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的早期观念
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正式研究有效提问,并在一定的原则之上进行研究,即一旦找到有效的提问技巧,就可以将其明确地教授给教师,从而改善学生的表现。这项工作要求研究人员设计出“复杂的系统观察和分析方法”。具体而言,他们需要一种将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梅雷迪斯·D.高尔总结了1950—1970年之间创建的许多问题分类体系。在此类体系中,研究人员使用现有的认知类型模型对问题进行分类。比如,玛丽·简·阿什纳根据乔伊·保罗·吉尔福德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建立了自己的问题分类体系。在这些研究中,最著名的当属诺里斯·桑德斯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改编为提问类型分类法。
然而,大多数人忽略了布卢姆分类法最初的目的,它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大学考官(给大学生出题的人)设计评估项目。本杰明·布卢姆及其同事试图构建一套可靠的体系,将技能和知识进行分类,将它们变为教育目标。这本书的名称《教育目标分类法:对教育目标的分类》(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明确表明了这一目的。布卢姆分类法将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洛林·安德森及其同事在2001年修订了布卢姆分类法,并进行了相关解释:
有了分类法,考官就不必逐个考虑所有目标了,而是可以暗自盘算道:“哦,这是一个分析目标。我知道如何出关于分析目标的考题。”他们能够拿出自己的“模板”并且根据主题的不同而进行修改,不一会儿,就可以出几道相应的题目。
换言之,该分类法旨在简化各种教育目标(或学习目标)评估项目的编写任务。布卢姆及其同事在他们最初发表的文章中慎重警告人们,不要滥用分类法: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并非是在尝试对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其自身与学生产生联系的方式或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进行分类。我们无意对特定主题或内容进行分类。我们的分类对象是学生的预期行为,即学生个体在参与某一教学单元时的行为、思考或感知方式。
安德森及其同事在2001年对布卢姆分类法进行了修订,并对这一警告进行了延伸,表示“明确学习目标不会自动生成预先设定的教学法”。布卢姆、安德森及其同事非常谨慎地指出,他们提出分类法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对教学方法(如提问或教师如何在课堂讨论中与学生产生联系)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