

惰性思维是消极思维的一种,如果我们不摒弃惰性思维,那么,我们只能无止境地懒散下去。总之,任何一个希望解决懒惰行为习惯的人,都应该摒弃消极的惰性思维,始终相信自己能做到自控和立即执行,以这样的信念引导自己去做事,相信一定能有所收获。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手机上

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更新越来越快,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吃饭时刷朋友圈,走路也刷手机,上厕所时手机似乎比手纸更重要。那么,你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有多少呢?一小时?两三小时?三五小时?还是五小时以上?

有人甚至说,手机是现代人离不开的唯一东西。每天起床都会随手打开手机,点开微信朋友圈去看动态,一条一条往下翻,看到朋友的动态会随手点个赞,看到有意思的内容再评论一下。刷着手机,可能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总是玩手机,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玩手机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上班时总感觉时间好难熬。

大部分人玩手机上瘾、刷朋友圈上瘾,每天有空时就去刷朋友圈,甚至习惯了,工作一会儿就去点开看一下。其实很多时候别人都没有更新动态,刷了几次还是那几条,但是就像着魔一样,总是想去看看。

13岁的小刚刚上初中,父母为其添置了手机,以方便联系。平时小刚只是在学习之余才玩玩手机,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

后来有一次,父亲无意间经过书房,打算看一下小刚的学习情况。推开房门才发现小刚根本没有在学习,而是在用手机玩游戏。父亲十分生气:“小小年纪不学好,玩什么游戏,这会让你成绩直线下降的!”小刚很无辜地看着父亲,说:“可是班里的同学都在玩,他们天天谈论的都是游戏里的角色,我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嘴,我也是受他们影响,而且好多同学都会直接带手机去学校里玩,我只是晚上玩一会儿。”父亲当即打电话给老师了解情况,才知道不仅初中生,连小学生都陷入了某款热门游戏的诱惑之中,面对这样的环境,父亲表示很无奈。

其实,把玩手机的时间拿出来提升自己,你会得到更多,努力工作你会得到报酬,生活中多关心身边的亲人,可以让生活更温暖。如果只是拿着冷冰冰的手机光在朋友圈关心关注那些你压根就不熟的人,而放着身边亲人不闻不问,只会让亲情渐渐冷却。

曾有脑科学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后表示,每天长时间刷朋友圈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研究显示,人脑的前额叶处理问题倾向于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多任务切换只会消耗更多脑力,增加认知负荷。因此,有科学家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美国学者甚至以“最愚蠢的一代”来讽刺信息时代的低头族们。

事实上,过度玩手机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要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我们还应该从小事着手,不妨尝试着把手机交给朋友、家人保管一段时间,去感受一下和朋友聊天的快乐,也去商店看看,要知道,讨价还价也是购物的一种乐趣。刚开始,也许你会感到不习惯,但只要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不再一味地依赖手机,也是一种快乐。只要肯迈出第一步,剩下的99步就不再是难以攻克的障碍。为此,你可以做出以下改变:

1.彼此提醒少用手机

其实很多人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打开微博、打开百度,这样一个一个看下去,漫无目的,最终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在生活工作中,可以和朋友协商好,让对方监督并提醒你。比如可以在你使用手机好长时间了时提醒下,或在一些场所提醒你不要使用手机等。

2.多交朋友,丰富生活

在闲暇的时候,多进行瑜伽、篮球、跑步等活动,让生活充实,同时也可以放松身心。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太无聊,当一个人无聊的时候,就会不断地用手机来填补空虚以获取兴奋感,好像手机是自己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通道一样。

3.删除不常用的程序

有的人在手机上装了很多应用程序,有购物、旅行、理财、游戏、聊天程序等各种APP。手机上装的程序太多,会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而商家推送信息则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对于手机上一些不常用的应用程序,可以删除,既可以腾出手机内存空间,还能够减少干扰,何乐而不为呢!

4.别把手机放在床头

很多人,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手机。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也要看手机,这样不仅伤眼,还会影响睡眠质量。不如将手机从床头拿开,还自己一个轻松美好的睡眠。

5.找其他东西代替手机

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想到手机,努力寻找其他更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比如在上班路上可以选择看书来代替玩手机。拍照的时候,可以用数码相机代替手机。

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增加血液循环、调节心率,还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补充精力。当你体会到运动带给你的愉悦之后,这种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会打动你。

7.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

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是最好的“心情净化剂”,定期出去参加一些爬山活动或旅行是不错的选择。

8.坚持每天写日记

记下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目的,这样可以让自己真正了解自己整天拿着手机是在做什么。也可以写一些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多关注身边的人和物,不仅可以戒掉手机瘾,还可以扩宽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智能手机的出现确实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也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便捷,但也导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凡事过犹不及,可别让手机占据了你全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