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允炆:妇人之仁无主见,夺权不知终了何处
一改洪武滥杀伐,
削藩大计苦谋划。
可惜不识豺狼性,
枉自怀仁失天下。
出轨人物: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
生卒年份:生于公元1377年,后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一说出家,一说流落海外,关于其去向至今是谜。
在位时间:公元1398年—1402年。
出轨点:朱允炆在和叔叔燕王朱棣的战争中,无论在军力、舆论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但是朱允炆却妇人之仁,下了一道非常愚笨的旨意,说不能杀了叔叔,要活捉他,这样在战场上,将士们本可以杀了朱棣,却因不敢违旨而屡屡放过了朱棣,而朱棣也因为这道旨意有恃无恐,在战场上披坚执锐,纵横驰骋,结果让朱棣攻陷了南京,夺取了天下,而朱允炆下落不明。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没有宽宏的度量和狠辣的手段,是成不了的。宽宏的度量是指能忍受各种压力和挫折,甚至是羞辱;而狠辣的手段是指关键时候不能妇人之仁,要狠下决心。
“仁”本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仁”成为自己行动的束缚时,一定要果断转变态度,这一点,在《论语》中,孔子如是说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以看出,孔子似乎是不赞成以德报怨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是受到了别人的不合理的怨恨和对待,一定不要忍气吞声,而是应该勇敢地回应他。
朱允炆自幼饱读圣贤之书,可能并没有真正体会“以直报怨”,相反,在叔叔力图推翻自己时,还心存仁慈,要留下叔叔一条命,结果自己命归何方呢?
历史上,凡是妇人之仁的人都是成不了大事或成不了气候的,朱允炆的仁慈并没有换回叔叔的醒悟,而历史却因此改变了轨迹。
1398年6月30日,年仅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太平天下,然而,在太平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朱允炆面前有两道难题:一是如何改变太祖建国以来形成的动辄杀戮的恐怖政治氛围;二是如何解决太祖分封子嗣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
建文帝即位之后,即开始着手改变政治气氛,他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一大批文人,推行仁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如减免租赋,赈济灾民,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等。建文帝还重视农业生产和官吏的考察,他曾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采访史,分巡天下,体察民情。
应该说,建文帝对第一个难题还做得比较得心应手,但是藩王拥兵自重、分踞一方的第二个难题,则让建文帝寝食难安。尤其自己的叔叔朱棣,长期盘踞北方,在与蒙古军的作战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俨然是皇权的最大威胁。
为了削藩,建文帝召集了大臣商量,但群臣们各执己见,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其中以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一些大臣主张采用汉代“推恩”的办法,即把藩王的权力分封给藩王的所有子孙,而不仅仅是嫡长子一人,而且要实行异地分封,这样藩王的权力就会逐渐削小,不会威胁到朝廷的权威。卓敬更是建议建文帝将燕王迁封到南昌,这样既维护了亲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这似乎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方法,但不知为何,建文帝却没有去实行;而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大臣坚决主张削藩,但在具体削藩策略上有所不同。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应最后动手,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等诸王,待时机成熟再削燕王。但齐泰则主张擒贼先擒王,认为只要先铲除了燕王,其他诸王自然无力反抗了。可惜的是,建文帝采纳了书生黄子澄的意见。
建文帝削藩首先从周王朱橚开始,建文帝密先是令李景隆以北上备边的名义兵临开封,然后趁周王毫无防备之际突然将其抓捕,最后送至京师,这次削周王名义上是因为周王次子告发他“谋反”,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周王是燕王的胞弟,二人皆为一妃所生,关系也最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废周王,意在去掉燕王手足。随后,建文帝又先后废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标直指燕王朱棣。
建文帝并未意识到他的这些行动不是敲山震虎,而是打草惊蛇,燕王朱棣岂是任人宰割的主?他正秘密准备,蓄势待发,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就在朱棣将要造反前,朱棣的三个儿子还在京师,于是朱棣不敢轻举妄动,他派人对朱允炆说自己身染疾病,日夜思念儿子,希望皇恩浩荡,遣返三子。齐泰听说后,更加坚定地相信朱棣会反,于是建议朱允炆拒绝朱棣的要求,并将其三个儿子关起来,以做人质,这样朱棣就不敢胡来了。但黄子澄的意见却主张遣返朱棣三子,以便稳住朱棣,然后再出奇兵突袭,朱棣可擒。朱允炆本就仁慈,不忍伤害自己的堂兄弟,于是再一次听信了黄子澄的意见。
遣返三子后,朱棣便再无后顾之忧了,建文元年七月,朱棣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朱元璋当国时,恐奸臣篡权,规定藩王有举兵清君侧的权力,朱棣便以此为由,说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行为是“靖难”,因此,历史上称这场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实际上,在最初的战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李景隆的指挥不当,明军屡遭败绩,但即使这样,燕军终究是因寡不敌众,难以速胜,在后来的战争中明军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他们的顽强抵抗让朱棣的军队岌岌可危,但这时朱允炆的妇人之仁再一次显示出来,他的一道“我要活的叔父”的圣旨,让将士们作战畏首畏尾,也使得朱棣逃过了多次劫难。
最终,朱棣反败为胜,攻入南京。
朱允炆皇帝座位还没坐暖和,就被赶下了台,结果还生死不明,说来确实可怜,令人惋惜,但是可怜之人,往往有可恨之处。大战还没开始,就先缚住将士的手脚,这场仗怎么打?朱棣造反,在天下人看来就是叛军,叛军便是人人得而诛之,这样,朱棣在舆论上就先输了一筹,而天子之师是正义之师,理应理直气壮,对叛军的剿灭毫不手软,岂能因为叛逆之师的首领是自己的叔叔就心慈手软?政治斗争是残酷的,讲不得亲情,谁讲谁就是妇人之仁,谁就是自取灭亡,这正是朱允炆的可恨之处。
或许从常人的角度看,朱允炆是一个好人,他看重亲情,不忍心杀害自己的长辈,可是在权力的角逐中,亲情会成为被对手利用的有力武器。朱棣不认亲情,结果成功登上了帝位,朱允炆心存善念,结果生死不明,如果一开始,朱允炆就狠下一条心,不知朱棣已经死了多少次了。“成王败寇”,历史便是这样无情,只会记住强者,不会同情弱者。
人生是以斗争求生存,以竞争求发展,没有一股狠劲和魄力,是成功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