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枭雄当道 雄霸辈出似潮涌,不尽长江滚滚来》:董卓:穷凶极恶之极品
东汉末年,帝王昏庸,吏治腐败,社稷崩坏,各路豪杰趁势而起。一时间,神州动荡,风起云涌,大小军阀,相互攻伐。大浪淘沙之下,究竟谁是枭雄?
何为枭雄?枭者,凶猛之谓;雄者,骁勇雄豪。
枭雄和英雄其实差不多,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更出枭雄。名垂千古者是英雄,得天下者往往是枭雄。其原因渺渺不可言说。
野蛮凶狠富家子
董卓是富家出身,董家是凉州陇西临洮县的大族,但属于没有文化的土豪。
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他“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董卓不仅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张弓,左右驰射。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当地人们都畏他三分,不仅乡里人不敢惹他,周边羌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他倚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多与羌族部落酋长交往。
羌族首领惧于董卓淫威,极力迎合趋附他,并与之结好,称兄道弟,以求暂时相安无事。董卓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寻思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他们,培植自己的势力。他挥金如土,每当羌人首领来家作客,便杀牛宰羊大肆款待,以此收买人心。
羌人一方面惧怕董卓的凶悍,一方面感激董卓的“豪爽”,所以都归附他,愿意听候他调遣。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拉拢、兼并其他地方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他经常扮演游侠豪杰的角色,在当地享有“健侠”的美名。同时,董卓还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愿意死心塌地跟随左右。当时,董卓就出任州兵马掾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这样一来,董卓通过控制更多的羌人,为他今后势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时之间,董卓成为闻名陇西的风云人物,不管是在官府,还是在民间,董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趁乱世,雄起
黄巾之乱爆发以后,东汉朝廷派皇甫嵩、朱儁领兵征讨颍川,同时,任命卢植为中郎将,征讨河北黄巾军。本来,卢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由于得罪了前来视察军事战况的宦官特使,遭到诬陷,无辜被囚,随后,朝廷任命董卓为中郎将,代替卢植继续攻打河北黄巾军。
黄巾之乱虽然被平定,但主要是人家皇甫嵩的功劳。董卓呢?未建寸功,“军败抵罪”,被免了官。所幸董卓这个人善于钻营,贿赂十常侍,当凉州战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
在征讨凉州叛乱的过程中,董卓开始有了闪光的功勋。
某一夜,皓月当空,群星灿烂,夜半时分,静悄悄的夜空突然出现一道长达十余丈的流星雨,半壁天空火光如柱,惊得边章、韩遂军营中的战马狂嘶不已。熟睡中的士兵惊醒后也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怪异现象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们以为这是战争将败的不祥之兆,不愿再留在这里打仗,都想归回旧地金城。顿时,整个军营一片骚乱,久久不能安静下来。
董卓得知以后,当机立断,立即与鲍鸿等人合兵夹击。由于对方军心受到影响,组织不严,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思想和防卫准备,顷刻之间遭受沉重创击,死伤无数。董卓大获全胜;边章、韩遂败走榆中。
汉家军队见敌军溃败,觉得机会难得,便合兵追剿。由于金城是羌人的本家,势力无所不及,到处都驻有军队,而汉军盲目深入西羌,又犯了“穷寇勿追”的兵家大忌,在追赶过程中,遭到数万名羌人围击。孤军深入的东汉大军完全陷入西羌部队的分割包围之中。由于后方援军无法及时赶到,不到数日,各军粮草殆尽,而围兵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进攻更加猛烈,情势十分危急。当时,由周慎等人率领的军队被彻底击溃,只有董卓军队设计得脱。沉着老练的董卓在如此情况下,仍不惊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羌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这时,羌骑侦察回来传出消息说,东汉军队整天在坝中捕捉鱼虾。西羌将领以为董卓军粮已尽,只得靠捕捉鱼虾充饥,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的军队。可是,很久都不见动静,等羌骑探明情况时,董卓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原来,董卓筑坝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敌人,以此作掩护,然后伺机悄悄撤退。胡兵、羌骑听闻董卓军队逃遁,前往追击,由于河水太深,无法渡河。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表现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镇压凉州叛乱以后,董卓实力越来越强。其军队主体是战斗力强悍的湟中义从和其他羌汉混合兵。这是董卓培植豢养的一支私兵,只听命于董卓。
东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需要董卓这样的人。但董卓的迅速壮大,又让东汉政府忐忑不安,于是,朝廷先后两次要董卓到洛阳任职,甚至打算让他做位列九卿的少府,其目的显然是要夺他的兵权。但每次一调任,凉州的羌族就开始搞事,董卓就赶紧告诉朝廷,这边又发生动乱了,我离不开啊。至于这些羌族和朝廷为什么这么有默契,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无奈之下,东汉政府只能退让一步,给他一个实权很大的官职——并州牧,这也可以把他调离其根据地凉州。董卓看穿了朝廷的用心,遂要求带上亲兵。国家疲弱之际,无力和强臣讨价还价,只好答应董卓的要求。于是董卓带上三千亲兵,前往并州赴任。
董卓赴任过程中,汉灵帝驾崩了,给东汉王朝留下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好像是专门给董卓预备的。董卓嗅到了机会,不顾朝廷下诏阻止其进兵,直奔洛阳。
满城尽是西凉军
董卓能带兵进洛阳,多亏了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脑残,他飞黄腾达之前就是个屠夫,当然,不是说屠夫就一定头脑简单,但何进绝对没多少脑子。若单以能力论,何进或许也只能流连于市井。但他有个好妹妹,何氏根据选择宫女的制度被选入掖庭,得到汉灵帝刘宏的临幸,生下皇子刘辩,逐步登上皇后之位。于是何氏一门平步青云,父何真封舞阳侯,母称舞阳君,兄何进官拜大将军,手握兵权。但大将军的头衔也不能掩盖他的愚蠢,东汉彻底崩坏有其很大的责任。
汉朝的政权有个奇葩的传承,就是外戚专权。这一点从刘邦开始,吕后专权。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未能免俗,每一次成亲都重用老婆的娘家人,卫青、霍去病、李广利、霍光。但汉武帝这个人狠,外戚也不敢造次,能力都不俗,功劳也都挺大。可汉武帝一死,外戚就越来越嚣张了,霍光废立皇帝,王莽作乱,光武中兴仍然没能解决好外戚问题,从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开始,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圈——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政。
刘肇即位时年幼,仅有10岁,只得依靠太后窦氏,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于是把持朝政。皇帝想夺回权力,无法借助朝臣之力,只能依靠宦官。后来,汉和帝在中常侍郑众的帮助下,消灭窦氏势力,论功行赏,郑众自然是首功。于是宦官开始干政弄权。
刘肇死后,皇后邓绥立刚刚出生百余日的刘隆为帝,史称汉殇帝,汉殇帝短命,仅当了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刚满13岁的清河孝王刘庆之子刘祜又被立为皇帝,是为汉安帝。邓太后掌握大权,引用外戚,但她汲取窦太后覆灭的教训,尽量恭谨守法,礼待宦官郑众、蔡伦等人。邓太后死,安帝亲政,邓氏一门立遭贬黜,邓骘等兄弟子侄7人被迫自杀。邓氏被灭,宦官并未得势,安帝又引其母家耿氏,妻家阎氏等外戚掌权,但更加骄横无度,政治也愈加腐败。
安帝死,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曹腾、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11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是为汉顺帝,那十九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汉顺帝因宠爱梁皇后,梁皇后的父亲梁商、弟弟梁冀先后当大将军。梁冀跋扈专权,又与宦官勾结,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梁氏专权。
顺帝死,梁冀连续立冲、质、桓三帝。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消灭梁氏势力,宦官又开始专权。
桓帝死,皇后窦妙临朝问政。桓帝无子即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汉章帝玄孙刘宏继承大统,是为汉灵帝。从此窦武把持朝政,并密谋铲除宦官。但不料被宦官势力反扑,窦氏灭族。宦官集团再次成为胜利者,即我们所熟知的“十常侍”。
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即位,刘辩的母亲何太后把持朝政,何太后的哥哥就是何进!
东汉王朝,迎来了外戚与宦官的最后一次火并。何进为了不致重蹈窦武的覆辙,增加自己致胜的筹码,许诺给董卓以好处,以圣旨名义召他立即进京讨伐宦官张让等人。地方豪强趁机上台,把持了政权,天下就这么乱了。
董卓接到圣旨后,大喜过望,立即召集人马,即日引军进京。谁知他还没赶到洛阳,何进就在争斗中被张让等人杀了。这时,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在洛阳统兵,听闻何进被杀,放火烧毁南宫,追杀张让等人。张让、段圭等无力还击,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逃去。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率军追到,张让等人投河自尽,卢植又把少帝和刘协迎回宫内。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董卓来到京城西,听说少帝一行在北边就要回宫了,就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下迎接少帝。少帝望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流泪。董卓上前与少帝叙话,少帝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而一旁的陈留王则对答如流。董卓十分高兴,觉得陈留王比少帝贤能,而且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把刘辩奉迎至皇宫后,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长期统兵的董卓深知:要想征服百官、控制朝廷,必须先掌握强大的军事力量。初到洛阳时,董卓部属不到三千人,为了给百官造成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地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几乎所有洛阳人,都被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所吓倒,不敢有丝毫越轨行为。
虽然假象能暂时迷惑人,但终会被人识破。董卓此举当然只能是权宜之计,稍稍调整后,他便开始采取实际行动,以扩充兵力,收揽兵权。大将军何进被张让伏杀后,他的部将吴匡对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怨恨很深,认为何苗存心不肯与何进合作,而且还怀疑他与张让勾结,共同对付何进。吴匡感念何进平日对自己有恩,发誓要杀死何苗,替何进报仇。他发动手下士兵,告诉他们说:“是车骑将军何苗勾结张让杀死了大将军,我们一定要替大将军报仇!”于是,他便联合董卓的弟弟董旻,共同攻杀何苗。何苗死后,董卓坐收渔翁之利,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队。
至此,董卓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地方豪强掌权的先河,东汉政权就开始进入了名存实亡的阶段了。
倒行逆施,人神共愤
董卓大权独揽以后,决定废除少帝。他在崇明殿召开百官大会,在他的胁迫下,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降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何太后呜咽流泪,文武官员满目悲怆,但都不敢吱声。
完成这一法定程序后,何太后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三天后,董卓下令用鸩酒将何太后毒死,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亦被杀,尸体抛入御花园。何苗被开棺戮尸。东汉最后一家专权的外戚家族彻底灰飞烟灭。
改立献帝后,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早已不在皇帝之下。在董卓的淫威逼迫和阴谋陷害下,他的竞争对手和朝中许多忠义之臣,不是被逼迫出逃,就是被铲除消灭。董卓恣意玩弄权术,滥杀无辜,引起广大官员和人们的强烈愤慨和反对。
董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协众,睚眦之隙必扳,人不自保”。率兵进洛阳时,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这些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控制中央政权后,董卓残忍不仁的恶性更加膨胀,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劫掠,残暴百姓。有一次,董卓部属的羌兵在阳城抢劫正在乡社集会的老百姓。士兵们杀死全部男子,凶残地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悬挂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然后掳走大批妇女和大量财物。回到洛阳后,他命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加以焚烧,而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却对外人宣称是战胜敌人所得。
迁都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火烧毁。昔日兴盛繁华的洛阳城,瞬时之间变成一片废墟,凄凉惨景令人顿首痛惜。
为了攫取财富,董卓还派吕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珍宝。
整个洛阳城狼藉不堪,在董卓肆意践踏破坏下,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曹操对此悲愤不已,他写了一首诗《薤露行》,予以讥讽:
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为了自己聚敛巨额财富,董卓大量毁坏通行的五铢钱,还下令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碎,重新铸成小钱。粗制滥造的小钱不仅重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钱的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小钱的流通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猛涨。据史书记载,当时买一石谷大概要花数万钱。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于极度痛苦之中。董卓却利用搜刮来的钱财,整日歌舞酒宴,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恶事做尽,终是罪孽难逃
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了全国上下的愤怒与反抗。起初,议郎杨勋与左将军皇甫嵩秘密商议,准备共同讨伐董卓,只是后来由于皇甫嵩被征调,杨勋势单力薄,才就此罢休。
随后,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和渤海太守袁绍等十余人都纷纷起兵反抗董卓,从此便开始掀起了大规模持续反抗董卓的斗争浪潮。
不久,长沙太守孙坚率领豫州各郡军队征讨董卓,在今汝州梁县西南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联合孙坚反董卓的颍州太守李旻也被生擒。
孙坚重整兵马,董卓派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攻击孙坚,任吕布为骑督。吕布与胡轸素来不和。孙坚率兵出击,大破董卓军,并斩其都督华雄(三国演义为戏剧效果移花接木给关羽,因而造出了温酒斩华雄)。孙坚趁胜进军,董卓亲自率兵迎战。董卓兵败逃走,屯军渑池。孙坚接着进军洛阳,击败吕布。董卓使东中郎将董越屯渑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诸将分布在诸县,用来防御山东诸军。董卓自己引兵回长安。孙坚于是修整诸皇陵,引兵回鲁阳。
此时,山东诸路豪杰也纷纷揭竿而起,共同起兵声讨董卓。被多方义军逼得无路可走的董卓决定迁都长安,以避锋芒。
司徒王允早有除掉董卓之心,可是考虑到董卓平时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武力过人,如果不采取周密措施,恐怕不易得手。于是,王允便物色了董卓的亲信吕布做内应。
《三国演义》中用一出离奇的美人计展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为了家国大义,周旋于两个勇猛的男人之间,进而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略施计谋,便将董卓这一大害轻易除去。这种充满艳情的故事很符合听众的需要,但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当然,吕布戏貂蝉的故事也不是无中生有,正史中就有吕布因为和董卓的侍婢私通而有所不安的记载。总之,在王允的利诱和挑唆下,吕布和董卓反目了。
当时,正逢皇帝大病初愈,文武大臣都集会于未央殿,恭贺天子龙体康复。吕布借此机会,事先安排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亲兵,换上卫士的装束隐蔽在宫殿侧门的两边。董卓刚到侧门,便遭到李肃等人的突袭。董卓虽然奋力反抗,但已无济于事,当场被杀,并株连三族。
董卓被杀后,据说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肥胖脂厚,火光甚至可以将漆黑的夜晚照亮,燃烧了好几个昼夜才熄灭。如果这一奇异的传闻属实,那么就意味着那几日历经劫难的长安一直处于光亮之中。似乎预示着黑暗已经结束,光明终将来临。
然而,这似乎只是个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