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4年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二十年强调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产业工人的生力军,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认知、职业分布、个体追求、流动轨迹以及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的代际差异等都构成了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关于此群体的主要研究课题,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研究仅囿于身份的认同,鲜有关注话语在身份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且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人民日报》等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报道,较少关注新媒体语境下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效力逐渐凸显,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宣传和传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辞屏”是伴随修辞动机对现实进行遮蔽、凸显以导引受众的特定修辞性术语。本书将基于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话语的检索,自建41万字符的小型语料库,整合语言学、修辞学和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以“辞屏效应”的产生及作用机制为主要依据,采用话语历史分析方法与辞屏效应相融合的分析框架,聚焦框架策略、指称策略、隐喻策略和叙事定位策略,采用包括语料库方法在内的文本数据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描写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相结合,对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多元身份的话语构建过程进行话语策略的考察分析以及“辞屏效应”的阐释,力求全面展现网络媒体为新生代农民工所绘制的身份图景。本书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网络媒体使用的话语修辞策略形成了怎样的“辞屏”?(2)网络媒体话语所形成的“辞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何种身份?(3)在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辞屏”如何发挥认知功能及修辞功能?
本书从“辞屏”视角切入对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过程进行考察、分析及阐释,厘清了网络媒体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特质,拓展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研究范畴,彰显了“辞屏”在网络媒体特定群体身份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因此,对“辞屏”视角下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过程进行研究不仅为特定人群身份的话语构建研究提供修辞学范畴内的可行性框架,拓宽修辞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同时可以为网络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提供参考,提升媒体“聚民心”话语能力,并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提供一定的语言学理据及参考。
本书的撰写正值我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特别感谢我的恩师鞠玉梅教授,从本书的选题、语料的收集、提纲及理论框架的构建到本书的写作无不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教诲。在写作的过程中,鞠老师多次就核心问题与我做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地对行文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进行细致修改,可以说本书的完成倾注了鞠老师大量的心血。鞠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笔耕不辍的勤奋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将永远谨记。感谢所有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给予我诸多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同学、好友及家人。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相关领域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科研成果,受益颇多,在此一并致谢。感谢青岛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以及编审付出的辛勤劳动。
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疏漏之处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