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原道
【题解】
本文乃韩愈用心之作,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其于道德及社会的认识。文章主旨在于系统阐述所谓圣王之道,以排斥佛老,正人视听。所以写作时先立后破,破中有立,先言儒学所以该尊倡的原因,后述其废兴以致众人惑乱从于邪说,由此引出佛老理论并比之于儒道,驳其谬误,层层递进。文章于理论辨析同时又着眼佛道二教的现实危害,结构严谨有序,文字雄辩锋锐,居高临下,纵横捭阖,可为读学韩文的首选作品。
博爱之谓仁①,行而宜之之谓义②。由是而之焉之谓道③,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④。仁与义为定名⑤,道与德为虚位⑥。故道有君子小人⑦,而德有凶有吉⑧。老子之小仁义⑨,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⑪,其小之也则宜⑫。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⑬。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⑭,一人之私言也。
【注释】
①博爱之谓仁:儒家视仁为爱人,故韩愈将仁归结为博爱。
②行而宜之之谓义:做事合乎人情事理为义,是仁的具体表现。宜,适应。
③是:指仁义。之:往,这里指进修。
④足乎己:自己修养充足,仁义出自内心。无待于外之谓德:按照仁义的标准修养自己,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⑤定名:指仁和义都具有实际的内容,名副其实。
⑥虚位:指道德而言。道德比较抽象,可作不同的解释,需要具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
⑦道有君子小人:道以是否具有仁义内容分为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
⑧德有凶有吉:德有凶德和吉德之分。《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
⑨老子之小仁义:老子把仁义放在道德之下,故韩愈说他“小仁义”。
⑩坐井而观天:从井中看天,譬喻见识不广。坐,守。
⑪彼以煦煦(xù)为仁,孑孑为义:老子不了解仁义涵义博大,故降低了仁义的意义。彼,指老子。煦煦,和悦,柔顺。孑孑,琐屑小谨。
⑫其小:指仁义而言,即上文说的“小仁义”。
⑬“其所谓道”几句:指老子所讲的道与德,均归为无为自化,与作者所说的内涵完全不同。“道其所道”的前一个“道”(即“讲”)字和“德其所德”的前一个“德”(同“得”)字,均是动词。
⑭去仁与义:指《老子》书中所论道德绝去仁与义。
【译文】
泛爱一切被称作仁,做事合乎人情事理被称作义。按照仁义去修身行世的即是道,按照仁义的标准修养充实自己,形成不受外界所左右的稳定的世界观就是德。仁与义,都有固定的内涵,道与德,内涵不固定。所以道分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德有凶德和吉德之分。老子轻视仁义,并非有意诋毁,是因为他的见识浅陋。坐井观天而说“天小”,并不是天小。老子以好行小惠为仁,以特立独行为义,那么他贬低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老子所定义的以及他所提倡的道,并非是我所说的道;老子所定义的以及他所提倡的德,并非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言及的道与德,是包括仁义而说的德,是天下公认的道理。老子所言及的道与德,是绝去仁义而说的,是他一人的言论。
周道衰①,孔子没②,火于秦③,黄、老于汉④,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⑤;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⑥,出者奴之⑦;入者附之⑧,出者污之⑨。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注释】
①周道:指周代推行的政令。
②没:通“殁”。即死亡。
③火于秦:指秦始皇焚书。“火”作动词用。
④黄、老:即黄帝、老子,指盛行于汉代的道家学说。
⑤不入于杨,则入于墨:杨,杨朱。墨,墨翟。
⑥主之:当主人看待。
⑦奴之:视为奴仆。
⑧附:附和。
⑨污:诬蔑。
【译文】
儒家崇拜的文、武、周公之道的衰落,孔子的死,秦始皇的焚书,使以黄帝和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盛于西汉,佛教流行于晋、魏、梁、隋这些朝代。有说及道德仁义的,不归属于杨朱便归属于墨翟;不归于道教,便归于佛教。入了那一家,则必然违背这一家。对入的学派就推崇,对违背的学派就贬低;对入的学说就赞成附和,对其他学说就污蔑。唉!后人若想听仁义道德学说,该跟从谁的学说呢?
老者曰①:“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②:“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③,习闻其说④,乐其诞而自小也⑤,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⑥。”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以上言道德不能去仁义而言之。
【注释】
①老者:尊崇老子学说的人。
②佛者:即佛教徒。
③为孔子者:尊崇信奉孔子学说的人。
④习:习惯。
⑤乐:喜欢,赞同。诞:荒唐,怪诞。自小:自以为渺小。
⑥吾师:指孔子,儒者称孔子为师。
【译文】
信奉道教的说:“孔子,我们师祖的徒弟。”信奉佛教的说:“孔子,我们师祖的徒弟。”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的人,听惯了他们的说法,赞同他们荒诞的学说而瞧不起自己,也说:“我们的祖师孔子也曾请教过老子。”不仅在口头上说,而且还这样书写。唉!后人若想听听仁义道德学说,他们该听从谁的呢?以上讲不能离开仁义谈论道德。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①,今之为民者六②;古之教者处其一③,今之教者处其三④。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⑤;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注释】
①古之为民者四:指士、农、工、贾(即商)四民。
②今之为民者六:四民加上僧、道,称六民。
③古之教者处其一:指古时的“先王之教”(即儒教)教化人民。
④今之教者处其三:指今时除以儒教教民外,又增加了佛教、道教。儒、佛、道三者并立,故曰三。
⑤资焉:赖以为生的意思。
【译文】
唉,人变得好奇怪啊!不探求佛、老学说的起源,不推究其结局,却只愿听那些荒诞的说法。古代老百姓分士、农、工、贾四种,现在老百姓分士、农、工、贾、僧、道六种;古代信教的仅占一种,现在信教的却占三种。务农的仅一家,而吃饭的却有六家;加工的仅一家,而用器具的却有六家;搞商业的仅一家,而靠贩卖的却有六家;这怎能使老百姓不再贫乏困穷和走上邪路呢!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①。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②;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③;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④;为之政,以率其怠倦⑤;为之刑,以锄其强梗⑥。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⑦;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以上言圣人多方备患而后人类不灭。
【注释】
①处:居住。中土:指中原地区。
②赡:供给。器用:器皿用具。
③济:救助。夭死:早死。
④宣:宣泄。湮郁:亦作“堙郁”,情志郁结忧闷。
⑤怠:懈怠。倦:厌倦。
⑥锄:铲除。梗:这里指灾害。
⑦符:古时封建帝王传达旨意或调动兵将用的凭证。玺:即玉制的印,古时通用,秦之后专指皇帝的印。斗斛(hú):容量单位,古代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宋以后五斗为一斛。权:秤锤。衡:秤杆。
【译文】
古时候,人类的灾害多。有圣人站出来了,然后教化人们互相帮助以维持生活和生存的道理。成为君主,成为老师,为人们驱赶虫蛇禽兽,把人们安置在中原沃土。寒冷时,就为人们谋衣;饥饿时,就为人们谋食。人们在树上筑巢居住容易颠覆,穴居野处容易得病,因此就为人们构筑房舍。为人们谋工艺,以便提供器皿用具;为人们谋商业,以便互通有无;为人们谋医药,以便救助人们而免于早死;为人们谋葬埋祭祀活动,以延续人们的情感;为人们谋礼仪,以安排人们礼节方面的先后;为人们谋音乐,以宣泄人们郁结忧闷的情结;为人们谋管理制度,以便人们能从懈怠厌倦中振作起来;为人们谋刑法,以铲除罪魁祸首。为防止人们之间相互欺骗,以符玺、斗斛、秤砣、秤杆使人们之间相互信任;为防止人们相互争夺,则为人们修筑城墙并安排军队守护。灾害来了则为人们做好准备,担心生活中所要发生的事而为人们做好预防。现在有人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要想社会安定,就要让人类回到无知无识的状态中去。”唉,真是不动脑筋啊!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为什么呢?没有羽毛鳞爪就不便在寒冷的环境中居住,没有爪牙就不便争夺食物。以上说圣人为百姓多方谋划,人类才不会灭绝。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①;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②,去而父子③,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④。”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⑤,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以上言明君臣父子之伦而后人与人相安。
【注释】
①致:表达,传递。
②弃而君臣:即废弃君臣关系。而:尔,汝,你。
③去而父子:指废弃父子关系。
④寂灭:梵语“涅槃”的义译。佛家认为,信奉佛家者,经长期修行,可达到无烦恼的清静境界,故称寂灭。
⑤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译文】
因此君主,是发号施令的人;臣子们,传达君主的命令到百姓之中;老百姓,生产粟米麻丝,制作器具,畅通货财,以侍奉君上。君主不善于发号施令,则失掉了作为君主的根本;臣子们不能把君主的命令传到老百姓中,则失掉了身为臣子的职责;老百姓不生产粟米麻丝,不制作器具,不畅通货财,来侍奉君上,则应受惩罚。现今的说法是:“必须臣不事君,子不事父,民不从事相互养生之道。以追求佛教中所谓的清静寂灭的境界。”唉!幸运的是佛教出现在夏、商、周三代以后,而不被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否定;不幸的是,佛教没有出现在这三代以前,不被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匡正。以上讲明君臣父子的伦理,而后人与人相安。
帝之与王①,其号虽殊,而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以上申明备患一节之意。
【注释】
①帝之与王:指五帝三王。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即夏禹、殷汤、周文周武王(文武二王作为一王)。
【译文】
帝与王,他们的名称不同,但他们成为圣人的本原是一样的。夏穿葛麻冬穿皮衣,渴则饮而饥则食,事情虽然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现在有人说:“为何不回到太古那个清净无事的年代?”这就如同责备冬天穿皮衣的人说:“为何不穿麻布,那多容易啊?”责备因饥而食的人说:“为何不喝水,那多容易啊?”以上申明备患一节的大意。
《传》曰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②,灭其天常③,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④。《经》曰:“夷狄之有君⑤,不如诸夏之亡也⑥。”《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⑦。”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⑧!以上申明明伦一节之意。
【注释】
①《传》:指儒家之书。
②外:疏远,遗弃。
③天常:天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儒家提倡的天然伦理关系。
④中国:指当时的中原地带。
⑤夷狄:当时汉族称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
⑥诸夏:指居于中原地区的汉族国家。亡:同“无”。
⑦戎狄是膺(yīnɡ),荆、舒是惩:戎狄,古时称西方少数民族。膺,抵挡,抗拒。荆,即楚国。舒,归属于楚国的小国。
⑧几何:若干,多少,此处是“这样”的意思。胥:皆。
【译文】
古书上说:“古代想在世上发扬光明道德的人,要先治理他的国;想要治理他的国,要先使他的家管理到位;想要他的家管理好,要先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想要端正思想,要先使态度诚实。”因此古代人所说的思想端正、态度诚实的人,将有治理天下国家的作为。如今有人也想修身养性,却置天下国家于不顾,不要天伦关系,做儿子的不按父子关系侍奉父亲,做臣子的不按君臣关系侍奉君主,做老百姓的不从事自己的职业。孔子作的《春秋》中写道:诸侯采用了夷狄的礼法,就被当作夷狄;夷狄若能接受中原的礼节,就被当作中原地区的诸侯。《论语》中写道:“夷狄尽管有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诗经》中写道:“对戎狄就是打击,对荆、舒就是惩罚。”如今却推崇夷狄的法术,将之强加于先王的礼教之上,这样大家不都成夷狄了吗?以上申明明伦一节的大意。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①;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②,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③;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④,死则尽其常⑤,郊焉而天神假⑥,庙焉而人鬼飨⑦。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⑧,择焉而不精⑨,语焉而不详⑩。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⑪。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⑫,火其书⑬,庐其居⑭,明先王之道以道之⑮,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⑯。其亦庶乎其可也⑰。”
【注释】
①昆弟:即兄和弟。
②以:用。之:指“先王之教”。为:治,下文中的“为”与此同。
③爱而公:即文章首句“博爱之谓仁”的意思。
④生:即上文中所提到的“天常”。得其情:合乎情理。
⑤常:伦常,即儒家宣扬的常行不变的伦理道德。
⑥郊:通常城外为郊,这里指古时祭天于南郊,故称祭天作郊。假(ɡé):通“格”。意同“来”“到”。
⑦庙:指祭祀祖庙。人鬼:指已故的祖宗。飨(xiǎnɡ):通“享”。即享受。
⑧荀:荀卿。扬:扬雄。
⑨择焉而不精:指荀子言论缺乏选择,并非都是精华。
⑩语焉而不详:指扬雄言论简而不详。
⑪长:流传。
⑫人其人:使僧、道返回到四民队伍之中,各就本业,负担人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⑬火其书:烧毁宣扬佛、老学说的书。
⑭庐其居:把寺庙改为民用庐舍。
⑮道:同“导”。引导,开导。
⑯鳏(ɡuān)寡孤独废疾:老而无妻叫鳏,老而无夫叫寡,少而无父叫孤,老而无子叫独。废,残废的人。疾,患疾病的人。
⑰庶乎:差不多。
【译文】
所谓先王的礼教,是什么呢?泛爱一切被称作仁,行动合乎事理被称作义,按照仁义去修身行世的即是道,按照仁义的标准修养充实自己,形成不受外界所左右的稳定的世界观就是德。先王作的文章,《诗》《书》《易》《春秋》;先王的法典,礼、乐、刑、政;先王的百姓,士、农、工、商;先王的地位安排,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先王的服装,麻、丝;先王居住的地方,皇宫、皇室;先王所食用的,小米、米、果子、蔬菜、鱼、肉。先王提倡的道容易发扬,他所倡导的教化也容易实行。因此,把先王倡导的道和教用于自己,则顺利且吉祥;把它用于人,则会博爱而公道;把它用于人心,则会心和而平稳;把它用于全天下,则没有不适合的地方。因此,在生时得益于合乎情理的教化,寿终正寝时尽力以礼节来进行丧葬,祭天作郊时天神就降临,祭祀祖庙时已故前辈们就前来享受祭品。有人会问:“你说的这道,是什么道啊?”回答说:“这是我所认为的道,而不是以前所说的道教与佛教所提倡的道。尧帝把这道传给舜帝,舜帝把这道传给禹,禹把这道传给汤帝,汤帝把这道传给文王、武王、周公,而文王、武王、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后,未能使其流传下来。荀卿与扬雄,选择的不是精华,谈论得也不详尽。由周公往上,他以上的都是君主们,所以他们所信奉的可以施行;由周公往下,这以下的都是大臣,所以他们的学说流传。那么怎样对待这件事才可以呢?”答道:“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使僧、道等人再回到老百姓中去,烧毁宣扬佛老的书籍,把寺庙改为民用庐舍,发扬先王的礼教以引导人民,使老而无妻、无夫、无子、幼年无父、残疾的、有病的都有人供养。社会差不多也就可以了。”