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公元前777年之周朝(十四)
淇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有文字记载的皇家园林,不仅在造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它位于河南省淇县西北三十五里的黄洞乡耿家湾,由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卫武公所建。
虽然时光流逝,淇园当初的景物结构和建筑形式已经无法详细查考,但历史文献和诗词歌赋中对其“绿竹茂盛”的描述却是一致的肯定。
这片曾经绿意盎然的园林,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价值,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
淇园的规模宏大,据推断,其主区覆盖了今黄洞乡、庙口乡和高村镇西北部一带。
相传,在气候温暖湿润的西周时期,从这里到桃胡泉的二十多里沟壑间,全是连绵不绝的竹林,形成了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
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在汉魏时期之后,人们在淇园的旧址上建立了武公祠,以此春秋祭祀,缅怀卫武公的德政和功绩。
祠前之河也被命名为思德河,河下游的槐荫店也随之改名为思德村,这些都是对卫武公德行的颂扬和纪念。
卫武公的治国理念和为民情怀,受到了历代的推崇和歌颂。他的政绩和品德,不仅在《诗经》中有所体现,更在后世文人的诗篇中得到了传颂。
明代文学家刘基在其诗作《淇园》中,就曾描绘了淇园春日的美景,并表达了对卫武公的敬仰之情。
淇园不仅是一处园林,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谐与人文精神的追求。
虽然如今淇园的原貌已不可见,但它在中国园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淇奥〔yù〕:淇水弯曲处。)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中,以淇水的曲折蜿蜒为背景,对卫武公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德行进行了深情的颂扬。
在这部古老的诗歌中,卫武公被描绘为一位文武双全、智慧与仁德兼备的君主,他的光辉形象如同淇水边那翠绿的竹林,既坚韧不拔又充满生机。
诗中“淇奥”一词,不仅指的是淇水的弯曲之处,更象征着卫武公治国策略的灵活多变和深远影响。
他的政令如同淇水般滋润着百姓的心田,使得卫国在他的治理下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通过对卫武公的赞美,这部诗歌传达了对理想君主的向往和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
卫武公的形象成为了后世君王和士人的楷模,他的智慧和德行被永远铭记在《诗经》的篇章中,激励着后来者追求卓越的治国理念和高尚的个人品德。
这首诗翻译为现代文是这样的:
在那遥远的古时,淇水如一条蜿蜒的玉带,轻柔地环绕着翠绿的竹林。那片碧绿的海洋中,有一位君子,他的文采犹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绚烂夺目。他孜孜不倦地探讨着世间的义理,如同一位孤独的行者,在知识的海洋中寻觅着智慧的灯塔,体悟着圣贤的大道。
他的仪容庄重,如同高山上的青松,挺拔而坚定;他的胸襟开阔,如同那无边的天际,包容而深远。他的德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他的名字,如同一首永不褪色的歌,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难以忘怀。
再看那淇水,它依旧回环曲折,碧绿的竹树郁郁葱葱,仿佛在诉说着那位君子的故事。他的冠冕两侧,美石垂耳,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帽缝间的玉石,多如繁星,点缀着他的风采,使他显得更加超凡脱俗。
他,就像那淇水中的碧竹,质如黄金般珍贵,又似锡石般坚韧;他的品格,如同圭璋般高贵,又如璧玉般纯洁。他的气度,雍容而宽舒,仿佛可以包容世间的一切。他倚靠在车厢两侧的横木上,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宽容。
他善于开玩笑,幽默风趣,总能在不经意间,带给人们欢乐和轻松。他的玩笑,恰到好处,从不过分,就像他的人生态度,总是那么自然,那么和谐。这样的君子,他的风采,他的才华,他的一切,都如同那淇水边的碧竹,永远翠绿,永远鲜活,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毛诗序》对《诗经·国风·卫风·淇奥》的解读,将此诗视为卫国人为颂扬卫武公姬和的德行而作。
《毛诗序》特别强调了卫武公的文采风流、善于接纳谏言、严谨的礼仪等美德,认为这些品质是他能够在周朝担任重要职务的关键所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全诗共分为三章,每章九句,除了最后两句,其余皆采用了工整的叠咏结构,使得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对称之美。
三章内容水乳交融,难以分割,均以“瞻彼淇奥”和青翠的竹林为起兴,随后展开对君子的仪容、言谈、举止和才德品性的赞颂。
诗中对君子的描绘细腻入微,从其庄重的仪容、华丽的饰物,到幽默健谈的举止,无不透露出君子的风采。
用“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八字形容其华美的饰物,以“宽绰”地倚靠“重较”、“善戏谑”而不过分来传神地描绘其举止。
而对君子精纯品质和善美德行的描写,则构成了全诗的核心和灵魂。如“切磋琢磨”展现了君子不断精进学问的态度,“金锡圭璧”比喻其具备的纯粹优良的品质,而“瑟僩赫咺”四字的重复使用,既褒扬了其庄重的仪态,又赞颂了其光明璀璨的德行。
诗人多次使用“有匪君子”四字,强调了君子的不凡与卓越,并谆谆告诫人们“终不可谖兮”,表达了对君子的无尽敬仰和向往。
此诗不仅开创了以竹和玉比拟赞美君子的先河,也为后世“君子佩玉”之风提供了灵感。
诗中对绿竹的形容“猗猗”“青青”“如箦”,对美玉的描写“琇莹”“如星”“圭璧”,无不浓墨重彩,细腻入微。
透过这优美的文风和清雅的音韵,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君子,正缓缓向我们走来,他的每一步都散发着智慧和德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