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羊群效应:害怕失去才会真的失去
理财里也有“海王”吗?
我们在前两节里了解了框架依赖效应、易得性偏误,也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克服它们。在这一节中,我再跟大家分享另外一个典型的认知偏误,先通过一个用户的案例来了解一下。
我们有一个用户叫“赖皮马”,投资理财已经有10年经验了。按理说他在市场里真金白银地“学习”了这么多年,可以算得上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了,收益应该也是不错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自己对收益很不满意,于是找到了我们。
刚开始接触他的时候,听他介绍完自己的投资经历,说投了10年对收益不满意,我们还以为这位投资老手对自己的收益比较谦虚呢。后来在帮他梳理现有持仓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的投资账户里有超过100只基金,林林总总,盈亏各异。我们帮他算了一下,他没有说谎,也没谦虚,这么多年下来,他确实没赚到什么钱。别说他自己不满意了,就连我们看完都觉得,嗯,10年下来,这收益水平确实是有点抱歉了。
想要更好地帮助他,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他的过往——是什么造就了今天这个他。我问他:“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的精力有限,投太多的东西肯定是管不过来的,但还是买了这么多只基金呢?”
面对我们的问题,他非常坦诚,说他过去经常拿自己买的基金和朋友持仓的基金去对比,每当发现自己的基金比别人涨得慢或者比别人亏得多的时候,他就会着急上火,就想把别人手里那只“好基金”也买到自己手里,毕竟曾经错过了一次,这往后的收益可不能再错过了呀。同时,他在银行的理财经理发现他爱买基金,也总是频繁地向他推荐——我们行马上要出一只爆款基金,基金公司多么牛,基金经理多么厉害,他管理过的基金曾经排名多么靠前、拿了多少奖,现在他要出新产品啦,只在我行限额发售,明天9点开抢,募集金额满了就截止,卖完了可就没了,我们网点现在已经有多少客户预约下单了……一听到这些,他就又坐不住了,怕错过这么好的产品,于是又买了起来。
就这样,他陆陆续续地在各种渠道买了超过100只基金。当时他自嘲地说,自己现在基本上就是买了个大盘回来,但这还远不是他们“业内”的顶尖水平。他曾经参加过一次基金公司组织的线下活动,听说现场最多的有买了300只基金的人呢。几年下来,他也真切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一直在盲目地追身边各种短期上涨的所谓的“好基金”,追得辛苦疲惫,时间、精力、本金一样也没少花,但收益根本不行。
当我和他说我要写本书,想把他的故事分享出来,他欣然答应,强调一定要把他的案例当作反面典型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像他一样在理财上做个“海王”。
“赖皮马”是非常典型的一类用户。他具备了理财上的一些基本常识,对于K线图、最大回撤、夏普比率都如数家珍。但他并不具备投资中底层的心理认知,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心法”,修炼得不够,没有办法把投资方法形成体系,所以到了实际操作层面,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这些知识,也就不可能有更高的收益。他后来自己也总结了,说过去的10年犯得最明显的错误有三点:一是意识上认为自己的收益只能靠基金的上涨获得;二是选择产品的时候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业绩领先的基金就一定是好基金;三是具体到自己的基金买卖方法,用他的话说就是,“10年了,小学还没有毕业”。
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我们在后续的理财方法辅导上,从四个方面对他的持仓进行了调整:一是削减掉一些投向相似的基金,在同类型里面找好的——不要看到就买;二是通过单笔买入、定投等方式,调节他的买入速度,优化买入方法——不要上来就全仓买;三是除了对不好的产品及时止损外,更让他学会了如何在收益好的时候卖出止盈——不要只想着买,不想着卖;四是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尽量在值得长期持有的产品里去补跌得多的,这样未来自己的收益可能会更高——不要以为亏得多的就不值得买。
这些方法和他之前的操作模式相比有了180度的大转弯,我们帮助他把眼光从关注产品的收益,转到了更专注自己获得的收益上。经过3年的辅导,“海王”上岸了,现在他已经盈利50万元了。
“海王”背后的“羊群效应”
“赖皮马”的案例确实是个个案,毕竟能有百只基金持仓经历的用户确实屈指可数。但在辅导用户理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像“赖皮马”这种“别人买啥我买啥”的行为并不少见,很多人在被问及“当时为什么会买这款产品”的时候,答案都是“我看我朋友当时买了挺好的”,或者“我朋友推荐我买的,他说挺好的”。
看到了吗?在投资这件事上,人类出现了一种共性——羊群效应。而之所以称之为羊群效应,是因为这话还得从羊说起。
羊群本身是一种很散漫的组织,平时也经常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羊动起来,其他羊也会一哄而上,哪怕头羊跳下悬崖,后边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跳下去。羊群效应在行为金融学中也是比较典型的现象。很多人在投资理财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这种盲目的从众行为让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跟风投资,成了一个无意识的投资者。比如,看到某一个基金产品最近涨幅巨大,大家都去追,结果就是大家一起买在阶段性的高点上。下面这张图中几个标出来的市场节点,就非常清晰地反映了这个现象。
在市场刚刚起步上涨的时候,有人就坐不住了,开始小富即安地赎回。其实如果赎回的人满足于自己已经赚到了的小钱,离开市场,那其实也是好的,至少他们是盈利的。但你相信我,他们的钱虽然走了,心是不会走的。在卖出之后,他们还会继续暗中观察,期待自己可以有第二次盈利的机会。接下来,只要市场继续上涨,不管是刚刚赎回的那些人,还是听说最近市场不错也想借机分一杯羹的人,都会被吸引来,大家一起形成巨量的净申购,组团买在高岗上。
紧接着,暴涨之后的市场开始释放它的风险——暴跌来临。大家纷纷逃窜,出现了大量的净赎回。但我说过了,离开市场的人是不会甘心的,他们会在下一次高点的时候再买回来,然后在低点的时候因为受不了亏损而再一次“割肉”离场,最后可能还骂了一句:“中国A股都是骗人的!”
有些人看到这里会说:“哎呀,这都是愚昧的普通人犯的错误,我是聪明的,我不会跟着这帮‘傻羊’一起跳下去。”
哦?你很聪明吗?那我介绍一个比你更聪明的“傻羊”给你认识认识吧。
1720年12月的某一天,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我能算准天体运行的轨迹,但算不出人类的疯狂!”是什么让当时77岁,贵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及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的牛顿发出如此的感慨呢?是股票。
1711年,为了掠夺南美殖民地的巨大财富,英国成立了一个南海公司,并且发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当时正是私人资本急速膨胀但苦于投资无门的年代,所以一开始股票涨势非常惊人,正巧牛顿手头有点闲钱,心想那我也炒股吧,结果不到两个月就赚了7000英镑。当然牛顿可不是没见过钱的普通人,前文说了,人家可是当过皇家铸币厂的厂长,他那时候一年的工资是多少?2000英镑。所以,他通过炒股,用两个月的时间轻轻松松赚了自己三年半的工资。他很开心,但也很理性,把钱都取出来,套现离场了。
谁知他取出来之后,南海公司的股票跟坐了二踢脚似的,噌噌噌地往上涨,涨了8倍。牛顿这时候坐不住了,筹钱去炒股——走!再买!追高去了……结果,英国随后颁布了一个《反泡沫公司法》,南海公司的股票开始大幅跳水,到了年底跌回到最开始的市值。牛顿无奈“割肉”离场,最终亏掉了20000英镑,是他10年的工资。这时他追悔莫及,说出了上面那句重要的人生感悟。
牛顿大概就是传说中理财圈里智商最高的那只“傻羊”了吧。
所以,觉得自己聪明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承认自己过去是“傻羊”的人也不要气馁,不是只有我们普普通通的凡人才傻,才不思考,才盲目跟风,你看历史上这些知名的智者,他们在投资的时候照样傻里傻气的。
如何避免成为一只羊?
羊群效应之所以特别强大,让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战胜,是因为底层的认知偏误是人类共有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它本身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战胜它之前,你要先认识它、接受它,再去练“剑法”。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致遵循两条路径:一个是自然选择,另一个是社会选择。我们必须遵循这些法则,才能活下来。自然选择很好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而所谓的社会选择,指的是人类在经过自然选择存活下来之后,为了确保能够长期生存,形成了集体狩猎形式的社会群体。社会选择的意思就是在群体之中,个体如果得不到集体的认同,甚至被集体驱逐,就会面临死亡的风险。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人性就保留下来了追求社会认同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尽量表现得和别人一样。这样做,一方面使我们在群体中得到了切实的保护;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不断地和同类比较,寻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我还在这个群体中,我没有被抛下,我依然会是安全的。这,就是人性的本能。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有一个层级就是爱与归属。人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得到认可与肯定、归属某一群体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智慧会如此之难,越来越“自知”,才能越来越有智慧。我们需要在大脑里构建思维体系,提醒自己——本能启动了,注意你现在正在跟从,这并不是你自己真正的选择;需要认识人性,同时做到“反人性”。我们的老祖宗在《论语》里也是这么教育我们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有投资失败教训的大文人马克·吐温曾说:“每当你发现自己站在多数人的一边时,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了。”
在理财中,想要获得成功的投资结果就需要独立的判断,然而社会认同的压力会驱使我们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于是,市场上涨时,看到周围的朋友日进斗金,即使你本来对投资毫无概念,也很容易因为盲目跟风而入场,在大家共同“盲目”的努力下,泡沫就产生了。而当市场进入下跌通道,很多人又如刚才所说的“跳崖的羊”一般,争先恐后地出逃,造成一种群体性恐慌,社会认同的压迫再一次使你无法保持冷静,于是急三火四地跟风卖出……价格在踩踏中出现非理性的暴跌,每个人又变成了其中受害的一员。除非你是市场上涨前就买入,或者市场暴跌前就卖出的“领头羊”,否则你一旦进入的是后续“从众”的轨道,是不可能在疯狂的羊群中占到便宜的。
所以,想要把理财做好,突破从众心理带来的偏误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总是追求和你的同类保持一致,要尽可能地保持理性。但“理性”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我们身为凡人,应该如何保持呢?这里我想分享我的一个感悟。
我每年都会抽出一段时间去寺庙附近住上几天。我发现一件神奇的事,有些寺庙很“灵”,吸引许多人从各地不远万里赶来许愿,回去之后的境遇就会如其所求,有如神助,然后人们不断地来还愿,再把这神奇的力量分享给周围的人,使得寺庙的香火越来越旺、越传越灵。虽然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早年不懂其中的奥秘,只是单纯地出于敬畏,觉得大概是有些我所不知道的隐秘的力量,但是后来我慢慢在观察中参悟到了答案。
我发现每次我住到那附近,心里就会变得很安静,在那个远离噪声的环境下,我仿佛真的能够放下杂念,恢复冷静的思考。而这时,无论你许下的愿望或者所求的事情是什么,那些具体的心愿其实都来自你的理性,大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以内,或者至少是离你的能力范围不远的。不会有哪个穷困潦倒的人“理性”地去寺庙许愿说:“佛祖啊,我要明天就暴富,拥有1个亿。”
只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的决策,我们后续又有积极的意愿,乐于不断地为之努力,那结果大概率就是会变好的,于是就有了心想事成。
《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发现,人在独处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很理性,但是一旦进入一个群体,性情就会发生变化,甚至表现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特征。所以我认为,许愿灵验,客观上也是因为寺庙本身是一个让人安静的媒介,在那里独处的时候,特定的环境驱使我们回归冷静和理性,你不会有那些过于虚妄的欲求。你冷静地许下的那些朴实的愿望其实本身就离你不远,自然也是容易被实现的。
在辅导用户理财的时候,每当有人看到别人的账户收益,发现自己的不如别人,跑来跟我说:“美罗,你看他的收益比我高,是不是我买的产品不好啊?”或者说:“美罗,明明我跟他买的是同一款产品,他的收益比我高,是不是方法比我好呀?”我都会很平静地告诉他们,在理财这件事上,人和人之间单纯地比较收益率、比较收益金额都是不客观的,因为购买时间不一样,方法不同,风险承受力不同。无休止地比较并不会让我们获得更高的收益,只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理性,更容易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我们想要获得更好的收益,真正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从理财心法上不断地自我检视、突破,战胜自己人性中的那些弱点。如果之前你能驾驭10万元,通过理财赚到2万元的收益,而现在你可以驾驭50万元,通过理财赚到20万元的收益,我会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的理财能力提升了,可以让更多的钱为你更高效地打工,这才是你真正的进步。
战胜他人,只能说明你是个有力量的人;我们只有战胜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