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何应对犅类题
第一节 强相关逻辑知识要点
一、联结词:“非”、“且”、“或”(“要么……要么”)、“则”
“非”、“且”、“或”(“要么……要么”)、“则”,这几个日常语言中常用的联结词,对于MBA应试,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逻辑概念。大部分试题都离不开对这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的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一部分B类题甚至直接测试这些基本概念。
约定:以A、B表示命题,即有所断定的句子。命题都有真假。
(1)“非A”(记作A)的含义是否定A,即断定A是假的。显然有:
(2)“A且B”(记为A∧B)的含义是断定A和B都真。显然有:
(真∧真)=真
(真∧假)=(假∧真)=(假∧假)=假
记住:由“且”联结的命题,只要有一个命题假,则整个命题假。
(3)“A或B”(记为A∨B)的含义是断定A和B至少有一真。显然有:
(真∨真)=(真∨假)=(假∨真)=真
(假∨假)=假
记住:由“或”联结的命题,只要有一个命题真,则整个命题真。“要么A,要么B”是断定A和B至少有一真,且至多有一真,即A和B不都真,也不都假,一定是一真一假。
(4)“A则B”(记为A→B)的含义最为重要,讨论见后。
本书引进并且只引进“”“∧”“∨”“→”四个符号,分别表示“非”“且”“或”“则”。运用这几个符号代替相应的汉语文字,有助于清晰地刻画试题的逻辑结构,下面就会看到此种必要性。
A﹒提拔小张∧提拔小李。
B﹒(提拔小张∧提拔小李)。
C﹒提拔小张∨提拔小李。
(2)“A或B”和“要么A,要么B”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2)相同点:“A或B”和“要么A,要么B”都断定A和B有一真。不同点:“A或B”断定A和B可以都真,“要么A,要么B”断定A和B不能都真。
(1)如果“A或B”真,则“要么A,要么B”真。
(2)如果“要么A,要么B”真,则“A或B”真。
【思考2-6】(较难)
(1)已知“A且B”和“A或B”两个断定中只有一真,能推出什么结论?
(2)已知“A或B”和“要么A,要么B”两个断定中只有一真,能推出什么结论?
(2)由“A或B”和“要么A,要么B”两个断定中只有一真,可推出“要么A,要么B”假(否则二者都真),“A或B”真。由“要么A,要么B”假,可推出A和B都真,或A 和B都假。由“A或B”真,可排除A和B都假。因此,A和B都真,即推出“A且B”。
(1)要么推至小轨道,要么逐出太阳系;
(2)推至小轨道,或者逐出太阳系。
如果(1)真,则(2)真。因此(1)假、(2)真。
由(1)假可知,以下两个情况必有一个成立:
Ⅰ﹒推至小轨道并且逐出太阳系;
Ⅱ﹒不推至小轨道并且不逐出太阳系。
由(2)真,得Ⅱ不成立。因此,Ⅰ成立。
因此答案是A。
二、条件关系
(一)充分和必要
条件关系,包括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种关系。条件关系是日常思维中涉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逻辑关系,也是MBA试题多有涉及的最重要的逻辑关系。
A是B的充分条件是指“如果A真,则B真”,即“有A一定有B”。例如,“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因为“天下雨且地上不湿”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A是B的必要条件是指“如果A假,则B假”,即“无A一定无B”。例如,“年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因为“不满18岁且有选举权”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记住: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则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则B是A的充分条件。例如,“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地上湿”就是“天下雨”的必要条件;“年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有选举权”就是“年满18岁”的充分条件。
由A是B的充分条件,只能得出B是A的必要条件,不能确定A是否为B的必要条件。同样,由A是B的必要条件,只能得出B是A的充分条件,不能确定A是否为B的充分条件。如果A既是B的充分条件,又是B的必要条件,则称A是B是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两个不容混淆的条件关系。在日常思维中,经常发生二者的混淆。测试对这两种条件关系的准确把握,是MBA逻辑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条件关系的四种情况
命题之间的条件关系有四种情况:
● 第一,充分但不必要。例如,“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但不必要:天下雨,则地上湿;但天不下雨,地上不一定不湿。
● 第二,必要但不充分。例如,“年满18岁”是“有选举权”必要条件,但不充分:不满18岁,则没有选举权;但满18岁,不一定有选举权。
● 第三,既充分又必要。例如,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和“三角相等”,二者之间既充分,又必要:边都相等,则角都相等;边有一个不等,则角必有一个不等。
● 第四,不构成条件关系。
(三)条件关系的日常语言表达
日常语言对充分条件关系的陈述一般比较明确,而对必要条件关系的陈述就比较复杂,要用心理解。
“A是B的充分条件”常用的陈述方式是:
● 如果A,则B
● 一旦A,就B
● 只要A,就B
“A是B的必要条件”常用的陈述方式是:
● 只有A,才B
● 不A,则不B
● B,必须A
● 除非A,否则不B
“A是B的充要条件”日常表达方式是:
● 如果A,则B,并且只有A,才B
A当且仅当B是表达充要条件的逻辑专业术语,日常语言不这样表达。
【解析】答案是B。
(四)用“→”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A→B”表示“A是B的充分条件”。A是B的充分条件,当且仅当B是A的必要条件。因此“A→B”同时表示“B是A的必要条件”。
这说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可以只用“→”表达。这一点对于MBA应试解题很有意义。
由“→”表达的条件关系式称为蕴涵式。在“A→B”中,A称为前件,B称为后件。对于任一蕴涵式,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两种不同的条件关系。逻辑教科书处理这两种不同条件关系的推理,有不同的推理规则。教科书的此种处理,在MBA应试中可以简化。既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可以只用“→”表达,则不论是处理充分条件,还是处理必要条件,相关的推理依据关于“→”的规则就可以了。不夸张地说,关于“→”的推理规则是MBA逻辑应试中最重要的要点,下面就要讲到,这里先提一下。
“→”的规则是:
●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
● 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 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因此,在解题中,处理条件关系的步骤是:第一,用“→”准确地表示日常语言用各种方式陈述的条件关系;第二,正确运用“→”的规则。
(五)逆否式
由“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得
以上等式的两边互称“逆否式”。一个公式和它的逆否式在逻辑上等值。
(1)贫富分化→改革失败
=改革失败→贫富分化;
(2)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政治体制的改革
=政治体制的改革→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3)铲除腐败→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
=国家长治久安→铲除腐败;
(4)(标准大气压∧摄氏零度以下)→水结冰;
(5)领取特别助学贷款→(西部∧贫困)。
前面已经指出,“→”所表达的条件关系是: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因此,由上述两个等值地表达题干的公式,不难得出结论:
● 不下雨是开运动会的充分条件
● 开运动会是不下雨的必要条件(D项)
● 不开运动会是下雨的充分条件(E项)
● 下雨是不开运动会的必要条件
答案是D和E。
(六)“除非……否则……”的准确刻画
在日常语言对条件关系的陈述方式中,“除非……否则……”的理解与表示是最复杂的。
上面提到,“除非A,否则不B”,是断定A是B的必要条件,可表示为“B→A”。以下的陈述所表达的条件关系,该如何准确表达呢?
● 除非A,否则B
● 除非不A,否则不B
● 除非不A,否则B
● A,否则B
● A,除非B
在应试中,如果完全着眼于内容含义,快速并准确地理解刻画上述陈述,则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来介绍一种简明的方法。
“否则”的中文表达所包含的两个词“否”和“则”,正好分别对应于“”和“→”。“除非……否则……”的意思是“如果否定……则……”,即“……→……”。遇到“……否则……”这样的句子时,需要记住,“否”是否“否则”前面的断定;“则”是则“否则”后面的断定。因此:
● 除非A,否则B =A→B
● 除非A,否则不B =A→B
● 除非不A,否则B =A→B
● 除非不A,否则不B=A→B
在陈述条件关系时,“除非”和“否则”是一种确定的搭配,在实际陈述中,有时会省略其中的一个。在解题分析中,应把省略的那个补上,并整理成规范形式。例如,“A,除非B”省略了“否则”,补充整理的规范形式是“除非B,否则A”。
A﹒除非不是好士兵,否则一定想当将军。
B﹒除非想当将军,否则就不是好士兵。
C﹒除非是好士兵,否则就不想当将军。
D﹒除非不想当将军,否则就一定是好士兵。
题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A﹒除非不是好士兵,否则一定想当将军。
B﹒除非想当将军,否则就不是好士兵。
C﹒除非是好士兵,否则就不想当将军。
D﹒除非不想当将军,否则就一定是好士兵。
A项是题干的逆否式,符合“→”的规则: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B项同题干。
C项不符合题干,违反“→”的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D项不符合题干,违反“→”的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答案是A和B。
(1)A→B;(2)A→B;(3)A→B;(4)A→B;(5)B→A;(6)A→B;(7)A→B;(8)B→A;(9)(A∨B)→C;(10)A→(B∧C);(11)A→(B∨C);(12)A→(B∧C)。
(七)综合样题
Ⅰ和Ⅲ断定“己所欲”是“施于人”的必要条件;Ⅳ断定“施于人”是“己所欲”的充分条件,这等于断定:“己所欲”是“施于人”的必要条件。
Ⅱ断定“己所欲”是“施于人”的充分条件,不符合题干。
题干与各选项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题干(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
Ⅰ 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施于人→己所欲 √
Ⅱ 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己所欲→施于人 ×
Ⅲ 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己所欲→施于人 √
Ⅳ 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施于人→己所欲 √
答案是C。
各选项中,只有C项等同于董事长的断定。
A﹒赢→输;
B﹒自信→赢;
C﹒输→自信;
D﹒自信→输;
E﹒自信→赢。
答案是C。
三、四个重要的等值公式
(一)公式的等值
上面提到,一个蕴涵式命题和它的逆否式是等值的。
两个公式等值,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它们的真假情况都一样。如果其中一个成立,则另一个成立;如果其中一个不成立,则另一个不成立。二者之间是当且仅当的充要条件关系。两个等值的公式,形式可以不一样,但表达相同的逻辑内容。
有的等值关系,靠直觉不难把握,如一个蕴涵式命题和它的逆否式,即“A→B”与“B→A”等值。但有的等值关系难以靠直觉来把握,如下例。
【解析】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凭直觉很可能选A。为什么答案是B而不是A?因为A符合董事长的意思,但不等同于董事长的意思;而B等同于董事长的意思。
此题的结构如下:
总经理:张→李。
董事长:(张→李)。
A﹒张→李
B﹒张∧李
答案是B。因为“(张→李)”和“张∧李”等值。一般地,“(A→B)”和“A∧B”等值。
逻辑学有判定公式等值的一般性方法,应对MBA测试不需要掌握这些方法,只需要记住并正确运用以下四个重要的等值公式:
(二)德摩根律
以下两个等值公式称为德摩根律:
例如:
(并非:小张既高又胖)=小张不高或者小张不胖
(并非:小张失约或者他没有接到通知)=小张没有失约并且他接到了通知
记住:根据德摩根律,否定“且”,得到“或”;否定“或”,得到“且”。这要成为我们的逻辑直觉。
顺便提一下:(要么A,要么B)=(A∧B)∨(A∧B)。不难理解:否定“要么A,要么B”,就是断定“要么A,要么B”是假的;“要么A,要么B”只有在A和B二者都真或者都假的情况下是假的。
(三)条件关系的否定
否定“且”,得到“或”;否定“或”,得到“且”。那么,否定“则”得到什么呢?记住下面这个在应试中多有应用的公式:
这个等式是怎么得到的?A→B的含义是:A是B的充分条件,即有A一定有B,不会有A而无B。用公式表示则为
等式两边同时否定,得
由此得到
多种类型的MBA试题可能涉及上面这个公式,以下三道例题是三种不同的类型。可以用不同的解法对比一下:仅凭日常思维,也能解答下列各题;但借助上面这个公式,可使思考大为简明。
答案是C。
董事长否定的是“李→张”,即“只有提拔小张,才能提拔小李”,这说明他把总经理的承诺理解为“只有提拔小张,才能提拔小李”。答案是D。
总经理和人事部长的承诺互相矛盾,必有一个兑现。因此,董事长的承诺没有兑现。由此可推出:
即小张未被提拔,小李被提拔。答案是D。
上面三个等值公式都涉及否定。否定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考形式,MBA试题对否定多有涉及。以下思考题是关于否定的练习。
第(1)项承诺的结构是:李∧赵。则:
因此,在提拔李或不提拔赵的情况下,承诺(1)没有兑现。
第(2)项承诺的结构是:李∨赵。则:
因此,在李和赵都不提拔的情况下,承诺(2)没有兑现。
第(3)项承诺的结构是:(李)→赵=李→赵。则:
因此,在提拔李但不提拔赵的情况下,承诺(3)没有兑现。
第(4)项承诺的结构是:李→赵。则:
因此,在李和赵都提拔的情况下,承诺(4)没有兑现。
第(5)项承诺的结构是:(李∧赵)=李∨赵。则:
因此,在李和赵都提拔的情况下,承诺(5)没有兑现。
第(6)项承诺的结构是:赵→李。则:
因此,在提拔赵但不提拔李的情况下,承诺(6)没有兑现。
第(7)项承诺的结构是:罚款∨停业。则:
因此,在既未罚款又未停业的情况下,承诺(7)没有兑现。
第(8)项承诺的结构是:要么罚款,要么停业。则:
因此,在既罚款又停业或者既未罚款又未停业的情况下,承诺(8)没有兑现。
这一承诺的否定是:
即只有在“争取到项目,但既未得笔记本电脑又未获提成”的情况下,才能说明题干的承诺没有兑现。答案是E。
其否定是:
因此,A项最能质疑。
(四)“或”与“则”的等值置换
“或”与“则”的等值置换,是指以下等值公式成立:
上述两个等式不是独立的。也就是说,由其中的一个等式成立,显然可以证明另一个等式成立。
上述等值公式说明,在日常表达中,可以用“则”来替代“或”,或者用“或”来替代“则”,而不改变所表达的逻辑内容。
第一个等式是说,可以用“则”来替代“或”。这比较直观,例如,“小李当选或小张当选”,可以表达为“如果小李不当选,则小张当选”。
第二个等式是说,可以用“或”来替代“则”。这不太直观。例如,“如果天下雨,则地上湿”,可以表达为“天不下雨,或者地上湿”。
不管其直观程度如何,这种“或”与“则”的等值置换是普遍成立的。应对MBA逻辑测试,需要使这种等值置换如同德摩根律那样成为一种直觉。
“或”与“则”的等值置换,有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这种替代不必经过对命题具体内容的思考。
“或”与“则”的等值置换,无非是使原来“或”的左件和右件,适当地分别成为“则”的前件和后件;或者使原来“则”的前件和后件,适当地分别成为“或”的左件和右件。方法是:
● 第一,保持右件(后件)公式不变。
● 第二,改变左件(前件)公式的否定符。
所谓改变一个公式的否定符是指,如果该公式前端无否定符,则加上否定符;如果该公式前端有否定符,则删去该否定符。例如:
(1)李∨赵=李→赵。
(2)(李∧赵)=李∨赵=李→赵。
(3)(李)→赵=李→赵=李∨赵。
(4)李→赵=李∨赵。
(5)赵→李=赵∨李。
(6)(李∧赵)→张=(李∧赵)∨张。
①临西第三→江北第四;
②江南第二→临西第一;
③江南第二;
④江北第四。
这是一种常见题型。解答这类题,首先分析诸断定中是否有两个互相矛盾(因为互相矛盾的断定必有一真);如果没有断定互相矛盾,则再分析哪个断定如果真,则必有另一断定也真,因而该断定假。
上述四个断定中,没有两个互相矛盾。是否有一个断定真,另一个也真呢?这里,把题干的前两个断定中的“则”,用“或”加以置换,可使解题思考豁然开朗。
①临西第三→江北第四=临西第三∨江北第四;
②江南第二→临西第一=江南第二∨临西第一。
由此,题干的条件可如下述:
①临西第三∨江北第四;
②江南第二∨临西第一;
③江南第二;
④江北第四。
如果③真,则②真,因此③假;如果④真,则①真,因此④假。由③和④假,得江南是第二,江北不是第四,即江北和江南都不是第四,第四只可能是临西或临东。如果①假,则临西第三;如果②假,则临西第一。①和②必有一假,因此,临西不可能是第四。结论:第四是临东。答案是D。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真题,但上述整个解题思考不超过一分钟。从历年的真题来看,只要思考得法,都可以在一分钟内“搞定”,问题是如何“思考得法”。如果一道真题,文字解析篇幅很长,即使每一步都无误,也不会是实考所需要的。
【例2-10】 近日,某集团高层领导研究了发展方向问题。王总经理认为:既要发展纳米技术,也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赵副总经理认为:只有发展智能技术,才能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李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那么也要发展智能技术。最后经过董事会研究,只有其中一位的意见可被采纳。
即:
除B项外,其余各项都断定发展智能技术。如果发展智能技术,则赵和李的意见都被采纳,违反条件,因此,除B项外,其余各项都可排除。
在B项断定的情况下,王的意见被采纳,赵和李的意见不能被采纳,即只有一位的意见被采纳,符合题干。
答案是B。
(五)综合样题
Ⅰ﹒稳定→发展 ×
Ⅱ﹒稳定→发展√
Ⅲ﹒稳定∨发展√
答案是D。
否定该承诺:
答案是A。
答案是D。
四、命题推理的基本规则
(一)“→”:“则”的推理规则
约定:在“A→B”中,A称为“前件”,B称为“后件”。
“→”的规则是: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它是处理条件关系推理的规则。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可用“→”表达,因此不论是处理充分条件,还是处理必要条件,依据关于“→”的规则就可以了。
在解题中,处理条件关系的步骤是:
● 第一,用“→”准确地表示日常语言用各种方式陈述的条件关系。
● 第二,正确运用“→”的规则。
相应于上述“→”的四条规则,“则”的推理有两个有效式、两个无效式。
肯定前件式(有效式)
例示1:
(1)
肯定后件式,无效。
(2)
否定前件式,无效。
(3)
肯定前件式,有效。
肯定后件式,无效。
题干断定:
(1)只有能够包容异见和反对的稳定,才是真正的动态稳定
=真正的动态稳定→能够包容异见和反对;
(2)只要处置得当,就可化“危”为“机”
=处置得当→可化“危”为“机”。
A错误,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B错误,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C错误,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D正确,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上网→身份认证→良好业绩
张辉:良好业绩
王纬:良好业绩
根据“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可得“不允许王纬上公司内网”;根据“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不能得“允许张辉上公司内网”。因此,答案是B,不是A。
“→”表达式,逻辑上称为蕴涵式。如果第一个蕴涵式的后件是第二个蕴涵式的前件,可合成为一个连续蕴涵式。对于一个包含不止一个“→”符号的连续蕴涵式,相应的规则是:肯定其中的某个前件,可以肯定此后的任一后件;否定其中的某个后件,可以否定此前的任一前件。
(二)“∨”:“或”的推理规则
“A或B”断定:A和B至少有一真,即不能都假,但可以都真。相应地,“或”的推理有一个有效式、一个无效式。
否定肯定式(有效式)
一般结构是:
例如:
结构是:
上述推理是正确的。
肯定否定式(无效式)
一般结构是:
例如:
上述推理是错误的。
题干:喜欢物理∨喜欢化学。
Ⅰ一定为真,因为以下推理成立:
Ⅲ一定为真,因为以下等式成立:
Ⅱ不一定为真,因为以下推理不成立:
Ⅳ显然不一定为真。
答案是D。
(三)“要么……要么……”的推理规则
“要么A,要么B”断定:A和B不都真,也不都假。相应地,对于“要么……要么……”的推理,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都是有效式。例示如下:
否定肯定式(有效式)
例如:
肯定否定式(有效式)
例如:
上述推理都是正确的。
要么A,要么B,等同于:不是A,就是B,并且是A就不是B。
(四)二难推理
国民党统治崩溃前夕,蒋介石政府面临两难:反腐败,则亡党;不反腐败,则亡国。对腐败反或不反,二者必居其一。因此,亡党和亡国,二者难择其一。这就是二难推理。其结构是:
二难推理的一般形式是: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答案是C。
即“有人会说爱因斯坦是德国人”。
答案是C。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答案是C。
答案是C。
(1)二胡→箫
(2)笛子∨二胡∨古筝
(3)箫、古筝、唢呐至少购买两种
(4)箫→笛子
如果购买箫,依据条件(1)、(4)和(2),可得购买古筝;如果不购买箫,依据条件(3),可得购买古筝。购买箫或者不购买箫,二者必居其一,因此,古筝须购买。
这一论证的形式是一个二难推理:
答案是D。
(五)综合样题
A项能推出,因为:
B项能推出,因为:
C项能推出,因为:
D项也能推出,因为由霸道可推出无道德,则无道德或者无品位成立。
E项不能推出,因为题干断定:
而E项的假设条件是无道德,否定题干相应条件的前件,不能推出确定信息。答案是E。
甲和丙的话互相矛盾,其中必有一假。因此,乙和丁的话是真的。不难得出,丙说假话,乙作案。答案是C。
如果他坚持自己意见的话,以下哪项断定是他在逻辑上必须同意的?
答案是E。
● 条件1:(全班签字∧有人作弊)→都不及格
● 条件2:有人作弊
● 条件3:班长优秀
由条件3,得:
由推论1和条件1,得:
由推论2和条件2,得:
注意:
答案是D。
由(1)和(4)得:
由(5)得:
由(3)和(6)得:
由(8)得:
由(2)和(9)得:
答案是C:不用论文J,但用论文K。
上述(8)至(9)的推导,根据是很直观的:如果A真,则不管B真或假,A∨B总是真的。
五、对当关系和对偶关系
(一)直言命题对当关系
以上所思考的,就是所谓的对当关系。一个对相关知识并不熟悉的人,通过日常思考,完全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但熟悉相关知识,有利于正确、迅速地找到答案。
不难发现,所谓对当关系,就是具有相同主谓项的以下四种形式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 所有S都是P。
● 所有S都不是P。
● 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其中,“所有”称为全称量词;“有的(有些)”称为特称量词。包含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包含特称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直言命题就是具有这四种形式的命题,依次分别称为全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肯定和特称否定。
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关于特称量词“有的”(“有些”)。在日常表达中,当断定“有的S是P”时,通常包含“有的S不是P”的意思。但作为逻辑上的特称命题,当我们断定“有的S是P”,并不包含“有的S不是P”的意思,而仅仅断定:存在S是P,或者说有S是P,至于量的多少则没有断定,可多可少,至少有一,也可以是全体。因此,特称命题也称为存在命题。例如,事实上所有的大熊猫都吃竹子,相应于这个事实,全称命题“所有的大熊猫都吃竹子”是真的,特称命题“有些大熊猫吃竹子”也是真的。MBA试题中的量词“有的”(“有些”)取的是上述逻辑上的规范含义,而不是日常表达中可能的不规范含义。
第二,关于日常语言中直言命题的规范分析。在日常语言中,直言命题大都不是以标准形式表达的,即有时省略了量项或联项,有时使用了不规范的量项或联项。因此,需要对日常语言中不规范表达的直言命题进行规范化整理和分析。这点对综合能力逻辑应试颇具重要性,因为试题所涉及的直言命题很多是不规范表达的。
(1)所有产品都不合格。
(2)有的产品不合格。
(3)所有产品都合格。
(4)有的产品合格。
具有相同主谓项的直言命题称为同一素材的直言命题。不同素材的直言命题之间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真假关系。例如,已知“所有的肝炎都是传染的”真,不能推知“有些癌症不是传染的”的真假,因为这两个命题的素材不同。但同一素材的命题之间就存在直接的真假关系。例如,如果“所有的癌症都不是传染的”真,则“有的癌症是传染的”就一定假。
同一素材的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称为对当关系。可用如图2-1所示的方形图来刻画对当关系。这个方形图称为逻辑方阵。
图2-1 对当关系
对当关系刻画存在于同一素材的四个直言命题之间的四种逻辑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矛盾关系存在于全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以及全称否定命题和特称肯定命题之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由其中一个真,可推出另一个假;由其中一个假,可推出另一个真。
反对关系存在于全称肯定命题和全称否定命题之间。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由其中一个真,可推出另一个假;由其中一个假,不能推出另一个的真假。
下反对关系存在于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由其中一个假,可推出另一个真;由其中一个真,不能推出另一个的真假。
从属关系存在于全称肯定命题(A)和特称肯定命题(I),以及全称否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之间。从属关系就是“则”所表达的条件关系:如果A真,则I真;如果I假,则A假;如果A假,则I不能确定真假;如果I真,则A不能确定真假。类似的关系也存在于全称否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之间。
根据对当关系,由一个直言命题的真假,可推断出同一素材其他命题的真假情况(这种真假情况包括三种:真、假或真假不能确定)。在作此推断时,只需运用矛盾关系和从属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对于进行对当关系推理不是必要的。从应试角度,下反对关系可以就此忽略不计;反对关系在识别“不当两不可”“非黑即白”谬误时有用,MBA试题涉及对这类谬误的识别,后面要讨论。
依据矛盾关系进行推理非常直观;依据从属关系,可运用下面四句口诀:
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命题,一个是全称,一个是特称。在逻辑方阵中,全称在上,特称在其正下方。口诀中的“上”“下”就是这个意思。这四句口诀,实际就是“则”的推理规则。
因此,和应试相关,上述逻辑方阵可简化为如图2-2所示:
图2-2 对当关系逻辑方阵(简约式)
依据矛盾关系,由全称肯定真可推知特称否定假,即“有公民不要守法”假。
依据从属关系,由特称否定假可推知全称否定假(下假则上假),即“所有公民都不要守法”假。
依据矛盾关系,由全称否定假可推知特称肯定真,即“有公民要守法”真。
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有外来人口未到街道办事处登记”和“这幢楼中所有的外来人口都已到街道办事处登记”是矛盾关系,由前者真可推知后者假,即Ⅱ为假。Ⅱ和Ⅲ是从属关系,由Ⅱ假,不能确定Ⅲ的真假(上假则下不定)。答案是C。
有一点要附加说明:对当关系的成立,是以直言命题的主项非空(即主项所断定的对象是存在的)为条件。如果主项是空概念,即它所断定的对象不存在,那么,对当关系就不普遍成立。例如,所有的永动机造价都很高,这是全称肯定命题,有的永动机造价不高,这是特称否定命题,根据矛盾关系,它们必有一真一假。我们很难设想,其中哪个命题是真的,因为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由“班长考试及格”假,得“班长考试没及格”真,得“有的甲班同学考试没及格”真。根据对当关系,得“甲班同学考试都及格”假;“甲班同学考试都没及格”和“有的甲班同学考试及格”真假不定。
(二)模态对当关系
“必然”“可能”称为模态算子。包含模态算子的命题,称为模态命题。例如,“明天可能下雨”和“犯罪必然受到法律制裁”都是模态命题。
在日常语言中,“必然”有时表达为“一定”,“可能”有时表达为“也许”。
类似于逻辑方阵,对于任意命题A,必然A、必然非A、可能A和可能非A这四个命题的真假关系,可用图2-3表示,这一图形称为模态方阵。
图2-3 模态方阵
考虑到与应试解题的相关性,只要记住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就可以了。相应的从属关系和下反对关系都是成立的,但与应试解题无关,忽略不计。
必然A和可能非A互相矛盾;必然非A和可能A互相矛盾。记住以下等值式:
必然A和必然非A互相反对,即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本题考点:不必然A=可能非A。注意:师不必贤于弟子=(任一)师不必然贤于弟子=(任一)师可能不贤于弟子。因此,“师不必贤于弟子”不等于E项,但可以推出E项。
(三)算子、量词的对偶和否定
“且”和“或”称为真值算子;“必然”和“可能”称为模态算子;真值算子和模态算子统称算子。量词分为全称量词“所有”和特称(存在)量词“有些(有的)”。
否定“且”,得到肯定“或”;否定“或”,得到肯定“且”。
否定“必然”,得到肯定“可能”;否定“可能”,得到肯定“必然”。
否定“所有”,得到肯定“有的”;否定“有的”,得到肯定“所有”。
“且”与“或”,“必然”与“可能”,“所有”与“有些”,这三对互称为“对偶”,即否定其中一个,得到肯定另一个。记住以下的对应:
如果一个命题中连续出现多个算子或量词,对其否定所得到的结果可简捷地连续运算。这种运算就是对连续出现的量词或算子依次进行否定,得出其“对偶”,同时将否定词后移到恰当位置。
请结合试题细心地理解上面这段话,这将大大减低相关类型试题的主观难度。
注意题干和正确答案的对偶词的对应:
注意题干和正确答案的对偶词的对应:
答案是E。
【解析】
注意题干和正确答案的对偶词的对应:
“人人平等”即“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有人犯法不究”即“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答案是A。
答案是E。
注意:
所有错误决策都不可能不付出代价≠不可能所有错误决策都不付出代价
所有错误决策都不可能不付出代价=所有错误决策都必然付出代价
不可能所有错误决策都不付出代价=必然有的错误要付出代价
答案是D。
(四)综合样题
由“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假,可推出“有的南方人爱吃面食”真,不能确定“有的南方人不爱吃面食”与“南方人都爱吃面食”的真或假。
因此在复选项中,Ⅰ能确定真假,Ⅱ和Ⅲ不能确定真假。答案是D。
● 断定一:林园有住户发现白蚁。
● 断定二:有住户发现白蚁→可领取杀蚁灵
=可领取杀蚁灵→有住户发现白蚁
● 断定三:静园可领取杀蚁灵。
和选项Ⅰ相关的是断定一。由断定一真,不能断定选项Ⅰ的真假,这是根据对当关系。
和选项Ⅱ相关的是断定一和断定二。但由这两个断定的真,不能断定选项Ⅱ的真假。这是根据“→”的推理规则。
和选项Ⅲ相关的是断定二和断定三。由这两个断定的真,可推出“静园小区有住户家中发现白蚁”真,但由“静园小区有住户家中发现白蚁”真,不能确定选项Ⅲ的真假,这是根据对当关系。答案是D。
因此有:(张买刀∧王买刀)=张买刀∨王买刀
可得:Ⅱ真。
因此:Ⅰ假。
可得“所有人都没买刀”。
因此有“张先生和王女士都没有买蒙古刀”。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